王湘
他眉宇间写满嘲讽之意,挑着眉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冰凉的刀锋划过他火热的咽喉,拿剑的手却坚定地毫不颤抖。他再一次嘶哑着大笑,声音凄凉而悲怆。
在笑声里,他又看见了儿时的自己,站在拥挤的人群里看着秦始皇驾着豪华的车马,游会稽,渡浙江。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蓦然开口:“彼可取而代也。”却被叔父掩住了口,但这句话像火种在他心中燃烧。
他从斩下郡守的头开始,杀卿子冠军,诛秦卒二十万人,他“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他双手沾满鲜血,踏着无数人的尸骨,走上争霸天下的高位,却独独少杀了一人——沛公。
他又看见汉军和诸侯兵如黑云层层逼近,楚歌在夜色里幽幽响起。他仰头饮下一杯令酒,叹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凝视着虞姬动人的脸庞,眼泪怔怔地滑下。
厮杀声越来越响,他站在渡江小舟前做出了最后的选择。“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笑声戛然而止,那个“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霸有下天”的项羽,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项羽是骄傲的,因骄傲而立志伟业,因骄傲而成为楚霸王,同样因为骄傲而放走了刘邦,也因为骄傲选择了浴血而死。我无数次想象:如果项羽能如刘邦一般选择乘小舟逃去,他会东山再起,那时胜者不一定是刘邦。想象虽然美好,但历史不会重演,出身卑微、游手好闲的刘邦最终走上了高位,这并非偶然。刘邦称帝后,与臣下有这样的对话:“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里的三个“吾不如”,将刘邦的性格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他才能成大事。老子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刘邦相比项羽,才能皆不如,但他能虚心听取臣下意见,将臣下之能为自己所用。最后,项羽发出“天要亡我!”的呼喊,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命运,如此不知反省如何成就大业?
项羽相比刘邦,太过强大,“羽之神勇,天下无双”“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是他的个人优势。当自己成为一个极限时,他便想挑战自己,于是以一己之力征服天下的想法生根发芽。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演绎了一场令人喝彩的经典;彭城之战,他以3万之师在半日内使得56万之众溃败。他的战绩,史上再难寻得第二人,而他的这种气势和压迫感,也注定他不是一个以计谋得胜的人,因为自身太过强大,所以他对计谋不屑。当弱小和强大对抗时,用智不用力方为上策,所以刘邦对上项羽时,他果断选择了谋虑。刘邦的谋略近乎无赖,其反复的做法终引来他人的不满,这也是刘邦被后世诟病的原因吧。司马迁说:“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许我与他们一样,怀有对这个悲剧英雄的无限叹惜。乌江边项羽那句:“籍独不愧于心乎?”是其人性情的真实写照,“死又何惧,但不能愧于心”!
毕竟在那个时候,错信了谁,错杀了谁,都已经不重要,所有一切都将烟消云散,残留的仅是项羽的骄傲。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对胜利者的称道和对失败者的不屑是历史书写的传统,而项羽是传统中的例外。项羽败于刘邦之手,最后自刎乌江,他虽然败了,但他那让人难以企及的大将军形象已深入人心,为后世所称赞。反观刘邦,虽然他胜了,但后世对他的贬低、讥笑从未停止。项羽虽败,但我们给予了他更多同情。有人说项羽是被刘邦打败的,也有人说项羽是被韩信打败的,我却认为项羽是败给了自己。他是时代的英雄,无人能将其挫败,他只能败给自己。
秦末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项羽、韩信、张良等都是英雄,而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出来的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的英雄行为。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的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同情。一切又回到最开始,“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作者系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