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偏爱汉语

2018-01-13 19:07刘一达
特别文摘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交泰满文满语

刘一达

清军入关后,虽然朝廷力主满族人要说满语,但是北京话的影响力太大,没过几年,在北京住下来的很多满族人就以会说北京话为体面了。

到康熙朝,民间已经通用北京话,满族人也不例外。康熙皇帝预感到汉语的普及,会导致满语的失传,为此专门下旨要求满族官吏要学满语,但似乎效果不大。

因为康熙皇帝自己就喜欢汉语,从他写的诗和留下来的墨宝中,就能看出来他对汉语的热爱。

故宫的寝宫,也就是皇帝皇后休息睡觉的地界,有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个宫殿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天为“乾”,地为“坤”,“乾清”和“坤宁”实际上就是天与地。中间皇上和皇后安寝的地方叫“交泰”,什么叫“交泰”?天地交合呀!您看这三个殿的名字起得多有学问。

交泰殿有块匾,上书俩字:“无为”,这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无为是老子说的话,取自“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告诫帝王要顺应天意,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您说康熙皇帝的汉语好不好?

我们从外国传教士的笔记里能看到,到康熙皇帝晚年,满族官员甚至王爷说的都是汉语。

康熙皇帝喜欢汉语,跟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虽说他当了61年皇帝,可您别忘了他登基的时候还是小孩儿呢。

还有一样儿您未准知道,康熙皇帝有一半汉族血统。他爹顺治皇上的生母孝庄皇太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的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是汉族大臣佟图赖的女儿,她先是汉军八旗,后因皇帝生母身份入了满洲旗。所以,康熙身上有满、蒙、汉三种血统,汉族占了一半。所以,他喜欢汉语也是有原因的。

您想啊,康熙当了60多年的皇帝,那会儿满语和满文就已经衰落了,到了清朝末年,会说满语的人还有,但是懂满文的人就已然凤毛麟角了。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市委統战部工作,当时要成立北京满文书院,有关人士对全国会满文的人进行了统计,全国不到100人,北京仅有30多人,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

我曾经跟当时满文书院一位姓金的老先生聊天。他跟我说,满文在康熙时就已经衰落,那时的满族旗人之间虽然在官场仍说满语,但那会儿的满语也汉化了,就像现在广东人用粤语说普通话似的。

(摘自“当当读书”图/游飞扬)

猜你喜欢
交泰满文满语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满文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方式探析——以《发愿文》、《普回向真言》为例
三田渡汉文满文蒙古文碑文对比研究
清代审理哈密和吐鲁番回人案件的两份满文题本译释
交泰丸临床及药理研究述要*
北京地区满文古籍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