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武大郎认为自己是对的:我和潘金莲,是明媒正娶的合法夫妻。西门庆不仅勾引我老婆,还指使潘金莲,谋害我性命,这是天理难容,法理难容。
潘金莲认为自己是对的:我貌美如花,却嫁了个丑八怪武大郎。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我的帅哥西门庆,只想追求真正的爱情,却又生出那么多的事来。
西门庆认为自己是对的:男女之间有点私情,都是你情我愿,再说我也没有亏待潘金莲。而这个武大郎,却要组织“捉奸”,让我当众出丑,逼得我不得不出手。
王婆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一生做媒婆,成全了好多人。潘金莲多次跟我诉苦,才为她牵线搭桥。没想到他俩会谋害大郎性命,这与我可没有半点关系。
武松认为自己是对的:我哥哥勤劳本分,而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奸夫淫妇,不但不知廉耻,还将我哥哥毒死。作为男子汉大丈夫,这样的杀兄之仇,岂能不报?
听一位律师讲,近一年来,他代理了50多起民事案件,发现几乎每个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挨打者认为自己是对的,打人者也认为自己是对的;讨债者认为自己是对的,赖账者也认为自己是对的;被撞者认为自己是对的,撞人者也认为自己是对的。还有那些插足者、出轨者、不赡养老人者、争夺财产者等,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认为自己对,就必然认为对方不对。于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便接连不断地发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解决不了,家里解决不了,周围人也解决不了,因此就诉讼到法院。法院如果调解不了,那就判决。而判决的结果,多是判而不服。或是上诉,或是拒不执行,或是嘴上服而心里不服。
世界上任何的问题,都有多个角度。就像当年苏轼说庐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結论。因为自私是人的本性,所以人在看问题的时候,都会首先从个人的利益和角度去审视,提出并强化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和证据。
这样的观点和结论,自然会存在着很多的狭隘和偏激,不仅有失公允,也难让对方折服,于是就有了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道德不能约束的,就由法律来评判和制裁。应该由法律来制裁的,不能由个人去制裁。比如西门庆和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依据法律应判死刑。但武松自己去杀人,就要受到惩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些像西门庆和潘金莲这样的人,只图个人快活,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最后又害死武大郎,确实天理不容。他们俩的教训,就是欲望不可放纵,委屈不能曲解。比如潘金莲,即便不能分居、不能离婚、不能出走,也不该害老公性命。至于那个王婆,为了一点小利,就助人私通,又出杀人主意,很像现在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心太黑,千刀万剐也不冤。
每个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然而,却很少有人发现和承认,这也是我们唯一的错误。因为在普天之下,没有永远都对的人。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
(摘自《讽刺与幽默》 图/傅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