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宇 刘丽梅
【摘 要】亳州市養生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带动亳州市的各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亳州市的养生资源含盖了道家养生资源、中医药养生资源和温泉养生资源,极其丰富,在其养生旅游开发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战略模型,经分析发现其养生旅游整合度低,内部交通不便利,养生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养生旅游人才,缺少养生旅游产品等阻碍其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因素,对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合养生旅游产品、聚集养生旅游人才、打造三大养生旅游品牌、加强宣传工作等对策。
【关键词】亳州;养生旅游;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集群
养生旅游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对健康、休闲、放松需求的产物,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希望体验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放松身心的旅游。亳州市位于安徽北部,是全国旅游优秀城市,具有丰富的养生旅游资源。关于养生旅游的概念,Andreas(2003)认为养生旅游的动机应该是保持和维护健康[1]。Ronald(2000)阐述了他对养生旅游的看法,他认为养生旅游应该是对身心和谐的一种追求[2]。国内学者王燕将养生旅游定义为在现代养生观的指导下为了预防身心疾病而进行的空间移动活动[3]。孙晓生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保健体验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等形式,达到修生养性、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目的的旅游[4]。邹凤莲(2014)认为养生旅游是在养生学的指导原则和良好生态环境下达成游客全方面健康长寿目标的专项旅游[5]。产业集群理论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权威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产业集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与某一特定领域相互关联的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而聚集到一起,企业间共享区域内的公共资源[6]。克罗斯·斯坦利(2006)认为集群化是价值创造系统在某特定区域发展的过程[7]。赵云云(2010)指出养生旅游集群是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现象日渐普遍化的背景下,旅游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包括核心层、要素层以及辅助层),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健康养生需求,依托养生资源和文化,通过互联和互动、竞争与合作,延伸其旅游服务的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8]。本文对亳州市养生旅游的资源进行了分类整合,构建了亳州市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模型,并对影响亳州市养生旅游产业集群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对亳州市养生旅游的产业集群发展有所帮助。
一、亳州市养生旅游的资源及开发情况
(一)养生旅游资源
1、道家养生资源
亳州市谯城区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他诞生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境内牛集镇蒋楼村姬揣李自然村。受其影响,谯城区道家养生文化浓厚。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9],对中华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道家的思想提倡无为,崇尚自然,认同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家思想教人休养生息,这使得道家文化成为亳州市谯城区独有的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如今道家的养生经历了近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以武术、气功、丹道、医药、膳食等流派深入到当地的地域文化当中,非常具有开发潜力。
2、中医药养生资源
毫州是中国古时的四大药都之首,目前是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材种植广泛,有将近230种,亳芍最具代表,中医药产业是毫州的传统优势产业[10]。毫州同时也是神医华佗故里,华佗在东汉末年时就在这里开辟过药圃,他发明的“麻沸散”为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华佗还被成为我国的西医鼻祖,他创造的“五禽戏”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有人因练习这个而长寿。在华陀庵、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松山堂中医药博物馆等无不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亳州被称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其中医药养生旅游资源十分具有地方特色。
3、温泉养生资源
亳州市的地热资源丰富,地热水温平均在40℃左右,在亳州隆起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总体在800m深处埋有丰富的低温地热资源,水温50℃左右。这种地热资源对于温泉养生旅游的开发具的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
(二)亳州市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ASEB栅格分析法是对传统SWOT分析法的改进,它将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的需求层次分析法中的四大元素与SWOT分析法中四要素相结合,全面的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本文对亳州市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进行了ASEB栅格分析,如表1所示,这样将更好的对亳州市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分析,从而开发出与其旅游资源相对应的养生旅游产品。
二、亳州市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构思
本文将道家养生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和温泉养生旅游作为亳州市养生旅游集群的核心层,而围绕养生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相关产业称为要素层,政府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作为养生旅游产业集群的辅助层。要素层和辅助层通过对核心层的相互促进来共同使养生旅游集群。具体情况可看图2。
三、亳州市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核心层阻碍因素
亳州市的养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其整合度低,景点虽然空间距离不大,但是各自发展,景区间的竞争严重。尤其是道家文化养生旅游资源是无形的,营造一种道家养生文化氛围是十分艰难的。亳州市的各景区和旅游组团社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客源互送等整体化的合作关系。旅游业与各要素相关的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要素层阻碍因素
1、内部旅游交通不够便利
亳州市内各景点之间的交通还不够便利,虽然区内设有公交车线路,但是公交站台距离景点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到站台还需要等车,有的时候还出现转车的情况,给游客的旅游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旅游景点与养生相关的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因交通的不便利在合作上无法顺利进行。对于养生旅游的集群发展来说,区域内部的交通便利度十分重要。endprint
2、养生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亳州市养生旅游产品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其次,提供给游客体验的养生旅游项目也很是单一。目前亳州市的市场还无法提供给游客丰富多彩的养生娱乐项目以及多样的养生旅游产品。
(三)辅助层阻碍因素
1、缺少养生旅游类专业人才
亳州市的养生旅游类的人才目前严重的不足,相关的旅游服务人员大多没有受过培训。具调查,亳州市仅有亳州旅游学校、亳州学院和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开设了旅游相关的专业,开设药学类专业的只有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和亳州华佗技师学院两所学校,并且没有专门培养养生旅游的相关机构,这表明在养生旅游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养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政府对于养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还不够重视。
2、缺少养生旅游产品品牌
亳州市的养生旅游资源虽然很多,却没有打造出核心养生旅游产品,导致最终产品的吸引力度不够。目前虽然在市场上有部分养生产品,但是与旅游的联合度低。
3、与中医药行业的协调度不够
亳州市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很快,带动了亳州市的经济发展,但是中医药行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程度还不够。
四、亳州市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措施
(一)整合养生旅游资源
亳州市的养生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其资源整合度还不够,亳州的旅游景区很多,且分布不算分散,但是在整体的旅游业运转上是零散的,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本文从三条主线将其整合成道家养生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和温泉养生旅游三个核心旅游资源。其中道家养生旅游可分为道家文化养生旅游和道家体验养生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可分为中医药知识文化旅游、中医药种植-采摘-制造体验养生旅游和中医药膳食旅游等。温泉养生旅游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产业链的延伸性特别差,所以它的发展还要依赖中医药产业,延伸出药泉养生旅游,根据所配药方的不同开发出具有各种疗效的健康疗养的温泉。
(二)聚集养生旅游人才
人才的聚集与产业聚集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旅游人才的聚集将会提高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人才的聚集可从在集群区域内培养和从其他地方引进两个方面来进行实现。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其次,对于亳州市的旅游类高职技校学生的培养要加大重视,提高旅游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旅游相关专业的对口就业,以免旅游类人才的外流。关于旅游人才的引进,要加强旅行社、交通业、住宿业等相关各行业的人才引进,给予专业性的旅游人才一定的升值空间。
(三)打造三大养生旅游品牌
亳州市养生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要形成一个整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应该打造成道家养生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温泉养生旅游等三大养生旅游品牌,创造亳州市三足鼎立的养生旅游品牌,这样在整体的养生旅游品牌下还有三个分支系统,这三个分支的核心养生旅游产品在具有各自的特色的条件下,共享其他的资源,如住宿业、交通业、餐饮业等。打造出健康养生旅游品牌,将亳州市塑造成全国康养中心城市。
(四)加大养生旅游产品宣传力度
酒香也拍巷子深,对于亳州市的旅游发展还需要较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可制作能够体现谯城区旅游文化内容的微视频,不要超过四分钟,以微信朋友圈的方式推送,视频最后要有简短通俗的口号。除此之外,亳州市是一个古城,有丰富的影视背景,可以考虑与电视剧、真人秀等节目剧组合作。
五、小结
养生旅游的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养生旅游的发展来说很重要,本文在亳州市养生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构建了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战略模型,并针对亳州市养生旅游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对于养生旅游的集群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本文中的养生旅游、旅游产业集群等概念是作者在归纳、总结前人给定概念的基础上给出的个人看法,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希望还可以对养生旅游的产业集群有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ndreas Papatheodoro,Civilaviation regmes and leisure tourism in Europe[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2(8):381-388.
[2]Ronald Johnson.Square Mile[J].824Holy leisure; recreation and religion in Annals ofTourism Researdz, 2000,27(3):822-824.
[3]王燕.国内外养生旅游基础理论的比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03):109-114.
[4]周波,方微.国内养生旅游评述[J]旅游研究.2012(02):40-45.
[5]邹凤莲.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的思路与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7).
[6]张跃西.产业生态旅游理论及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7]迈克尔·波特[美].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8]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9]程立中,皖北道家物質文化遗产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25(02):131-135.
[10]鲁丰,魏登雪.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亳州养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05):41-44.
[11]吴利,陈路,易丹.论养生旅游的概念内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3).
[12]张金霞,罗安宁.生态养生旅游核心竞争力初探——以灵龙峡(湖北远安)生态养生旅
游景区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5-67.
[13]聂福源.温泉园林养生基地——恩平帝都温泉浴区设计[J].南方建筑,2006(1)26-31.
[14]张群.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6).
[15]田广增.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
[17]王明.文登市滨海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