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2018-01-13 01:2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茶叶

李 曈

〔1.商丘师范学院 信息化管理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1〕〔2.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钻石模型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支持性行业,机会,政府。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贵州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及贵州茶产业各个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而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繁荣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图1 钻石模型

一、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要素是茶产业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茶产业是涉及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重要产业,从茶树的种植,到茶叶的采摘、制作、加工,再到销售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相关从业者。贵州是中国欠发达省份之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为了改善生存状态,贵州省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至发达省份,造成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劳动力短缺,这一现象严重困扰着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繁荣。

近年来,随着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茶产业开始在农村布局,茶企、茶叶合作社逐渐增多,而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造成茶叶种植、采摘、田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劳动力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茶叶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无一环节不需要农村劳动力,而匮乏的农村劳动力制约着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贵州产茶区在家茶农年龄在40岁以上,40-50岁、50-60岁和60岁以上茶农的比例分别为34.4%/17.8%和22.2%。大部分茶园属于企业,对于劳动力缺少的问题,企业往往通过雇佣外来农民来解决,当地90%的茶企表示劳动力缺乏严重。

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茶产业从业者,其中包括茶叶加工管理人才、茶叶工艺创新人才、茶文化传承人才、茶艺创新人才、茶叶营销推广人才,尤其急需具有国际思维视角、懂经营、懂市场的高端人才,年轻有激情、有理想、有抱负的创业人才,能识别人才、会用人才、会管理人才的企业高层等。近年来,贵州各级各地政府非常重视相关人才培养。2007年以来,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学校、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贵阳学院等10余所大中专院校先后开设茶学专业,每年600多名茶学专业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进入茶叶企业、各地茶叶管理部门、质量检测等单位和部门从事基地管理、质量控制、茶叶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茶艺培训等工作。这些学校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培养了许多高素质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繁荣带来了动力和活力。

2.天然资源

茶叶品质与海拔、气候、土壤、生态、空气、田间管理等密切相关,贵州“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自然环境是贵州茶叶的独特优势。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气候温暖湿润,土壤适于茶叶生长,生态状况良好,空气质量优良,这些气候和土壤条件,对茶叶的品质极其有利。贵州茶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病虫害较少,茶园采摘期比江浙地区长,可达7-8个月。贵州喀斯特地貌特征与气候特征又对茶树的氨基酸、水浸出物等物质的累积有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使贵州茶具有香高味纯、鲜爽耐泡、汤色明亮等特征。

3.文化知识资源

提到知识资源,茶文化是不能绕过的一环,茶文化一直是贵州茶产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贵州茶文化底蕴深厚,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而这几个州正是今天的遵义、铜仁等地。贵州还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在贵州晴隆县发现了距今一百万年以上的茶籽化石。而贵州少数民族很早的时候就与茶结缘,爱茶、嗜茶,保存了原生态的茶食、茶饮、茶俗、茶事、茶礼,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贵州茶文化。

除了茶文化,贵州茶的制茶工艺也有很多创新,绿茶最关键的杀青工序与红茶的发酵工序及其他茶类加工的关键工序都得到深入研究。绿茶杀青逐渐从热锅滚筒式杀青向热风滚筒式杀青、微波杀青、光波杀青等组合杀青方式转变。红茶发酵逐渐由自然不连续发酵向控温、控湿、通氧的连续化发酵转变。

茶艺也是贵州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茶一直在努力探索风格独特的茶艺艺术。贵州有着悠久的制茶和饮茶历史,但贵州茶艺的兴起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贵州要发展独特风格的茶文化,茶艺是不可缺少的。茶艺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探索者的努力,离不开茶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茶叶标准体系的制定也为贵州茶的质量提供了标准。贵州茶叶标准共有114项,2000年前制定36项,2000年后制定88项,现废止37项,现行有效的77项。其中包括基础标准2项,种植标准14项,加工标准25项,产品标准28项,检测标准2项,包装、标识、贮存标准1项,销售服务标准5项。近年来,贵州茶叶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资本资源

2015年贵州茶总产量达22万吨,产值220亿元,综合产值400亿元。全省注册茶企3040家,固定资产165亿元,多数茶企由于处于发展初期,规模一般较小,实力一般较弱,资金缺口较大,因此有较大资金需求,而金融机构对茶企贷款较少,贷款要求较高,茶企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

二、需求要素

1.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情况

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为4.71亿人,主要由新增加的城镇饮茶人口与基本稳定的农村饮茶人群组成。就茶叶消费群体的特征而言,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上的群体饮茶普及率更高的格局虽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随着茶叶消费格局的调整,便捷性的产品更为白领和高端消费群体所接受,风味属性更为丰富和更具娱乐性的产品组成已经吸引了更多的女性群体和青年消费者尝试茶叶消费。[1]

中茶协发布的2015年产销报告显示,近两年来,我国消费群体最大也最重要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饮茶行列。其主要原因是:首先,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新的消费主力自然转移。其次,以年轻群体为主导的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再次,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大国地位的塑造,使民族自豪感高涨而带动具有文化特点的茶叶销售。最后,紧张的生活节奏迫使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对饮茶保健的理念也越来越认同。

2.贵州省茶品牌拓展国内市场情况及消费情况

自2007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以来,省农委在推进茶园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高度重视茶叶市场的拓展。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以企业集群参与的方式,组织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西安、成都、香港、台湾等地开展的茶博会。先后在贵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银川等城市举办万人品茗活动。在茶事活动推介中,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与上海茶叶、北京吴裕泰等企业合作,创立了“国酒茅台·国品黔茶”、聚福轩“黔茶库”连锁联营窗口平台,初步形成资源共享、渠道共建、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机制。通过设立专卖店、连锁经营、代理经销等,贵州茶在华北、华东、华南等重要目标市场份额日益扩大,在马连道、溧阳、大不同、芳村、峨桥等全国性批发市场所占比重大幅提升,[2]有力地促进了贵州省茶叶在省外市场的销售、品牌创建和拓展。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梵净山茶、雷山银球茶等地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涌现了贵茶公司、贵天下茶业、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馨茶业”)、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栗香茶业”)等品牌茶企,国品黔茶、聚福轩等连锁加盟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贵州茶开拓市场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为贵州省开拓茶叶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茶叶消费主要构成比例是,省内销售茶叶8万吨左右,年消费90亿元;省外市场销售茶叶14万吨左右,年消费130亿元。其中,品牌茶叶销售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已从2015年的15%提升至2016年的25%左右。

3.贵州省茶叶出口情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贵州茶叶出口有过辉煌的历史,但2005年、2006年贵州茶叶出口几乎为零,从2007年起贵州省茶叶开始恢复了出口,其后得到了较大的增长。2015年贵州茶叶出口再创新高,1~8月份茶叶出口额达1567万美元,同比增长50.2%。2016年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汇总贵州各地反映的相关信息,贵州省茶叶出口产值远远不限于此,还有大部分茶叶被湖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等以原料购买出口,如果算上这些,保守估计,贵州省茶叶年出口产值应在6000万美元左右。贵州茶叶出口与全国出口市场相比,所占比重不大。据我国海关统计,2014年1~12月,我国茶叶出口30.1万吨,出口金额12.7亿美元,同比上升2.1%。[3]

贵州省茶叶出口量的增加,一是因为贵州省以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帮助湄潭、凤冈、都匀、雷山等茶叶主产区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二是出台“通报、通检、通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出口茶叶构筑检验检疫政策“绿色通道”。三是帮扶出口茶叶企业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提高贵州茶叶品牌形象。四是帮助企业通过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鼓励茶叶企业参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五是为出口茶叶基地免费进行农残检测监控,对出口茶叶实施风险监控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措施,降低出口抽检比例,加快检验通关放行速度。[4]

如今,贵州茶叶的品质和形象正逐渐被国内外广大客商认可,英国太古集团芬利茶叶公司、星巴克、中粮集团和立顿茶叶等相继进入贵州。

三、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

1.企业战略

贵州茶虽多为绿茶、红茶,但贵州不同地域的茶叶的品质、口味、口感、微量物质含量都不尽相同,差别较大,因此,地域问题对贵州茶企的经营战略会产生较大影响。贵州茶企所采用的战略,从地域角度来看,由于同一地域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较难实施差异化策略,因此在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资源与能力有限,难以形成成本领先与差异化优势,因此可以选择具有较大需求空间和增长潜力的细分目标市场,在对手尚未采用统一战略时,实施集中化战略。当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半径增大,与其他地域的品牌形成竞争,这时就需要企业调整战略。企业在这个时期更加需要通过加强营销、增加品牌价值、提高产品品质来提升企业影响力,而这些需要一个更强大更有力的运营团队、销售团队、生产团队来共同努力,所以这个时期,是企业花费成本较高的一个时期。由于企业需要更多的净利润,因此,如何缩减成本造成的压力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工作,因此这一时期成本领先战略会成为企业的最优选择。在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成为行业龙头时,企业在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已成熟,市场较为稳定,客户较为忠诚,可以实施差异化战略,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去引领市场,占领市场。

因此,贵州茶企由于地域原因,在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战略,以此来增强企业实力,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加品牌价值。只有采取正确的营销战略,才能最终取得竞争优势。

2.企业结构

贵州茶企结构复杂,各种组织结构均有体现,但有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难以承受巨大的变革,因此贵州茶企只有积极改进企业组织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在企业创业初期,可以建立灵活的组织形式,这样交易成本较低,又可适应初期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时,可建立规模较大、功能较齐全的组织结构,同时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寻求组织柔性,以使组织具有更多更大的活力。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企业的各种组织齐全,各部门就会出现松散、沟通不畅等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各个部门能够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向同一方向发展,使企业能够在企业战略指导下,共同发力,积极合作,良好沟通,同向发展,使组织能够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企业繁荣发展。

3.同业竞争

2016年中国茶业产量233万吨,产值达到3000亿元,但这不是茶产业的真正价值,茶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发展前景、发展空间相当巨大。

茶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茶叶在国内国际都有相当规模的市场,增长速度也很快。目前中国茶业公司数量相当庞大,但大多数是规模较小的公司,如何让茶叶市场成长为成熟的规范市场是政府与企业应当思考的问题。

茶企供应链向前整合程度较高,向后整合程度较低。茶业产品革新速度存在差别,销售渠道有直销渠道、分销渠道、代理商渠道等多种。

因此,贵州茶企为抢占庞大的市场,其竞争必定非常激烈,在3000多家贵州茶企的激烈角逐中,只有在市场上占领更多的份额,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增加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加快产品革新,才能抢占茶企龙头这块桥头堡。只有在龙头位置坚持良性竞争,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自身实力不断壮大,才能抓住机遇,占领先机。

四、相关及支持性行业

单独的一个企业或产业,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贵州茶产业也应走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以促进贵州茶产业的整体发展。贵州茶产业的相关及支持性行业主要有茶叶上游产业——茶叶种植业,相关产业有茶楼、茶馆及相关服务业,下游产业有茶叶销售业等相关行业。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茶树种植业,到2016年年底,种植面积高达750万亩,这大大带动了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大量茶企,贵州一跃成为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第一的省份。茶叶种植业属于茶企的上游产业,其迅速发展必定会刺激茶企迅速发展,茶企的发展反过来促进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其作用是相互的。上游产业具备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发展具有正面作用,如果茶产业没有有效利用上游产业的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单靠上游产业自身的竞争力,则不利于形成下游产业的竞争优势。

茶楼、茶馆及相关服务业是茶产业的关联产业,其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提升效应”,茶楼、茶馆等相关服务业对人们养成饮茶习惯、促进茶文化发展、带动茶叶消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茶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会对相关产业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茶产业发展使产品与服务不断更新与提升,另一方面,茶产业的发展对客户需求也有影响,增加供给量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需求量,需求量的增加能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茶叶销售业是茶企下游产业,其发展会深刻影响茶企发展。上下游企业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上游企业会协助下游产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下游产业为上游企业提供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也会使他们更快、更有效率地克服困难,扩大经营,提高竞争力。

五、机会

机会也称机遇,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抓住机会可以使产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带来产业的跨越式进步,为产业的发展带来高额利润。

机会是等不来的,必须依靠创造和创新。贵州茶产业应积极创造引发机会的事件,因为它会打破原本的状态。一旦找到这一事件,就会创造新的竞争环境,赢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旧的竞争者优势尽失,满足新需求的企业就能获得现身空间。这就要求贵州茶企一方面要积极寻求自身的优势建立,一方面寻求对自身优势产品具有更大需求的事件,从而为自身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六、政府

政府支持,一般来说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但过度的扶持对产业发展也会有负面作用。贵州各级各地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茶产业受益良多,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茶企获得了扶持资金,但使用资金的能力或效率不足,反而使企业丧失了竞争力。政府如何才能让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政府的作用应从扶持改为疏导

政府应从对企业与产业的扶持,转变为疏通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从而打通产业发展的脉络,指明产业发展的未来。政府应发挥疏导而不是扶持的作用,由于被扶持的产业必须面临市场竞争的考验,而一旦激烈的市场竞争到来,那么这些靠政府扶持的产业的劣势就会显现出来,大规模的淘汰就会发生。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改变目前的产业格局,必须转变政府发展产业的思路。

2.要重视市场机制与制度约束的作用

政府应更加重视市场机制在行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摒弃过去那种对行业过多干预的做法,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从而改变现有茶产业的格局。制度约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规范力量,政府应把制度作为约束与规范企业行为、形成良性市场秩序的关键力量。

贵州茶产业自然环境资源优越,人力资源在改善,资本资源有一定缺口。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但贵州茶企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的不足使其难以获得更多的优势。而相关及支持性行业在不断进步,为茶产业的发展积蓄了力量,政府支持为其发展添加了动力。贵州茶产业企业家应努力改善现状,为抓住发展良机做好充分准备。

茶叶市场在稳步增长,贵州茶企应具有企业发展战略眼光,建立良好的企业结构,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建立信心。而相关及支持性行业的不断进步会推动茶产业的进步,贵州茶企应积极寻求引起需求变化的事件,在变化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1] 梅宇,王智超,林璇.2015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J].茶世界,2016(4):21-30.

[2] 贵州省“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上)[J].茶世界,2011(1):42-46+55.

[3] 梅宇.2014年中国茶叶产销报告及2015年形势预测[J].茶世界,2015(6):50-59.

[4] 向阳.贵州检验检疫局助推“多彩贵州”外贸茶叶发展[EB/OL].(2017-11-05)[2016-12-29].http://roll.sohu.com/20151012/n423039197.shtml.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茶叶
贵州省种公牛站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贵州,有多美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香喷喷的茶叶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