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吉林 吉林 132000)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得到康复效果,有助于其自理功能的恢复。
随机自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组,均自愿参与,观察组年龄39至73岁,年龄中位数58.4岁,男女比例14:10;对照组年龄40至74岁,年龄中位数58.5岁,男女比例13:11。入组时,对比2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易消化食物,术后1周至2周,给予患者实施简单训练。
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同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1)术日,在患者患肢外下方垫1个厚度适中的软枕以促使患者髋关节、膝关节等可稍许屈曲。(2)待患者意识恢复、体征恢复正常后,给予患者深呼吸指导并给予患者有效排痰指导以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遵医嘱,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需要慎重,合理用药,避免发生脂肪栓塞。做好患者护理操作中的无菌保护以避免患者发生感染。(3)将患者踝部轻微旋转并给予患者股四头肌、臀大肌等部位按摩处理以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1],定时给予患者实施翻身处理以避免压疮发生。(4)给予患者实施早期术后锻炼,具体包括股四头肌、腓肠肌、臀部肌肉训练等,目的是促进患者肢体肿胀消退并促使患者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明显降低,避免患者发生粘连带并避免患者发生肌肉萎缩,可促使患者肌力有效恢复,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5)给予坐起无头晕症状患者实施拄拐站立指导,辅助患者沿着床边行走,逐渐增加走路步数、走路时间并确保走动时有人陪护,叮嘱患者不可使用患肢提拿重物,确保患肢向外伸展30°。(6)术后1周至2周,护士需要鼓励患者双拐下地走路并给予患者锻炼指导[2]。(7)护士需要指导患者使用拐杖正确办法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穿衣、穿裤,叮嘱患者在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8)术后2周出院后给予患者正确锻炼方式指导并叮嘱患者不宜久坐,锻炼俯卧2次至3次,10 min/次,叮嘱患者在平整地面行走并且注意不跷二郎腿,不坐低板凳,不坐软沙发。(9)鼓励患者术后积极弃拐站立并叮嘱患者每天进行适当锻炼,鼓励患者每天按摩腿部肌肉并尝试进行主动运动[3],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及时间并利用辅助仪器进行功能锻炼。
利用Harris评定2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
对比分析数据时使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压疮、便秘、静脉血栓及关节僵硬)4.16%(1/24)、术后6个月自理率95.83%(23/24)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16%(7/24)、术后6个月自理率62.50%(15/24),x2=5.4000,8.0842。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髋关节恢复情况明显更优,优、良、可、差患者例数分别是6例、15例、2例、1例,优良率是87.50%,对照组患者优、良、可、差患者例数分别是4例、9例、9例、2例,优良率是54.16%,x2=6.4538;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恢复情况均明显更优,优、良、可、差患者例数分别是8例、15例、1例、0例,优良率是95.83%,对照组患者优、良、可、差患者例数分别是6例、11例、6例、1例,优良率是70.83%,x2=5.4000,差异均明显(P<0.05)。
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常用,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临床分析发现,需要给予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关节疼痛可起到有效解除作用,可促使患者关节稳定性及关节活动度有效保持,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起到重建作用,可有效纠正患者关节畸形。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自理率、术后1年髋关节恢复情况均明显更优。
综上,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康复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患者自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