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敏
(寿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前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除了进行对症治疗外,可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改善预后。本课题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12岁,平均(4.68±1.53)岁。观察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11岁,平均(4.57±1.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1)护理方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分析,找出循证问题,并根据以往的护理经验明确需要重点护理的内容,制定循证护理计划。(2)心理护理:由于发热、溃疡等带给患儿较强的不适感,导致患儿易出现哭闹,影响治疗及病情康复,因此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抚触、拥抱等方法稳定其情绪,同时向家属讲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减少家属的担忧,缓解其紧张、焦躁的情绪,以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3)环境护理:对患儿进行隔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维持好病室环境,保持空气畅通、温度适宜,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4)对证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餐前餐后需要用生理盐水清理口腔;预防患儿对疱疹、溃疡部位进行抓挠,可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促进康复;加强生命体征检测,以便发生脑膜炎等并发症时可及时进行处理;做好饮食护理,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刺激口腔溃疡。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3±0.62)d、(6.97±1.12)d和6.67%,均优于对照组的(6.37±0.78)d、(10.56±1.49)d和13.33%(P<0.05)。
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分别为(47.26±3.82)%和(1.75±0.32),均高于对照组的(38.52±4.37)%和(1.54±0.28)(P<0.05)。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部发生疱疹、溃疡,可引起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循证护理是一种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临床护理模式,能够审慎、严谨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方案,从而优化护理过程、改善治疗结局。本院通过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疱疹和溃疡护理、口腔护理、饮食干预等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哭闹次数,并促进病情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当患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时,T淋巴细胞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中,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避免免疫功能紊乱成为病毒入侵的突破口。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