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娜
游戏是听障儿童的基本活动,对听障儿童的发展有显著作用。它不仅能吸引听障儿童注意力,激发语言交往积极性、增强自信,而且有利于自主探索、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具有具体性、虚构性、趣味性、主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游戏在康复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听障儿童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社会能力以及教学质量方面。
近年来,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呈现服务对象低龄化的趋势[1]。康复教育者应从听障儿童的观察、注意、记忆、认知和心理特点等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其残余听力,挖掘游戏潜在的教育价值,引导其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听障儿童的教育必须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旨在将游戏融入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活动中,以达到强化语用、创设自然沟通情境、激发沟通动机、帮助听障儿童处理语言问题,理解和表达词语、句子或短文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听障儿童康复。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5大要素包括情境、意图、内容、方法、目的。将游戏融入教学,能满足沟通的5大要素,促进听障儿童有声语言发展。在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实践中,应让听障儿童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迁移到课堂外,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表达中。树立以语用为指导原则的语言康复训练观念[2]。
语用所关注的焦点是沟通的功能(如要求、拒绝)、沟通的频率、交谈对话的技能、依不同沟通对象与沟通情境调整沟通内容、方式的层面[3]。语用是为了沟通需求,其源于实际生活情境。语用包括表示需求、要求协助、抗议、拒绝、打招呼、问/答、表示情绪、描述事物、指示、告知等。在教育康复中,不仅要帮助儿童理解词语,同时也要促进儿童使用词语,这是听障儿童康复中重要且艰巨的任务[4]。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教学从语用入手,就是将其置身于情境中,在情境中激发其沟通需求,从而学会语形并运用,完成沟通。
听障儿童语言训练可把游戏教学与语言学习融为一体,从其兴趣和需求出发,参照普通儿童的学习特点,强化语用,生成语言教学活动,促进主动学习语形。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是最基本的语用现象,对儿童语言发展意义重大[5]。教师和家长应针对听障儿童知识、语言和行为现状,培养其语用交流行为,借助主题互动游戏发展其语言交往方式,提高其语言运用水平。如教《水果》时,可巧用《买水果》主题游戏,让听障儿童扮演买水果的顾客和售货员,他们的积极性便提高了,这时要求他们说水果名称和购买水果的句子就变得很容易。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听障儿童很自然地理解了“买”、“卖”等抽象词语,不但掌握了各种水果名称,恰当地使用了礼貌用语,还能强化和发展语用——打招呼、告知、问/答等。
心理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语言获得分成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正常儿童的语言是习得的。语言习得是在真实、自然的生活环境下获得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并没有为语言习得创造某种环境。因为只有自然的环境,才会出现交际的需要,从而引发儿童获得语言。而语言学习大多数是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缺乏使用语言的需要,即便有,更多是虚拟出来的。听障儿童由于听觉障碍,大部分语言需要学习才能获得。听障儿童的语言获得是在“干预”中进行,既有语言习得的特征,又有语言学习的特征。
自然的沟通情境是听障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因素。《聋儿早期康复教育指导纲要(试行)》[6]中指出:发展聋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听想说、爱听爱说、会听会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语言康复的方法上,参照社会互动理论的观点[7],首先需要创设儿童发现的情境,激发儿童语言的内在动机,当目标语言行为出现时,可参考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原理,通过强化发展和巩固儿童的语言行为[7]。教师和家长可为听障儿童创设自由、宽松、自然的语言环境,培养他们语言交往习惯,促进其积极地语言交往,以提高语言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在听障儿童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给听障儿童提供轻松、快乐的学语环境,让其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有趣的游戏中,感知语言的存在及语言交流的需要,培养其语言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听障儿童的全面康复[8]。在生活中,要把对听障儿童的语言教育贯穿到一日活动中,抓住一切机会与他们交流,丰富其语言,打破固定情境对其语言发展的约束,使他们在自然的、生活化的、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让他们学得无意,学得随意,学得乐意。如在学习动词“游”、“飞”、“跳”时,教师可创设小动物在大森林里游玩的情境。在教学中,老师可请听障儿童带上自己喜欢的头饰扮演小鱼、小鸟或小兔,引导学生学小鱼游,小鸟飞,小兔跳,让其边动边说,通过亲身体会来理解这些动词。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时,教师创设天黑情境,说:“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回家了,小鱼再见!”于是戴小鱼头饰的听障儿童边说边学小鱼“游”的动作游出教室。接着,听障儿童听指令依次扮成小鸟“飞”、小兔“跳”出教室。听障儿童的生活经验在此情此境中被充分利用。角色的喜怒哀乐,言语行为,仿佛就是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角色变了,思想感情、语言行为也随之而变。这样,既训练了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应更隐蔽、更策略、更科学,指导可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途径进行,将目标从有形转为无形,做到“心中有目标”,做到在预设的情境游戏中更好地发展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将所学的发音、词汇、句式等知识技能隐藏在游戏中。如认识衣物和身体部位时,可以和听障儿童玩“我为娃娃穿衣”游戏,引导听障儿童说出自己和娃娃的身体部位和所穿衣物的名称或短句,了解身体部位、衣物的作用等。
听障儿童因为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对角色的体验和把握上会越来越成熟。言语感知是将那些听到的与已储存的资讯整合后的结果。在听者熟悉交谈内容主题的情况下,即使声音线索被噪音干扰变得缺乏清晰度,或是暧昧不明,以至于无法提供语言感知的充分线索时,听者仍能理解语音的内容[9]。如情景性的角色扮演(医生、超市营业员等),听障儿童因为有了生活经验而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听障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情境扮演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
沟通常常被定义为“讯息交换的过程”、“意见表达与接收的过程”、“情意交流的过程”、或是“思想联系的过程”[10]。游戏在听障儿童教育领域中,不是纯粹的“自然”活动,而是负载着一定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自然的语言情境,利用游戏引发听障儿童沟通需要,将需要转化为沟通动机,形成听障儿童使用有声语言进行沟通的内驱力。如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利用游戏《小猫在哪里》激发听障儿童沟通动机,训练听障儿童的听觉定向能力。教师请一名听障儿童当小猫,戴上小猫头饰,其他听障儿童坐成半圆。游戏开始,听障儿童一起说:“小猫、小猫,你在哪里?”说完马上闭上眼睛,当小猫的听障儿童必须在大家说完后躲在某个地方学小猫叫,请听障儿童猜小猫在哪里。第一个猜对的听障儿童,老师给予鼓励。并让其扮小猫的角色,游戏重新开始,猜错的同学可学小猫是怎样叫。
在游戏中,常用的引发听障儿童沟通动机的方法有:①善用需要。如利用听障儿童喜爱的事物、动作、游戏等,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②即使明白听障儿童的需要,成人仍要尽量要求他们用有声语言表达需要;③当发觉听障儿童对某项活动有兴趣时,可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并鼓励其模仿、表达;④注意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⑤对听障儿童的进步或反应,成人的强化(语言、物质奖励)要及时,具体。
听力损失是造成听障儿童语言学习困难的最直接原因。昝飞等[11]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与个体的语音获得特别是声母获得密切相关。听障儿童表现出的语言问题有构音异常、声音异常、语言发展迟缓、节律异常等,前3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常常存在学习语法困难、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常常依靠比划或身体动作帮助表达、常注视说话者的脸部等问题。听力障碍给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带来极大困难。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要充分利用其残余听力,发挥视觉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其学习语言,提高其对有声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难点在于听障儿童只有粗浅的感性认识,词汇量少,训练的入门工作要以生动的形式赋予他们与概念一致的词汇,以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概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幼儿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游戏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中占主导地位,无论是语言架构的游戏,还是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分配、角色扮演、角色完成,都需要语言这条纽带的联结[12]。游戏是听障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能满足且帮助听障儿童理解和表达词汇的需要。如以绘本教学《好饿的小蛇》为例,该故事题材来源于生活,内容简单、重复,巧妙地将各种水果名称,颜色等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小蛇的身体因吃了不同的水果一次次地变形,让听障儿童想象力得到充分锻炼。用此绘本教学可让听障儿童认识不同水果名称、外形特点。在讲故事过程中可开展角色游戏,创设大森林场景,营造自然的沟通情境,让听障儿童扮演小蛇角色,使他们在操作道具、模仿角色的同时,大量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进行语言理解和表达——我吃了一个苹果。啊呜,真好吃!我变得圆圆的,像苹果。借此增强听障儿童有声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要坚持早期干预原则,早期干预的关键理论认为儿童的口头语言是0~5岁发展的,1~1.5岁儿童能够理解的词数量猛增,2岁以后,特别是3岁到入学前,儿童在掌握语言、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飞速的发展,基本掌握了口语[13]。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在2岁左右,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其训练效果就会受到影响[14]。早期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听障儿童语言能力。早期的学习能帮助幼儿面对未来更复杂的学习需求。除坚持早期干预原则外,在游戏教育活动中,对听障儿童的语言教学还应采取从“整体到部分”策略,教学内容要保持完整性,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切实帮助听障儿童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语言的习得由特殊途径向自然环境的转化和康复由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的转化。
[1]梁巍.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动向[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5(2):30-33.
[2]吕明臣,柯沫夫.语言功能与聋儿语言获得的性质及途径[D].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20周年论文集(1986-2006),2006.
[3]钟宝香.儿童语言障碍——理论、评量与教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151-152.
[4]刘巧云,张艳丽,黄昭鸣.儿童语言习得的基础理论及其对语言康复的启示[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13(3):226-229.
[5]程璐璐,尚晓明,学前儿童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取效行为理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7,267(03):14-31.
[6]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聋儿早期康复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10.
[7]刘巧云,范顺娟,段弘艳,等.儿童语言习得的基础理论及其对语言康复的启示[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13(5):387-389.
[8]汤飞鹭.游戏教学法在听障儿童集体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教育(D版),2017,1954(8):49-50.
[9]Carole T.Ferrand著;林珮瑜等译.言语科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265-266.
[10]钟宝香.儿童语言与沟通发展[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2.3-4.
[11]昝飞,马红英.言语语言病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6-217.
[12]钱玲玲.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407(05):49-50.
[13]王雁.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0,28(4):1-3.
[14]李胜利.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