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凌
(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关键词】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方式;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2.51.01
现阶段,如何有效的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诸多诊断方式和治疗方式也开始应运而生。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呕吐、便血、腹泻等,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还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内科疾病,采取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
急性腹痛是现阶段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具体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一旦出现用药不科学和不规范现象,不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还会掩盖患者原本的临床症状,不利于急性腹痛的进一步治疗。目前,治疗急性腹痛的药物主要有三苯酚、曲马多与山莨菪碱。
现有程养宏等人,开展了对三苯酚治疗急性腹痛效果的研究,最终得出三苯酚治疗急性腹痛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出现概率较低的结果[1]。通过此医学实验可以得知,三苯酚是治疗急性腹痛的有效药物之一,出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之外,并不会引发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的消化内科疾病,其致病原因是患者的消化道出现了病变,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出血症状,此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为了避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死亡,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并给予此类型患者高度的重视。
现有王庆军,开展了对常规药物和生长抑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研究,最终得出常规药物和生长抑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治疗有效率较高的结果[2]。为此,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主治医师可以应用生长抑制素治疗方式,以此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食管黏膜炎症的一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疼痛和酸痛,并且,近年来我国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数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如果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食管胃溃疡等并发症。
现有罗琪明,开展了对制酸剂与碱性药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的研究,最终得出制酸剂与碱性药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结果[3]。在此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针对轻度和中度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了H2受体拮抗剂治疗方式,对实验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治疗,实验结果显示,该治疗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的胃酸数量,以此来改善了患者的胃部功能;针对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了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方式,对实验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治疗,实验结果显示,该治疗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消化性胃溃疡具体可以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种类型,临床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消化性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侵入并造成了患者消化道感染,与此同时,患者的胃酸分泌等多种消化系统功能也会受损,进而降低了患者胃粘膜的自我保护能力。目前,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方式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并且,部分主治医师开始将中药类治疗药物应用在了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
现有范竹萍等人,开展了对奥曲肽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效果的研究,最终得出奥曲肽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的结果[4]。奥曲肽属于近年来的一种新型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合理抑制患者消化液的分泌,因此适合被应用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
便秘属于一种十分复杂的消化内科疾病,以患者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症状的时间已经连续超过了6个月,即可认定患者出现了慢性便秘。
现有陆永海等人,开展了对加减黄芪汤治疗便秘效果的研究,最终得出加减黄芪汤治疗便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的结果。此外,在此次试验中,除了应用了基本的药物治疗方式外,还对实验患者进行了临床指导,具体是协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督促患者多饮水、监督患者进行日常锻炼等,以此来实现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巩固。
总之,消化内科疾病的类型十分复杂,且具有多变性,主要的致病原因和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患者的饮食习惯、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关,为此,主治医师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