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敏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上存在的现象,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探索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上存在的现象分析
(一)学校方面:
一是职业生涯教育师资力量不强。首先,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认知不足,因为把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因此除了专门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之外的多数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处于一无所知的状况,缺乏全面育人的理念;其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不完整,由于就业压力过大,多数学校把职业教育的课程多数安排在第一学期及最后一个学期,缺少后续第二课堂的跟进和引导。职业教育更多的仅限于技能培训、就业形势宣讲、对职业道德的灌输等,无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下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乐观。
二是学校对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未能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职业生涯教育师资仅限于专职教师或者辅导员,辅导员虽然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但对理论掌握太单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往往受传统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在生涯发展的引导方面缺乏意识和技能技巧,遗失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未统筹规划,严重的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二)学生方面:
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较低。其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观念淡薄。大一新生多数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对于职业知之甚少,仅仅把课程当做是修学分而已。而高年级学生更多的只在意是否能够找到好工作,当初的职业规划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其二,目标不明确。多数同学经过两年的探索,仍旧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仅仅就是上课,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已,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到头来还是找不到方向。其三,缺乏主动性。这可能是多数学生的特点,不少学生因对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没有明晰的目标,在面对职业生涯教育时无所适从,缺乏主动性,根本不明白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迈进。其四,职业价值观发生偏差。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时过分地考虑经济利益,完全不关心、漠视甚至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造成学习生涯、职业生涯行为的偏差和不良后果。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不高。其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低。多数同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太多枯燥,而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很少讨论,难以引导学产生思考交流分享碰撞,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其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意义认知不足。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的强调知识“灌输”,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与自己生活现状相差甚远。
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对策探究
(一)提升有效融合的教育理念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使得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职业生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的体验性实践,将课堂反转,即反“教”在前“学”在后,为“学”在前“议”在中“教”在后,促进学思结合、思行流转,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提供了新的特色路径。每学期,笔者所在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类演讲比赛,如“爱校如家”、“爱与责任”等,极大的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认知、知识传授方面通过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即通过“活动设置——角色参与——体验选择——分享回馈——实践行动”的教育教学模式,从不同层面刺激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其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投入参与,又能将感知行动延伸到课后日常生活当中,始终着眼于生活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各项生涯发展能力。
(二)构建有效融合的育人平台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必须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整合校内外所有教育资源,搭建育人平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全方位全员化全程化的特色。不论是制定育人计划,还是落实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都要注重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教育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兼顾教育活动中的每个领域,兼顾教育活动中的各个阶段。职业生涯辅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还需要集导师、教练、专家、老师、朋友等多种角色为一体,提升实践的经验;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对用人单位及其人需求有较深人的理解,对社会的发展有准确的把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现任就业与创业指导专职人员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使生涯教育的人员在数量、质量以及组织等方面得到保障,确保有一支思想政治素养稳定的专业化的生涯教育教师队伍。
(三)更新有效融合的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内容相加,而是要在充分考虑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社会时代特征等方面的基础上,将二者的优势互补,通过本土化理念避免将部分舶来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教条化,产生价值观的偏差,同时通过帮助支持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来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充分的时代特色,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在职业目标职业理想教育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方向;其次,在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后,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丰富有效融合的方法途径
以体验式教育促进教育认知功能和实践功能的融合。首先,体验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主体性是一种个体内心的体验与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其次,采用多元化、生动性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在不断的自我构建中,将学生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将个体的书本知识与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合,直接促进学生实践性思维及实践性能力的发挥与提升。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会组织职业生涯大赛、招聘面试模拟、优秀企业家专访、优秀毕业生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不仅需要切实有效的方法, 还要有机制体制来保障其长效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教师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也要动脑筋、想办法, 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东西方文化主张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来系统地分析整合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资源,一方面,立足职业生涯教育的对大学生个体学习、求职、职业发展原动力的不断挖掘,打造个体生存发展的核心优势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生涯成熟度及适应能力,圆融生命的成长历程。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职业生涯教育,都是帮助大学生从不断的变化、构建、反省、重构的生涯发展过程中完成其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提升,把促进认知内化和行为外化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主体长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谢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探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2] 张彦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