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研究

2018-01-12 09:29朱友理何东兵曹书培吴小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量

朱友理 何东兵 曹书培 吴小美

摘要 为探明水稻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危害对镇江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防治指标,开展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理论产量与水稻功能叶的卷叶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卷叶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分别下降0.285 8个百分点、0.025 g和39.268 kg/hm2;拔节孕穗期有1头/百穴稻纵卷叶螟幼虫完成生命周期,大约损失稻谷4.58~9.84 kg/hm2,且虫量越高单头幼虫造成的损失越大。以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3%为计算标准,水稻最后3张功能叶的卷叶率应控制在6.5%以下,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虫量应控制在0.52头/穴以下,水稻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时的防治指标可定为幼虫30~40头/百穴。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水稻拔节孕穗期;产量;防治指标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111-01

稻纵卷叶螟是江苏省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常年发生3代,即四(2)代、五(3)代和六(4)代,其中五(3)代及苏南沿江局部地区的六(4)代为主害代[1]。有关五(3)代及六(4)代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报道很多[2-3]。但稻纵卷葉螟大发生年份,迁入峰次多、蛾峰期持续时间长、世代重叠严重[4],很难界定田间白叶是由五(3)代还是六(4)代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目前,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多以虫卵量来确定,但实际上农户极少根据田间虫量确定是否防治(田间虫量不易剥查、且农户辨识不清),更多是根据田间白叶量确定。2017年,笔者对水稻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虫量、白叶率和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及经济阈值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科学治理稻纵卷叶螟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块位于江苏(镇江)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丹徒区荣炳镇曙光村),前茬为小麦,土壤为马肝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1.2 供试水稻

供试水稻品种为扬农稻1号,于2017年6月14日机插。生长期间肥水管理正常, 试验前病虫草害正常防治。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虫量与卷叶调查:8月7日选取没有卷叶的稻株挂上标记牌,每7 d调查虫量与卷叶数,8月28日最后一次调查,再次挂牌标记,与灌浆以后的白叶区别。水稻灌浆以后植株组织明显老化,初孵幼虫不能正常取食,自然死亡率较高[5],不再进行调查。调查虫量时注意不能剥查,可用指腹轻轻触压卷叶确定是否有虫,同时和大田剥查虫量进行比对。

损失率调查:在收割前5 d,从2次挂牌标记的稻株中选取株高基本一致但卷叶率不同的水稻20株,清点穗粒数、穗实粒数和总粒数,称取实粒重,计算千粒重、结实率。

1.4 数据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卷叶率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理论产量的关系

本试验分析了水稻最后3张功能叶卷叶率和水稻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理论产量与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的卷叶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分别为y1=-0.285 8x1+71.965,R2=0.940 9(图1);y2=-0.025x1+25.44,R2=0.924 7(图2);y3=-39.268x1+8 511.1,R2=0.953 9(图3)。水稻功能叶卷叶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分别下降0.285 8个百分点、0.025 g和39.268 kg/hm2。

2.2 不同虫量与水稻理论产量的关系

水稻理论产量与稻纵卷叶螟单穴虫量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模型为y3=-61.244x22-457.14x2+8 478.9,R2=0.967 4(图4)。水稻拔节孕穗期,有1头/百穴稻纵卷叶螟幼虫完成生命周期,大约损失稻谷4.58~9.84 kg/hm2,且虫量越高单头幼虫造成的损失越大,当虫量超过860头/穴时,水稻基本绝收。

2.3 防治指标的确定

以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3%为计算标准,将y3=97%×8 511.1代入损失模型y3=-39.268x1+8 511.1,得x1=6.5,即水稻最后 3张功能叶的卷叶率应控制在6.5%以下;代入模型 y3=-61.244x22-457.14x2+8 478.9,得x2=0.52,即水稻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虫量应控制在0.52头/穴以下。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以2次防治费用600元/hm2、稻谷价格3.1元/kg、防治效果80%~90%计算,得出稻纵卷叶螟的经济阈值为34~40头/百穴。

3 结论与讨论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6]。拔节孕穗期是稻纵卷叶螟危害的主要时期,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水稻功能叶在拔节孕穗期被稻纵卷叶螟危害后,千粒重与地上部生物产量下降,空秕率明显上升[7]。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与水稻最后3张功能叶的卷叶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水稻功能叶卷叶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下降0.285 8个百分点、0.025 g、39.268 kg/hm2;拔节孕穗期有1头/百穴稻纵卷叶螟幼虫完成生命周期,大约损失稻谷4.58~9.84 kg/hm2。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田间虫量不易剥查、农户辨别不清等,农户极少根据田间虫量确定是否防治,更多是根据田间白叶量确定。笔者认为,确定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时,兼顾白叶率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以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3%为标准,水稻最后3张功能叶的卷叶率应控制在6.5%以下,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虫量应控制在0.52头/穴以下,水稻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时防治指标可定为幼虫34~40头/百穴。

该试验是在五(3)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且不同地方、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生育期均会对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影响,因而本试验可能有不准确之处,仍需继续进行研究探讨。

4 参考文献

[1] 朱凤.江苏省近年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9):15-17.

[2] 杨新军,汪云好,周德美,等.五(3)代稻纵卷叶螟为害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33.

[3] 龚林根,张念环,张景飞,等.六(4)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测定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3,23(4):15-16.

[4] 肖晓华.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08(1):79-81.

[5] 邰德良,李瑛,梅爱中,等.六(4)代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适生临界期的判定[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42-44.

[6] 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等.中国水稻纵卷叶螟防控技术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15,42(5):691-701.

[7] 梁家荣,刘树法.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178-180.

猜你喜欢
产量
6.58亿吨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2017年12月汽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小幅增长产量有所下降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