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

2018-01-12 12:50刘竺岩
戏剧之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朝鲜

刘竺岩

【摘 要】《十五少年历险记》是根据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20世纪30年代所讲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作品具有朝鲜抗日时期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编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和朝鲜主体文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小说呈现出明显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功能。小说中对儿童自主性的肯定和英雄人物的塑造等也可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得小说得以成为朝鲜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一部名作。

【关键词】朝鲜;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201-04

朝鲜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是根据20世纪30年代初“金日成同志在卡伦、孤榆树、五家子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时,给少年儿童们讲的故事”[1]1改编而成的,1990年田得万将其译为中文,由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十五少年历险记》的中国版本出版于1997年,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亦采用田得万译本。截至目前,中国国内译介的朝鲜儿童文学作品数量极少,且多局限于民间儿童故事,因而《十五少年历险记》是一部罕见的被译介到国内的朝鲜长篇儿童小说。

《十五少年历险记》讲述了日本统治时期朝鲜长滩村里的十五个孩子驾船去卵岛游玩,却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向北一路漂流到一个孤岛的故事。在岛上,十五个孩子经历了争吵、协作、分裂,最终重归于好,团结起来,乘坐自制的帆船向故乡驶去。

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十五少年历险记》经历了两次创作,即金日成在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和20世纪80年代改编者的再创作,使得这部作品既具有20世纪30年代朝鲜抗日时期的现实针对性,也具有20世纪80年代朝鲜的主体文学观念。同时,由于金日成在朝鲜的领袖地位,也使得《十五少年历险记》成为朝鲜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对于管窥朝鲜儿童文学的写作范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作品对儿童心理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使得作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一、作品原型的历史背景及其现实针对性

191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使朝鲜被迫并入日本版图,因而大批不堪忍受日本殖民统治的爱国朝鲜人和失去生计的农民大量迁入中国东北,“1910年,东北地区朝侨人数仅为10900人,到1931年激增为63092人。”[2]金日成本人亦是迁入东北的朝鲜人之一。其父金亨稷因从事革命活动受到日本殖民者迫害,被迫携妻儿迁入中国,“1919年秋天,他随着父母离开家乡万景台,迁到中江住了一段时间,然后渡过鸭绿江,到了中国的临江。”[3]在东北的朝鲜移民中,出身于朝鲜半岛南北方的移民各占一部分。由于原籍出身地的不同,导致朝鲜移民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矛盾。金日成于1930年来到吉林卡伦地区,他在当地的朝鲜移民中发现了这种南北移民互相对立的状况。卡伦的朝鲜移民分成了“南道派”与“北道派”,并因為水田问题打群架。金日成在其回忆录中记载道:“南道派为了开田堵住水口,北道派就拿着铁锹跑来捅开水口,说他们的水田要干了。后来,连孩子们也分成北道派和南道派,造成可悲的对峙状态,连玩都不在一块玩。”[4]

作为讲给当地朝鲜移民儿童的故事,《十五少年历险记》的现实针对性十分明显。针对南北道儿童相对峙的现实问题,批判分裂、倡导团结成了作品的主题。作品中十五个孩子因为在荒岛上的住所问题产生了矛盾,以主人公金成哲为首的十个孩子觉得发现的小山洞太小,容不下十五个孩子,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建一座木屋。但茂翰却认为凭十五个孩子无法建成屋子,怕建出的房子坍塌。他想带领一部分孩子去住山洞,“在海上同风浪搏斗的时候,就在那窄小的船上还过了一个来月呢,洞窟挤一点不就能住了?总比船上好吧?可是明知道盖不成房子却硬要盖,如果有过往的船也看不到,那不糟糕吗?”[1]126于是茂翰带了包括自己的妹妹茂荣在内的五个孩子,一起去住洞窟。十五个孩子由此就分裂成两个小集体。

主张建房子的十个孩子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房子,而住进山洞的五个孩子遇到了种种困难。首先是五个孩子之一的基赞在找食物的过程中受伤;然后是即将进入冬季,山洞变得异常寒冷;然后是洞窟受到白熊的威胁;最后是茂翰的妹妹茂荣的失踪。陷入恐惧和绝境的茂翰前去寻找妹妹,不料茂荣却已被住进房子里的孩子们找到。金成哲发现了受到白熊威胁的茂翰,舍己救人引开白熊。最终白熊被十几个孩子围猎杀死。十五个孩子最终都住到房子里,重新团结在一起。

故事中的十五个孩子经历了团结-分裂-再团结的过程,所针对的正是卡伦等地南北道孩子们相分裂的现实问题。因而故事对于朝鲜移民儿童的教育意义很明显。故事以十五个孩子身处“孤岛”与朝鲜移民在异国受军阀统治相类比,告诫移民儿童身处险恶环境之下,分裂无益于改善生活,反而形成孤立的小团体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危险。所以故事号召朝鲜移民儿童团结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生活与斗争,才能有助于克服现实困难,改善生活处境。

故事中针对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朝鲜被日本强占,朝鲜人民受到来自日本帝国主义和朝鲜地主阶级的双重压迫。故事中孩子们乘坐的船是茂翰的父亲瞒着船主借给孩子们的,小说借茂翰与金成哲的对话,表现朝鲜渔民所受的压迫,“我真的做了傻事!我爸爸准是被警察抓去,挨了一顿毒打。”“去年,‘金刚号触了暗礁,我爸爸下死劲救船,不料把橹碰断了。船得救了,可是船主不仅不向我爸爸道谢,还叫我爸爸赔橹,扣了爸爸的工钱。”[1]32-33故事通过孩子之口,展现了朝鲜渔民饱受压迫的痛苦。尽管故事主题与抗击日本侵略并无太大关系,但故事依然通过孩子之口讲述了朝鲜的亡国之痛,“建成一个幸福美好的国家?咱们的国家不是早被倭寇吞掉了吗?”“咱们的国家叫倭寇吞了,就该跟倭寇打,把祖国夺回来!”[1]315这样针对现实,反抗压迫、宣传爱国主义的内容对朝鲜移民儿童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鼓舞当地朝鲜移民儿童要为反抗殖民与压迫团结起来,进行斗争。

二、作品改编中的创作方法与人物形象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逐渐成为朝鲜文学的唯一创作方法。何镇华先生在《朝鲜现代文学史》中概括了解放后朝鲜文学的几个特点,即“强烈地表现出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作品的主人公是创造新生活的新人、进一步加强了批判精神。”[5]由于《十五少年历险记》改写于朝鲜解放以后,且时间为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得较为成熟的20世纪80年代,因此改写后的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就明显地符合上述的某些特点。

爱国主义精神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故事原型中就已得到体现,改写后的小说更加深化了这一特点。故事里的这一个情节对这一特点有所体现:孩子们通过团结协作,最终造出了帆船。孩子们在赞叹集中力量与智慧才能办成大事的同时,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两千万同胞都这样抱成一团,真会没有做不到的事啊!”[1]316另外一个情节也能表现作品的爱国主义精神:轮船经过孤岛,外国船长以不便靠岸、耽误航程为由,拒绝去救孩子,但朝鲜船员们坚持去救孩子,这使得朝鲜儿童船员石锁感受到屈辱,决定逃离轮船前往孤岛,“只要能跟本国的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挨饿受冻,也是高兴的。”[1]306这个情节除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外,也批判了外国商人唯利是图,不顾他人死活的卑劣行为。

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这部小说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明显特点。小说中,主人公金成哲是一个具有坚强勇敢、团结友爱、舍己为人的美好品德的人物形象,他显然是十五个孩子中的领袖。在孤岛上的生活中,他鼓励孩子们在逆境中奋斗以求生存;在茂翰等五人分裂出去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把房子建得大一些,以备五人回来以后居住;他在茂翰遇险的时候,主动跑过去引开白熊。这些情节的设置使得金成哲被塑造成一个具有某些英雄特质的人物形象。朝鲜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所要求的人物形象应当“充满着‘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6]。金成哲形象的塑造正是根据这种要求,使其在十五个儿童中因其英雄主义特点而成为领袖,并引导儿童们战胜困难,消除分裂,最终离开孤岛。在小说中,金成哲在艰难的环境下不断鼓励伙伴,甚至在木屋建成以后为年龄小的伙伴讲授文字知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朝鲜文学所要求的“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

金成哲形象的塑造也明显受到了朝鲜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文学思想的影响。金正日在1973年出版的理论著作《电影艺术论》中用了一定篇幅论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在1992年金正日《主体文学论》出版之前,《电影艺术论》成为一部指导朝鲜文学创作的重要理论著作。金正日在《电影艺术论》中指出:“文学应该把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思想感情,按照其固有的性格发展逻辑,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来……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是客观的,是不以作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7]8正因如此,金成哲没有被塑造为一个从始至终具有“英雄主义”特质的人物,他的性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金成哲在小船漂在海上的时候思念故乡,默默流泪;在小船有触礁危险时“感到毛骨悚然,全身都战栗不止”[1]35;在与茂翰吵架之后感到迷惘抑郁;在被白熊追逐的时候感到绝望……主人公金成哲的坚强性格,是在对这些负面情绪的反思中逐渐形成的。这些都体现了作品将主人公金成哲描写为一个真实的人,符合其性格发展中固有的、客观的逻辑,而非将其简单刻画为一个平面化的英雄形象。

《十五少年历险记》中次要人物的塑造也体现了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要求。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要求作家将非阶级敌人的次要人物描写为“在主人公感召下逐渐成长起来”[6]的人物形象。小说中茂翰就是这样的一个次要人物形象,他在诸多问题上与金成哲意见相左,坚持带领部分伙伴去住山洞;在发现废弃的电报机以后坚持通过维修电报机联系外界,忽视了自己动手改善生活。最终他在遭遇白熊以后为金成哲所救,跟随众人一起回到木屋,并在之后的生活中融入集体,团结协作。

从创作方法上看,《十五少年历险记》除了严格按照朝鲜解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作品原型进行改编以外,还受到了朝鲜主体文学观念的巨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朝鲜将主体思想确立为唯一思想体系,“至此文学领域也开始以‘主体文学为唯一的准则”。[8]主体思想认为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金正日在《电影艺术论》中提出了主体思想对文学的要求:“要提出自主性问题和自主的人的问题,塑造出新时代的人的真正典型。”[7]3因而人的自主性问题在《十五少年历险记》的改写中占据重要位置。小说中茂翰在孤岛上发现废弃的电报机,他一心坚持修好电报机,通过求助离开孤岛,结果不但影响了生活,而且在没有电池、缺乏工具的情况下毫无作用。小说里孩子们也曾寄希望于路过的轮船,但外国船长却以种种理由不去救援,掉头离开。在依靠别人的幻想落空以后,孩子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先建成木屋,最后又群策群力造成帆船,向故乡驶去。小说中的人物是通过寄希望于他人,到希望破灭,从而逐渐形成自主性的思想,到最后依靠自身力量成功,成为了“自主的人”,这是主体文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体现。

总体来看,《十五少年历险记》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写过程中,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主体文学观念进行创作,塑造了众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塑造上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一部明显带有朝鲜意识形态特点的儿童文学作品。

三、作品对儿童的吸引力探究

《十五少年历险记》被朝鲜作为一部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向国外译介,离不开作品在朝鲜国内的影响力。其影响力的来源除了作品原型来自领导人创作的权威性以外,作品本身对儿童的吸引力也不可忽视。通过对文本的探究,我们发现,作品对儿童自主性的肯定和对立体化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其对儿童吸引力的主要来源。

张冬在《控制与反应:2.5~3岁儿童的母子交往》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儿童早在1岁就出现了独立性需要,到2.5~3岁时,对家长的不服从行为的出现情况更加普遍。张冬认为这是“儿童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9]但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以批评、教育等方式对儿童的自主性心理进行打压。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加,其自主性也随之发展,因而他们愈发需要对其自主性心理的肯定。所以,肯定儿童自主性心理的作品对儿童也就存在相当的吸引力。《十五少年历险记》對儿童自主性的肯定也就恰当地符合儿童自主性心理的需求。《十五少年历险记》中,十五个人物均为儿童,作品中的成人形象都是平面化的次要人物,例如不愿给孩子们以帮助的外国船长和想给孩子帮助而未果的朝鲜船员们。这些成人对于孩子们离开孤岛的努力是毫无帮助的。换言之,《十五少年历险记》的情节是在“成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不断推进的。成人不在场的情节使得作品中孩子们为了摆脱身处孤岛的困境,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才能达到摆脱困境的目的。作品中的孩子们在海上漂流和孤岛生存时的困境与失望心理,准确地贴近了儿童读者面对现实困难时的消极心理,使得文本充满了情感性,给儿童读者强烈的情感牵动,他们会为作品中儿童遇到的困难感到担忧。当作品中的孩子们为了离开孤岛而凭自己的努力修建房屋、建造帆船时,儿童读者又会为他们自主性的发挥而感到振奋,从而激发出自身客观存在的自主性心理。作品中儿童自主建造房屋和帆船最终成功,是对儿童自主性的充分肯定,满足了儿童读者对肯定其自主性心理的需求。这是《十五少年历险记》对儿童产生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作品对儿童产生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立体化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儿童文学作品写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英雄的远大志向和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对英雄的崇拜也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每一个儿童内心都有一个大英雄,伴随着他们长大成人,儿童有消费和接受英雄形象的心理需求。”[10]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儿童文学作品成功的一个因素。反之,随着儿童思辨能力的发展,英雄形象塑造的虚假和平面化会使得儿童对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产生质疑,从而使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成为被解构和嘲笑的对象。因此,英雄形象塑造的真实性在对儿童的吸引力上尤为重要。

根据前文的分析,《十五少年历险记》的主人公金成哲是一个在对消极情绪的克服中逐渐形成坚强性格和美好品德的英雄形象,他并非从始至终是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也存在正常的悲伤、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这就体现了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金成哲并非一个真理的化身,作为儿童中的领袖,金成哲的威望和领导能力也受到过来自其他儿童的质疑和挑战,金成哲在逐渐反思中最终找到使十五个儿童摆脱困境的方法。受到其他儿童的质疑和挑战并因此感到悲伤焦虑,这是每一个儿童在交往中都会遇到的现象,从而充分地体现了金成哲作为一个英雄形象的真实性。此外,对年幼儿童的关心、对有困难儿童的帮助,这都是在儿童正常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故事情节,用以表现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这也是英雄形象真实性的一个体现。上述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使得金成哲最终被塑造为一个立体化的英雄形象。

《十五少年历险记》对儿童的吸引力,正是来自于对儿童自主性心理的肯定和立体化英雄形象的塑造。对儿童的巨大吸引力,使得《十五少年历险记》取得了读者接受上的成功,从而成为朝鲜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名作。

四、结语

无论是作品的原型,还是经过改编的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作品原型中的教育功能有其现实针对性,即针对当时的朝鲜移民儿童中存在的分裂倾向和朝鲜受到日本的殖民统治。因此提倡团结、反对分裂、宣传爱国主义成为作品主要的教育功能。

20世纪80年代的改写没有改变作品原有的教育内容,在原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朝鲜解放后指导文学作品创作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主体文学观念。因此作品具有了明显的价值导向。对集体主义的赞美、对爱国主义的深化、对自主性问题的阐释,都被纳入到《十五少年历险记》的教育功能范畴之中。

《十五少年历险记》被朝鲜官方作为一部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向外国译介,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典型的作品管窥朝鲜儿童文学的写作范式。第一,朝鲜的儿童文学写作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其唯一的创作方法,主体文学观念对朝鲜儿童文学具有重要影响。第二,朝鲜儿童文学把教育功能作为儿童文学的主要功能,试图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进行教育。第三,朝鲜儿童文学中的朝鲜元素十分明显,无论是在《十五少年历险记》还是在中国可见的朝鲜民间儿童故事中,都带有明显的朝鲜民族特色。此外,作品对儿童自主性心理的肯定和对立体化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是使作品成为一部成功儿童作品的关键。

综上所述,朝鲜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体现了朝鲜在抗日时期和解放后两个历史阶段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诉求。《十五少年历险记》的改编也体现了朝鲜当代儿童文学的价值取向与思想特征,从中也可以使我们对朝鲜儿童文学的写作范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十五少年历险记》对儿童的巨大吸引力也对我们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契合儿童心理的内容书写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朝]十五少年历险记[M].[朝]田得万译.平壤:外文出版社,1990.

[2]张丽梅.日韩合并后日本对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朝]金日成略传[M].平壤:外文出版社,2001:3.

[4][朝]金日成.金日成回忆录——与世纪同行(2)[M].平壤:外文出版社,1992:46.

[5]何鎮华.朝鲜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35.

[6]金英今.南北朝鲜当代文学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7][朝]金正日.电影艺术论[M].志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崔昌竻.现实主义与朝鲜现代文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

[9]张冬.控制与反应:2.5~3岁儿童的母子交往[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10]魏仪.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以英雄形象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朝鲜
朝鲜·印象——朝鲜纪实掠影(二)
朝鲜·印象——朝鲜纪实掠影(一)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传朝鲜有11个候补核基地
忆朝鲜东海岸的一场反情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