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活、亮、俗

2018-01-12 21:02贺剑
戏剧之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黄梅戏

贺剑

【摘 要】黄梅戏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具有独特的舞台美学风致,通过唱腔区别于其他剧种,加上表演美学风致,形成黄梅戏真、活、亮、俗等美学特点。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以黄梅戏表演艺术为核心,分析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提出黄梅戏在表演中对角色音色的塑造,促进黄梅戏的发展,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黄梅戏;表演艺术;美学特点;音色塑造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26-01

一、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

(一)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以直接反映生活中的真实,这是艺术作品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梅戏表演决定于特定文化土壤,内含“尚真”传统,这要从黄梅戏艺术渊源说起。黄梅戏源自安庆地区的民间歌舞,以农村为生存土壤,农民和手艺人为主要观众,表演内容大多再现真实生活。黄梅戏艺人主动观察和模拟生活动作,凸显表演的精和细,符合生活面目,形成黄梅戏的“真”。随着黄梅戏进入城市,“求真”传统仍然被沿用,并辐射到两个层面,一是真实展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二是再现生活细节,形成真实的艺术幻影,彰显黄梅戏的艺术魅力。

(二)活。“活”是黄梅戏独特的艺术个性。黄梅戏发展初期,遵照舞台虚拟化规律,不断在真实生活中提炼表演动作,并将其转化为表演程式,融入传统戏曲表演程式,使得黄梅戏在舞台虚拟化基础上,脱离传统表演程式的束缚,摆脱形式化表演,遵循着再生生活的表演原则,巧用程式化表演,进而凸显黄梅戏表演灵活自如的自然之美。除此之外,黄梅戏表演藝术的“活”还表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上,丰富黄梅戏表演方式,强化“活”的美学特点。

(三)亮。黄梅戏表演艺术的“亮”特指亮丽、明亮。相比于其他剧种而言,黄梅戏在表演中很少有舞台凝重感,这种亮丽的美学特点一方面源于剧本的规定,由于黄梅戏源于民间,观众多是社会底层劳动者,剧本编写内容善恶态度鲜明,讽刺和嘲笑恶丑,以此歌颂真善美,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以光明慰藉。另一方面则是黄梅戏在不断发展中,逐渐以女性角色为主,女性占有重要位置,其唱腔丰富而动听,剧本多为对女性的歌颂与赞美,使得整体表演呈现出亮丽的色彩。

除了女性角色之外,为了呈现更具欣赏性的舞台,黄梅戏表演大量运用歌舞,欢快而具有节奏感,带给观众亮丽的感受。在角色塑造方面,鲜明凸显人物性格,再加上剧本和歌舞的配合,使得各种人物性格生动再现,形成亮丽的艺术美感。

(四)俗。“俗”特指通俗,黄梅戏的产生和文化土壤,决定黄梅戏表演艺术通俗易懂的美学特色,黄梅戏剧本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无论是善良受苦的农民还是刁恶刻毒的财主,均是黄梅戏的主角,除去风雅,黄梅戏演员遵循“真”的表演原则,将其所见、所感真实呈现给观众,赋予黄梅戏赏俗色彩。例如,在《打猪草》中“小毛儿嘞”的昵称、《打豆腐》中“小六儿嘞”的昵称,凸显地方特色,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或者小市民,无高雅情趣和风雅举止,通过自己的劳动养家糊口,而他们的情趣就是眼光与喜好,黄梅戏展现着这群小人物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真实和“俗”。

二、黄梅戏表演艺术角色的音色塑造

以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为例,严凤英和王少舫是黄梅戏著名演员,《天仙配》是他们的代表作品,在唱腔和表演上堪称经典。严凤英扮演的七仙女角色,以“情”贯穿整个表演过程,她在把握人物性格和具体戏剧情境后,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丰富整个角色的音色塑造。例如,《路遇》一场戏中,严凤英的唱腔中透露娇羞与自信,当董永问“但不知大姐家住哪里,要往哪道而去?”这个意外的问题时,她立马回答“我本住在蓬莱村。”在唱“我本住在”这4个字时,七仙女的心里有点发慌,接着唱“蓬莱村”时就要显出平静来,且平静中带几分卖弄小聪明的狡黠和得意。由撒谎到心慌再到自我欣赏,凸显七仙女欲爱还羞的情感。

而王少舫所扮演的董永更是精彩绝伦,其唱腔以浑厚大方、洒脱奔放为主,从董永人物性格特点出发,掌握唱词中展现的情节,通过情绪上的起伏多变和声音上的刚柔相济,达到绘声绘色的表演效果。例如,《董永卖身》一场戏,以黄梅戏的主调平词为基调,中间糅合了散板、哭腔和彩腔等乐句,抓住所表演角色的各个方面的特点,节奏缓慢,旋律婉转,曲调深沉,表现出了董永悲痛的心情。对此,王少舫在角色性格特点和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对唱腔跌宕起伏的控制,旋律切分有节奏,再加上富有情感的弹性演唱,成功塑造了角色,保证了表演效果。

三、结语

黄梅戏表演艺术由于自身文化背景和生存土壤,逐渐形成真、活、亮、俗的美学特色,形成黄梅戏的艺术个性,促进黄梅戏的发展。

在黄梅戏表演中,为了实现对角色音色的塑造,要求黄梅戏表演者掌握人物性格特点和唱词中展现的情节,借助情绪和声音的变化,调整节奏,展现人物情感,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建峰.浅谈黄梅戏表演形式的改变[J].大众文艺,2014,(08):169.

[2]周爱宝.探索黄梅戏表演教学的吸收与发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7):193-194.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黄梅戏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黄新德黄梅戏表演艺术探析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大型黄梅戏《凤鸣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