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中
中国现代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有的以事功而著称,有的以学问而饮誉,有的则以艺术而知名,只是同时在诸多领域卓有建树的则并不多见,而谢无量先生(1884—1964)则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若论事功,则以追随孙中山革命出任大本营秘书长而为世所重;若论学问,则成就巨大,绝非民国一般学者可以比肩;若论书法,则跻身于中国现代十大书法家之列。
谢无量,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一个具有真性情而又特立独行的人物,一个毕生探求真理、钻坚仰高、学术成就巨大的人物。
爱国者谢无量:追求真理,矢志不渝
谢无量于少年时即好读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的具有新思想的书籍。14岁那年,他拜维新派人士汤寿潜为师,深受其影响。谢无量从青少年时就怀揣改造国家之志。1901年,17岁的谢无量考入南洋公学(后来的交通大学)。同班学生有邵力子、黄炎培等人。随后,他又结识了章太炎、邹容,开始参加《苏报》《国民日报》编辑工作,其文笔始有显露。1903年发生“苏报案”,章太炎、邹容被捕入狱,谢无量去了日本。好友马一浮赠其英文版《资本论》,谢无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他翌年回国后,一度在芜湖公学任教授。1911年6月,当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27岁的谢无量毅然与张澜一道投身于保路运动中。1912年,谢无量到上海担任《民权报》《独立周报》《神州日报》主笔。其犀利的文笔与卓识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谁也不曾想到,那些脍炙人口的文章出自一个28岁的年轻人之手。
1917年7月,孙中山先生在上海撰写《建国方略》,因慕谢无量之名,特致函约见,并出示文稿征求他的意见。谢无量坦诚地谈出了自己的想法,深得孙中山嘉许。孙中山对这位30出头的年轻人刮目相看。五年后,也就是1923年,孙中山郑重地委任他为大本营秘书,旋任为参议。翌年,孙中山任命谢无量为大本营秘书长,让其时常伴随左右。谢无量此时不过40岁。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因病辞世。谢无量与孙中山先生相处时间虽然不长,但深受其人格的感召和思想的影响而始终心向光明,追求真理。
1931年2月,因于右任举荐,谢无量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对于这样一个闲职,谢无量没有上心。相反,当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在《国难晚刊》上撰文痛斥蒋介石、汪精卫消极抵抗政策。同年,蔡元培、宋庆龄、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谢无量积极参与。1936年谢无量还在上海参加了沈钧儒等组成的各界救国联合会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无量相继担任成都市人民代表、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1955年,卫立煌从台湾返回祖国后,毛泽东主席宴请他时,特邀谢无量作陪。1956年,谢无量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并一同合影。
学者谢无量:横跨多域,著作等身
谢无量先生堪称是一位博古通今,学厚识远,著述甚丰的大学者。53年前,当谢无量以80岁高龄病逝时,英国《泰晤士报》曾刊发消息表示悼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诸多领域的建树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正如《民国文存》前言所说,他的建树已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笔者检索谢无量的整个学术活动,发现他毕生对于文学、哲学、佛学等具有浓厚的兴趣,用功之深,倾注心血之多,建树之大,绝非民国一般学者可以比肩。下面着重介绍他在文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文学。文学是谢无量一生都在从事的事业。无论是动荡的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始终没有放弃过。早在1908年,24岁的谢无量就著成《诗学指南》《词学指南》。辛亥革命失败后,28岁的他潜伏于书肆中,在五年间为中华书局撰写出版了《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六大文豪》《诗经研究》《骈文指南》等十余部著作。尤其是前兩种文学史开创了中国编撰文学史的先河。《中国大文学史》于1918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此书面世立即引起文化界的注意,书中第一编就把小说列为平民文学——文言俗语诸体属之。其中第三章“平民文学”写道:“匹夫匹妇之歌谣,怨叹感讽,处于自然,先有国风是平民思想言行,春秋以后,平民文学几乎绝迹,宋元之间复有平民文学之萌动,词曲小说属之。自清末废科举,百姓也关心国家之兴衰存亡,逐步打破官方语言,平民文学,殆将日盛。”谢无量这一理论受到国人好评。鲁迅、蔡元培、章士钊等均认为是一个创举,为新文化运动开了先声。
1918年前后,他用白话文撰写了国学小册子数种,其中有《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后改名《马致远与罗贯中》)与《楚辞新论》《古代政治思想三种》。他在评论古人作品时,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的分期和阶段论方法品评作品,而是从整个文学发展的大视野来评价历史上的文学家及其作品。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平民文学的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公正客观的评价,得到众多学者的尊崇。鲁迅在为青年学生开列的必读书中,总是力荐谢无量的著作。据说,孙中山先生生前非常欣赏谢无量的《楚辞新论》。谢无量当年写此书是因为胡适发表文章,对历史上屈原这个人的存在表示怀疑。谢无量通过对史料的具体分析,证明不仅有屈原这个人,而且指出他的诗歌吸收了“楚歌”的特点,创造出楚辞这种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诗歌体裁,是历史上南派文学的创始人。
晚年的谢无量在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之余,仍然关注文学,先后发表了《再论李义山》《纪念关汉卿——革命的戏剧家》《诗经研究与注释》《佛教历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等。
谢无量曾长期在中学和高校教授国文。他为此精心编写了《国文教本评注》,突破旧式文选型教材单纯以时代为序的“直线型”编排老套路,既兼顾时代先后,又尝试以文体分编的新体制。这里的“编”与现代意义的单元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已经具有组元的特点。它开创了我国语文教材以单元组织课文的先例;并且,这套教材相较以前所编,其助读系统明显得到扩充,增加了题解、作者介绍、注释和夹评等内容。实践证明,这套教材十分有助于学生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作法。endprint
哲学。谢无量一生撰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主要有《中国哲学史》《佛学大纲》《伦理学精要》《老子哲学》《王充哲学》《朱子学派》等。
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性哲学专著,较之以往的研究要全面系统得多。他把对中国哲学宇宙论和本体论发展历史的研究作为贯穿其《中国哲学史》的一条主要线索。谢无量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的原创性。他非常推崇东汉的王充,认为其学说乃是“汉世罕见之哲学思想”。谢无量还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西哲学各自的特点。如孟子的良知说与近世直觉派哲学的对比,老子之厌世与叔本华的差异,孔子伦理学与康德实践理性的差异,子思论时中之意与亚里士多德以过不及之中为德的相似性,以及人生修养论的中西比较等。
值得注意的是,谢无量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上表现出非凡的识见。他认为在采取西方哲学分类方法的同时,还应当继承中国古代的学术史方法论。他不赞成宋儒的“道统论”,认为这是导致门户之争的一大原因。他主张哲学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述自来哲学变迁之大势”,因此需要克服传统的学派偏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家各派的学说。
谢无量作为现代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一方面传承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又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思维,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这使他的研究既不拘泥于古人,更不偏废于西方,而是立足于新时代的辩证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做出新的审视和评价。比较典型的事例是1926年,他应邀在东南大学任历史系主任,讲授《历史研究法》时,明确提倡以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反对梁启超的唯心史观,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这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的第一次讲座。
毛泽东曾对谢无量作过这样的评价:“谢无量先生是很有学问的,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都很有研究,思想也很进步,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前就写出了《王充哲学》,这是提倡唯物史观的。”
诗人谢无量:吟哦从容,独具风范
从本质上讲,谢无量更像一位诗人。他生性儒雅,风流倜傥,对于古典诗词有着特殊的偏好。加之天资聪颖,12岁即能写诗属对,所以平生以诗书为伴。有人做过统计,他一生所写的诗词不下2000首,体裁偏于七言,其中绝句和律诗较多,间有乐府、小令、联语。其内容或伤时寄怀,或游历记感,或遣兴唱和,均是缘事而起,有感而发,故显得真切感人。有评论者认为,其古体诗峭拔雄奇,近体诗渊雅清丽,总的特点是声情并茂,寓意深远,独具风范。他在30来岁时所写的诗词已经颇见功力,如《山寺夜坐命酌》:
禅关纵酒寻常事,大道无名不肯成。
醉眼质疑天地外,病容扶起夜游行。
径风窥竹流萤散,岭月穿松宿鸟惊。
坐久上方钟磬响,可知无事愧平生。
謝无量并非是那种逃离现实的隐士。他有着炽热的情怀;即使后来没有直接参加火热的对敌斗争而主要从事教育和学术工作,仍然关注民生和现实。他在抗战期间的一些诗作颇具现实主义特点,如“架上九邱空有烬,眼中百万已无家”(《题适园忆旧图》),“许瓢未敢逃尧日,墨茧空惊救宋心”(《万里桥边》),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位学者,谢无量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物象上的描摹显得更加细腻隽永。他的古诗兼取 “晋韵”“唐风”和“宋意”,既有“史诗”之风,又具冲淡之韵,也含哲理之象。谢无量对杜甫十分推崇,认为杜甫集诸体之精,开苏黄之气,其诗“正义浩然,躬生在民”。
毛泽东主席曾经问过谢无量,诗词学的那一家?书法学的那一派?谢无量没有作正面回答。因为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作为一个把古典诗词和书法已分别融会贯通,并化为自己语言与风格的诗人和书家来说,他能够说什么呢?
然而,谢无量生前竟然没有出版过一部个人诗词作品集,这如同他的书法一样。可见,诗词只是谢无量先生学术活动的一种余事,一种自我排遣,记录生命过程的一种方式。他谢世后,后人结有《青城杂咏》一书问世,保留了他一部分重要作品。关于他的诗歌,于右任曾有称赞:“古雅含蓄,声情并茂,有感而发,寓意深远。”刘君惠教授的评价,则援引清人刘熙载《艺概》的说法:“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谓之高,含茹到人所不能含茹谓之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谓之深”,并认为谢无量的诗达到了高、大、深的境界。
书法家谢无量:
超逸不凡,独树一帜
在20世纪的书坛上,谢无量的书法以不加雕饰,淡雅清逸之气迥异流俗,独树一帜。他在生前与鲁迅先生一样,向来不以书法家自居。直到20世纪末,他才重新为书坛所认知,被推为“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
谢无量早期书法主要是二王帖学一系。大约在1923年前后,他的书风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帖学风流,开始变得稚拙朴厚起来。这一时期,他醉心于篆隶和南北朝碑刻。从他的书迹中可以看出他对六朝碑帖曾经下过相当的功夫。若就行笔而言,他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的影响极为明显;就结体而言,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六朝其他造像的迹象。谢无量自署“四十初度之作”的作品,笔画朴厚圆劲,筋力内涵,结体跌宕,随字赋形,稚拙古质,俨然一派碑学风范,从中不难看出其由帖学向碑学演变的轨迹。
到了1940年,谢无量的书风又有了明显转变,即由碑学期转向碑帖融合期。他在一首诗中写道:“眼底几须知魏晋”,表明自己书法的审美理想。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的书法特点是“古质而今妍”,“质”指的是篆隶书法传统,而“妍”则是由王羲之开创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帖学一系书风。自唐宋以来,帖学书风一枝独秀,成为文人书法家寄情写怀的主要载体。但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质”往往被人有意无意地忽视,而“妍”则被后人肆意放大。“质”的流失,使书法日趋萎靡。而随着碑学的兴起和碑派书法势力的强大,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只有走碑帖结合与融合道路,才有可能开辟出一条书法创新的路子。
谢无量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这一趋势。他抛开书法纯文人化取向,不期于书法技能的全面;甚至也放弃了对形式的完美追求,大胆兼采汉魏碑版及民间残纸意趣,以求其风骨兼备,从而一扫明清帖学末流的酸腐与孱弱。于是,人们看到一种亦帖亦碑,清健率朴的书风扑面而来。这不能不归于谢无量的巧学善变。他在笔法上删繁就简,略去了二王法帖中由提按转换带来的细部精巧,而突出了碑书线条的质朴与张力。沃新华先生在评价谢无量书法时说:近世崇尚北碑的书家多取雄强凌厉的笔势,而谢无量先生则以朴质宁静的意趣来写北碑,笔致凝练消散,结体天真稚拙,风格平淡烂漫。
与同时代的许多名书家相比,谢无量在碑和帖之间走得更中庸,融合得更巧妙,达到了质文相生、酝酿无迹的境地。看谢无量的书法,不论起笔,行笔,收笔,还是转折扭挫,很少有滑行而过的;但又并非一波三折的颤抖,而是既流畅亦稳健。谢无量的书法在1956年后开始进入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化境。他这一时期的书法完全舍弃了烂漫,更加显得疏朗而宁静,在平静安详中透出一种恬淡雍容的气度,进入一种澄明之境。近世唯有他的挚友弘一法师晚年的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在藏锋敛神,洗净铅华方面,两人可称雁行。
中国书法是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技的统一体。因此,书风说到底,是一个人的人格、学养和人生阅历的综合反映。支撑谢无量书法的,不但是长期积累的书写技巧,更重要的是学者的深厚学养与诗人的非凡气质,这些东西很难真正学到。所以,现今学谢无量书法的人不少,但能够得其神韵者则鲜见。
不以资历自傲,不以诗词自显,不以书法自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就是谢无量,一个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者的襟怀和风范。他堪称是一部厚书,一部需要用整个人生阅历研读才能领会其精义的厚书。只有细细品读,我们才能够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发现生存的智慧,发掘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