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彤
目前大数据造剧不成功很正常,因为我们现在只有小数据,根本没有大数据。
最近参加了一场泛娱乐大数据论坛活动。论坛上,做大数据的、搞制作的、投资的以及学术专家齐聚一堂,却很难聊出个一二三来。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影视行业大数据的变现或赢利还很难,大数据能否提升制作的成功概率也很难说。
说到大数据对电视剧制作的影响,大家都会以《纸牌屋》为例,却鲜少有人注意到同期推出的亚马逊公司原创网剧《Alpha House》,该剧也是讲述美国高层政治斗争的故事,且同样以大数据为参考依据,但两季收视皆以失败告终。大数据造剧渐渐没了热度,与这些计算出来的剧集频频扑街也有关系。但我却是坚定的大数据造剧支持者。我认为目前大数据造剧不成功很正常,因为我们现在只有小数据,根本没有大数据,而只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做出精彩成功的电视剧来。
国内许多打着大数据造剧旗号的公司,最近都没再宣传哪部剧是大数据算出来的了,他们的大数据都用来计算演员热度和价值了。当下,这个数据是比较有效的,能够真正平抑某些演员过分的高报价。我从不同的數据商那里看到了许多收视率和票房“杀手”的名单,而这些人还都报着高价和制片方讨价还价呢。
在论坛上,我还听到了好几个研究机构的报告,发现他们做的都不是大数据,他们使用的很多方法也都不是互联网的做法,他们用到的数据都是抽样方式得到的,这种小数据的做法其实并未过时,这些研究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只是我们进化得太快,小数据还没做好就已经跃进到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说起来很牛,很时髦,最关键的是大家都搞不懂,浑水摸鱼的人就多了。可是在资本和市场面前,不老老实实做事肯定会栽跟头。现在我们其实应该从小数据开始做起,没必要做那种号称百万样本,但是在十几亿人口面前仍然是千分之几的取样工程。
一位致力于淘宝店家广告条优化评估工作的专家直言,虽然他们团队研发的技术很棒,但商业化却很难。即便他号称这一技术能取代淘宝上几十万美工设计师,但这一产品却并不受行业欢迎。再好的产品不被人使用也会沦落为尘埃遮盖的废物,而这也是大数据在影视行业里的问题。使用机器、使用计算机取代影视行业中的大量劳动力,这可能也不是影视从业人员所愿意看到的。
有专家说人工智能23年后将取代人。按照这一说法,以后电视剧、电影都不用民工们熬夜了,大夜戏都让没有疲惫感的机器人去完成好了。当然,对此我并不赞同,影视行业有那么多编剧,那么多剧本评判,如果这些都被计算机取代,那么这行就真的完了。我觉得人的创造力还是可以继续辉煌两代人的吧。
影视大数据看上去很美,可是如何突破,如何变现,却真的是一道难解的题目。虽然我们还没有终极答案,但做周边的人却已经嗅着“肉香”围了上来。现在有许多做数据周边的人,比如提供机顶盒收视数据的,根据大数据进行广告平台撮合的,还有拿着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宣传推广的,都已经做得非常专业。
许多人可以提供你想要的数据,于是数据造假业先火了起来。那么多上亿的点击量怎么来的,背后都是钱做的恶。而有了矛自然会有盾,做数据清洗的人也随之出现,“你有那么多亿的点击,我给你洗洗”,能否洗回本来面目且先不提,这项工作却是同样要收钱的。很快,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被数据绑架。
影视需要大数据,但要的是干净的、有效的数据。我们希望大数据能够提升而不是拉低中国的影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