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名人去世时,其生前“名言”的传播也往往迎来刷屏之势。但在这种集体性跟风转发之中,往往少不了“鱼龙混杂”。杨绛先生身后,同样遭遇了这种情况。而类似的名人名言被冒充,要么被移花接木,要么被断章取义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众多名人都有屡屡“躺枪”的经历。
作家梁文道就曾讲过一个故事,因为经常被上图书腰封,他曾致电出版社,得到的答复是:“全中国不止你一个人叫梁文道!”如果说这样的冒充,始于营销利益的推动,那么,名人名言的流行,乃至“不辨真假照单全收”的公共话语生态,显然非经济利益所能够全部解释的,其背后所凸显出的某种社会心态,更值得辨析。
不管是以訛传讹如杨绛先生的“鸡汤文”,还是被包装成“名人名言”的励志语录,更多地是迎合了不少人心中的一种既有情绪。大多数人看了这些“大快人心”或是“滋润人心”的“名言警句”后,只是在那一刻得到了情绪上的快感与参与感的满足,转发、点赞后就随之抛诸脑后。
钱钟书先生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但现在,围绕名人名言,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恰恰不是具体的“鸡蛋”,而是要看是哪只“鸡”下的蛋。仿佛只要是名人所言,某句话就被赋予了天然的正确性。一些人对此现象的一个辩解就是——“反正说的有道理”。然而问题在于,且不说冒名现象对名人名誉权的侵害,一旦撇开话语背后的具体情境,话语本身的合理性就已经大打折扣。甚至一些名人的形象和价值立场就是通过一些被强加的语录来塑造的,这也不利于我们真正了解名人的真实思想。
说到底,不辨真假,推崇“名言”,都与个体价值和独立人格意识欠缺有着很大的关系。至少一个习惯独立思考的人,不会轻易陷入那些可疑的名人名言中而不自知。这方面我们的一些教育观念应该有所反思。有人就称当下的中学生作文中,可能是虚假名人名言最大的诞生地。这看似只是一种道德上的瑕疵,但其实是思想浅薄和独立思考欠缺的一种体现。而一离开名人名言,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社会整体思想状况恐怕不容乐观。
(指导教师:贺小青)
上榜理由:★★
文章缺少辩证分析,面对“假语录”如何做挖掘不够深入,个别观点有失偏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