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古质润 砚田寻珍—安徽博物院藏砚台综述

2018-01-12 18:30程露
书画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砚石歙砚端砚

文_程露

安徽博物院

砚的产生,出于古人绘图、书写的需要。其与笔、墨、纸并称为文房四宝,对传播古代文化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徽是歙砚之乡,安徽博物院藏砚台,从汉代到明清,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品质精良。

一、砚之始—汉代砚台

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前身是原始研磨器。战国至秦汉时期,墨的形状为零散的片状或颗粒状,需要借助研石才能研磨,因此石研与研石成了磨墨的固定组合。东汉至魏晋时期,长条墨锭出现,人们可以手持墨锭直接研磨,研石逐渐被淘汰,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砚。

安徽博物院藏汉代砚台虽然数量不多,但品类丰富,制作精细。其中最早的为西汉时期石研(图一),圆饼状,直径17厘米,厚2厘米。与之配套的有一枚研石,呈馒头形,直径5.5厘米,高3.5厘米。石研与研石皆光素无纹,打磨精细,研面残存有黑色墨迹。院藏东汉三足兽纹石砚(图二),通高14厘米,口径15.6厘米,足高2.6厘米,1956年于太和县李阁乡双古堆汉代空心砖墓出土。这方砚呈圆形,由砚盖和砚身两部分组成。砚盖内有半圆形孔,可用于收纳研石。盖顶高浮雕双兽,身体卧式,昂首相对,吻部相连处有四个小圆孔。兽身以细线浅刻半圆、竖线等纹饰,盖边缘以细线浅刻三角纹、小方格纹等纹饰。砚底有三足,足上浅刻熊纹。此砚形体高大,纹饰粗中有细,为汉代石砚精品。另有一件东汉鎏金兽形铜盒砚(图三),长12.5厘米,宽7厘米,高6.5厘米,1957年于安徽省肥东县大孤堆出土。盒为青铜质,分上下两部分,整体看似蟾蜍形,但头部有双角,身有双翼,短尾,吻部前伸,四足伏地,呈起扑状。盖顶有一小铜环,用于手拎开盖。盒内嵌入一块随形石片作为砚面。砚盒全身鎏金,嵌入绿松石、青金石等各色宝石,形态生动,富丽堂皇。这种鎏金铜盒砚极为少见,类似的兽形铜盒砚还见于1970年发掘的徐州汉墓,现藏南京博物院。

图一 西汉 石研

图二 东汉 三足兽纹石砚

二、砚之兴—唐宋时期的砚台

南北朝时期,圆形三足砚逐渐演变为多足砚,又称辟雍砚。北宋初年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载:“圆如盘而中隆起,水环之者,谓之辟雍砚。”隋唐时期,辟雍砚的砚足增加,多至10足、15足,甚至20足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圈足。院藏隋赭釉多足瓷砚(图四),口径15厘米,底径18厘米,通高6.5厘米,1952年于无为县严家桥出土。此砚呈圆形,砚面微凸,外侧一周为水池,砚身下为20个蹄形足,排列紧凑,足底相连形成圈足。除砚堂外,通体施赭釉。此砚造型精致,古朴典雅,是辟雍砚发展高峰时期的代表。

唐代中期以后,箕形砚兴起,圆砚随之衰落。箕形砚,砚首稍窄,砚尾略宽,形似“风”字,也称“风字砚”。院藏唐箕形歙砚(图五),长19.3厘米,宽13.5厘米,高3.1厘米。歙石,砚色淡青。砚形上圆下方,周围有沿,砚首深陷,与砚面形成明显折痕。底有两个梯形足。时代应为唐代晚期到五代时期。此砚石质细润,雕刻线条硬朗有力,为唐代歙砚精品。

图三 东汉 鎏金兽形铜盒砚

图四 隋 赭釉多足瓷砚

宋代重文轻武,士大夫阶层迅速崛起,人们对砚台的需求大大增加,是砚台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砚的材质、颜色、纹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石砚取代陶砚成为主要砚种,形成了端、歙、洮河、澄泥四大名砚。宋代文人十分重视砚石的实用功能,米芾《砚史》云:“器以用为功……夫如是,则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苏轼《书砚》载:“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因此,宋代砚台造型多简洁、质朴,不多加雕琢,具有端庄、雅致的艺术风格。

图五 唐 箕形歙砚

图六 北宋晚期或南宋 长方形抄手砚

院藏宋代砚台数量丰富,质地以石为主,也有陶质。石质以歙石为多,也有端石。歙砚产于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此地古属歙州,故称歙砚,也称龙尾砚。从唐代开始,歙砚开始崭露头角,至宋代进入繁荣时期,官方曾组织多次开采,开采的砚坑和收获的石品数量众多。歙石色泽多莹洁苍碧,质地坚韧,以手扣之作“金声”,清越铿然;作砚发墨而不滞墨,有贮水不耗、严寒不冻、哈气可研、易于清洗等特点,深受文人喜爱。黄庭坚在《砚山行》中赞歙砚“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晖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苏轼在《孔毅甫龙尾石砚铭》中称赞歙砚 “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理,金声而玉德”。

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砚形是抄手砚,抄手砚由唐箕形砚演变而来,五代晚期开始出现,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可用手抄砚底攫取、体积较小而得名,是宋代最有特色、存世最多的砚台形制。院藏长方形抄手歙砚(图六),长19.4厘米,宽8.8厘米,高4.5厘米。歙石,色青,长方形抄手式,截面呈梯形,砚面三面皆起窄边,砚池与砚堂合为一体,砚堂平坦,砚池渐深,侧壁略斜,光素无纹。时代为北宋晚期或南宋。

除抄手砚外,实底砚也有不少。院藏一方宋枣心眉纹歙砚(图七),长21.2厘米,宽12.0厘米,高2.7厘米,1953年于歙县小北门窖藏出土。长方形,实底,砚堂为椭圆形。砚面及砚堂四周皆起窄边。砚堂内嵌入一块色泽青莹的椭圆形石片,能活动取出,砚首刻新月形水池。此砚采用两种不同纹理的歙石制作而成,砚身色青黑,布满如绸缎般的细罗纹。而砚堂所镶嵌砚石,极为温润,色泽青中泛黄,史书中称“鳝鱼黄”。其表面布满细小黑点,分布均匀密集,为鱼子纹。砚面上平行分布8条长短不一的眉纹,眉纹中有一线之痕。这种眉纹两头尖中间粗,称为枣心眉纹。这种鱼子地的枣心眉纹砚石产量稀少,极为珍贵,抚之如婴儿肌肤,细嫩光滑,扣之清脆悦耳。此砚虽整体光素无纹,但砚石色泽青黑相间,相得益彰,美妙异常。砚石嵌入砚身,严丝合缝,工艺极佳。

图七 宋 枣心眉纹歙砚

图八 清 竹节形端砚

三、砚之盛—明清时期的砚台

明清时期是砚台全面繁荣的阶段,砚台的发展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创新涤陈,集古今之大成。

院藏明清时期砚台数量最多,质地除传统的石砚、陶砚外,还有瓷砚、玉砚、翡翠砚、漆砂砚、砖瓦砚以及各类地方性砚石。造型也不再拘泥于箕形、抄手形、长方形、圆形等,有荷叶形、竹节形、瓜菜形、琴形等,纹饰题材也更加广泛,龙凤、祥瑞、花卉、瓜果、飞禽、走兽、人物、典故、山水,各种吉祥图案和仿古纹饰层出不穷。院藏清竹节形端砚(图八),长22.6厘米,宽13.2厘米,高3.7厘米。歙石,细罗纹,呈半竹状,面较平,砚堂外刻三竹节,砚首浮雕竹叶,两点金星散落其间。砚堂下凹,近似椭圆形,墨池较深,与砚堂连接为一体。直侧壁,两端略弧收,腰部稍宽。砚背平直,琢成剖节状。石质细润,构思精巧。

历代文人都极爱砚台,砚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书写工具,更是他们托物言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文人赏砚、爱砚、藏砚,有的还参与制砚,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了清雅卓绝的文人砚。朱栋《砚小史》载:“有佳石不可无良工,有良材不可无古法,本质虽高,裁就之方未精,磨琢之工未至,终非雅品,难入艺林。”

院藏清竹垞铭井字形端砚(图九、图十),长11.2厘米,宽10.4厘米,高1.8厘米,1987年5月由孙大光先生捐献。端石,色紫。方形,两面砚。一面砚堂较平,四周沿边处琢“井”字形墨池;另一面中部磨平,边缘呈“井”字形凸起,下部刻款“井而井田尔田永丰年”,落款“竹垞铭”。另在右侧壁下部刻“文鼎”,围以亚字形框。此砚应为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自用之砚,石质极细,造型独特。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勤于考辨,通金石之学,精诗词,善古文,在清代初年影响巨大。古代文人“持文字以易食,故以田喻砚”,此砚呈井田形,并附以诗文,以形寓意,以诗言志,表达了作者“以砚为田,笔耕不辍”,并希望有所成就的志向。此外,院藏文人砚还有明徐渭铭抄手端砚、清翁方纲铭圭形端砚、清黄左田肖像砚等,皆选上等砚材,精雕细刻,并辅以诗文,高古典雅,极具文人气息。

图九 清 井字形端砚(正面)

图十 清 井字形端砚(背面)

“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砚台质地坚硬,可传百世而不朽。安徽博物院藏砚台上至汉代,下迄明清,时间跨越千余年,种类齐全,质润工精,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砚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砚石歙砚端砚
如何鉴别砚台
如何鉴别砚台
非遗传承 歙砚匠心
荷叶形端砚赏析
传承端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从歙砚到贺兰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浅析歙砚的发展历程与当代传承
歙砚再考
端砚的保护、传承与设计创新的策略研究
做砚背后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