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昆, 曲健禄, 付 丽, 张 勇, 武海斌, 陶吉寒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葡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Pers.)引起的葡萄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年度损失20%左右,发病严重的果园病穗率可达50%以上。葡萄灰霉病除在生长季危害果实外,产后的贮藏阶段也能引起毁灭性地损失[1]。
目前,生产上防治葡萄灰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灰霉病菌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适合度高,加之田间连续多年使用单一药剂防治,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等杀菌剂已产生了抗药性,甚至出现了多重抗药性[2-7]。同时,由于群众防治观念落后、重治轻防、盲目用药、滥用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农残超标、果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对出口创汇也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产值大大降低。为此,本研究选取多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于2014、2015年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该病害的理想药剂,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为葡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1.1.1 供试菌株 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南王庄村葡萄园采集病果,参照方中达的组织分离法[8],从病果皮部病斑病健交界处切下3 mm×3 mm×1 mm的小块,放入70%乙醇溶液中消毒30 s,然后将其转入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 min,用无菌水清洗3遍后,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在26 ℃条件下培养3 d后挑取菌落边缘的菌丝进行病原菌的初步纯化,将纯化后的菌株在PDA试管斜面中于4 ℃冰箱中保存,备用。纯化后的菌丝培养5 d后镜检菌丝、孢子的形态,并进行病原菌鉴定[9-10]。
1.2.2 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采用悬滴法[11]测定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灰霉病病菌置于26 ℃条件下黑暗培养3 d,促使其产孢。待产孢后,用无菌去离子水将孢子洗脱并调节孢子悬浮液浓度至1×105个/mL,并加葡萄糖配制成含糖0.01%的孢子悬浮液。将每个浓度的药液与100 μL孢子悬浮液等体积混合,分别将混合液按浓度从小到大滴1滴于凹玻片中的凹槽内,将凹玻片迅速翻转使液滴倒悬在凹玻片下表面,小心将凹玻片放于加水培养皿中,每个浓度设4个重复,以不加药者为对照。置于26 ℃培养箱中,镜检孢子萌发情况。当对照组孢子萌发率达到80%以上时即可镜检各处理组孢子的萌发情况,以孢子的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短半径为萌发,计算孢子萌发抑制率。试验重复2次。采用机率值分析法求出各药剂对菌株孢子萌发的毒力回归方程、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
萌发率=萌发孢子数/检查孢子总数×100%;
抑制率=(对照组孢子萌发率-处理组孢子萌发率)/对照组孢子萌发率×100%。
1.2.3 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12],在PDA平板上培养(26 ℃,黑暗)3 d的菌落边缘打出直径为7 mm的菌饼,分别移到含药的培养基平板上,置于26 ℃暗培养3 d,测定菌落径向线性生长量,确定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每个处理重复4次,试验重复2次。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概率值和药剂浓度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对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13]。
抑制生长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2.5 药效调查方法 5月4日第1次施药时调查发病基数。因第1次施药时未发病,故发病基数为0。6月5日(第3次施药8 d后)调查1次发病情况,调查完进行第4次喷药,药剂晾干后对果穗进行套袋。果实采收期(8月5日)调查1次发病情况,共调查3次。
每个小区除边缘2株树外,调查其余6株树中、下部果穗,按5点取样法随机调查20个果穗,调查病果(穗)率及受害级别,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果(穗)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5%及以下;3级,病果(穗)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6%~15%;5级,病果(穗)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16%~25%;7级,病果(穗)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26%~50%;9级,病果(穗)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51%及以上。
病果(穗)率=病果(穗)数/调查总果(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果(穗)数×相对级数代表值)]/[调查总果(穗)数×9]×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2.6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均由Microsoft Excel 2010、DPS进行统计分析,并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其差异性(P<0.05)。
表1 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表2 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表3 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注:表中数据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同时,为防止葡萄灰霉病病菌抗药性的快速产生和增长,建议在防治葡萄病害的管理过程中,合理混用或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并考虑葡萄的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田间管理及不同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进行综合管理,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杀菌剂在果树病害管理体系中的使用寿命。
[1]张 玮,乔广行,黄金宝,等. 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6):1208-1212.
[2]丁 中,刘 峰,王会利,等. 番茄灰霉菌的多重抗药性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452-456.
[3]Bouchra C,Achouri M,Idrissi Hassani L M,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of seven Moroccan Labiatae againstBotrytiscinereaPers:Fr[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3,89(1):165-169.
[4]Kim B S,Park E W,Cho K Y.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ensitive and resistance phenotypes ofBotrytiscinereato benzimidazole,dicarboximide andN-phenylearbamate fungicides in Korea[J].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2000,25(4):385-386.
[5]严 红,燕继晔,王忠跃,等. 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J]. 果树学报,2012,29(4):625-629.
[6]乔广行,严 红,么奕清,等. 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的多重抗药性检测[J]. 植物保护,2011,37(5):176-180.
[7]Latorre B A,Flores V,Sara A M,et al. Dicarboxyimide-resistant isolates ofBotrytiscinereafrom table grape in Chile:survey and characterization[J]. Plant Disease,1994,78(10):990-994.
[8]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9]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0]魏景超.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1]刘 霞.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菌株的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2]慕立义.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13]范 昆,张雪丹,余贤美,等. 无花果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8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13,43(1):75-81.
[14]陈宇飞,文景芝,李立军.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693-699.
成铁龙,彭 冶,施季森,等. 低温胁迫对杂交鹅掌楸幼苗活性氧和活性氮代谢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