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种猪公司的猪场改善策略
随着现在养猪企业养殖规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猪场不再仅仅追求把猪养活养好,如何更加高效地养猪、提高养猪的投资回报率,成为更加重要的关注点。高效养猪涉及众多方面,品种选择、猪群遗传水平、猪群流动管理、猪群健康、饲料营养、猪场设计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其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并维持猪群较高的遗传水平是高效养猪的基础。猪只的遗传水平代表了猪只的性能表现潜力,如果连潜力都没有,何谈性能表现?
在传统的猪场中,养殖企业更倾向于采用闭锁育种体系,该体系与开放育种体系相比,猪群遗传水平差异带来显著的盈利能力差异(黄翔等,2015)。现在,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意识到了开放育种体系的优势,即母猪群自繁自养,通过不断从核心场或核心扩繁场引进优秀公猪,将大型育种公司最新的遗传改良引入。
然而,将核心场的遗传改良通过扩繁体系传递到商品猪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通常称为遗传滞后(Genetic Lag)。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猪场都很注重原始猪种的引入及生产,对遗传滞后很少关注甚至没有概念。在之前的研究中,通过建立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母猪场及公猪站遗传滞后的影响因素及对猪场盈利造成的巨大损失(王亚楠等,2015;叶健等,2017)。本文将以PIC部分中国客户猪场目前的公猪状况进行实例分析,简述遗传滞后对猪场盈利的影响及提升盈利能力的策略。
表1 部分猪场公猪的遗传滞后情况及造成的利润机会损失
表2 部分猪场使用公猪站遗传滞后管理工具后的利润损失变化情况(元)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中国客户猪场的遗传水平并管理遗传滞后,选择了部分重要客户,对其公猪站内的公猪进行遗传水平管理,定期更新公猪存栏及发送相应报告,以监测客户公猪站的遗传滞后及盈利水平变化情况。表1列出了7个客户猪场公猪站的公猪存栏及遗传滞后的情况。相关计算方法如下:
猪场平均遗传滞后年限=(PIC核心场同品系公猪平均指数-猪场公猪平均指数)/年遗传进展
每头商品猪利润机会损失=遗传滞后指数×PIC每点指数价值
猪场每年利润损失=每头商品猪利润损失×公猪头数×公母猪比×MSY
其中MSY为每头母猪每年提供上市猪头数。
这些客户规模均在万头以上(单体场2,000~5,000头),并且大部分客户采用现代化养猪体系与管理,生产成绩相对较好,MSY为24~28,公母猪比例平均在120左右。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些猪场的遗传滞后0.7~3.3年,猪场每年因遗传滞后造成的利润机会损失128~1,300万。而生产成绩越好,1头公猪可以影响的商品猪头数越多,遗传滞后造成的利润机会损失越大。
对于1个5,000头规模的猪场来说,1年高达数百万的利润损失非常可观,尤其在猪价逐渐收缩下降的市场环境下,细微的利润差异都可能对猪场带来巨大的影响。那么,面对遗传滞后造成的巨大利润损失,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来管理和改善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详细阐述了对猪场遗传滞后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如公猪站公猪的年替换率、引入公猪的遗传水平、供种场的遗传水平及选择准确性等(叶健等,2017)。但让客户一味地提高年替换率或引种,也可能会造成投入产出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的为客户管理遗传滞后至关重要。我们之前介绍过的PIC自主开发的最佳公猪使用年限工具则是一个很有效的公猪站遗传滞后管理工具(经璐等,2016)。该工具通过对公猪站内每头公猪的指数与精液生产进行分析,获得该公猪可产生的最大利润并提供最佳淘汰公猪的时间。而且针对不同客户选择的不同公猪级别,此工具可定制化的做出公猪淘汰建议并提出合理的公猪年替换率。
表2是部分客户使用该工具8个月后猪场利润损失的变化。可以看到75%的客户在使用了最佳公猪使用年限工具后利润损失有了较大的减少,从14~68万。然而,也有客户没有按照我们的建议进行,从而造成了利润损失的大幅增加,猪场的生产成绩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客户实际反馈)。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迅速发展,养猪效率的逐渐提升,遗传滞后已经成为影响猪场盈利能力不容忽略的因素。当然,遗传滞后并不只存在于PIC客户的猪场中,在中国的猪场中均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分析PIC部分客户猪场的实际情况,来阐明遗传滞后的重要影响及改善策略,旨在引起广大养猪人士对遗传滞后的重视和思考,同时为猪场的遗传滞后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未来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开始重视遗传滞后,并开发更加优秀的遗传滞后管理策略。■
(来源:PIC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