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冠心病是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极大的威胁性,它属于慢性的、终身性的疾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及系统性的教育类活动,它不仅可以加强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而且还能指导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相关行为[2,3]。本案分析并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报道如下所示。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6±9.2)岁,病程1年~3年;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7±10.8)岁,病程1年~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均无其他次外疾病,其精神状态和听、说、识能力正常。
开展对健康教育前后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按照其患者知识认识率、饮食及生活护理、治疗的配合度和护理质量和态度的满意度方面多角度的评定,总分为100分,每项评定为5分,85分以上为十分满意,65分以上为较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
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且均进行常规护理和抗冠心病治疗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护理的疗程中给予患者系统且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具体方式如下。
治疗前: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中老年人群常对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且大多数为冠心病患者,因此多数患者会产生过分担忧的消极心态[4]。
治疗中:要强化其用药指导,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作用,并详细讲解不同药物的服用方式、用量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症状和该采取的对抗措施,严格要求患者依照医嘱服用药物,切勿私自改变药量或停止用药;在饮食、体位护理方面也要进行严格详细的执行方案;护士对患者的正确指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对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5]。
据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之前对生活的行为、康复知识的了解和疾病认识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展开健康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的护理工作之后,观察组对于不良生活行为的改进、疾病认识和康复知识的掌握进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况(±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323.1±5.859.3±12.7对照组 4326.4±4.938.5±8.2
本研究说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因此综上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疗效显著,是一种既科学又合理的护理方法,值得大众的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