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嘉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已经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但与此同时,也不乏质疑之声。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纵深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文交流,以此化解分歧、增进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人文交流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化的交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因此,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文交流,语言先行,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第二外语课程为“大学英语”。 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1]。 然而,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仍然沿袭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并没有重视文化知识的嵌入,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 “文化”一词涉猎的学科范畴非常广泛,目前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 文化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普通文化”,也称交际文化,就是普通的社会习惯; 另一种是“正式文化”,也称知识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等。[2]交际无处不在,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所有活动,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和信息沟通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分为三种形式: 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和超语言交际。[3]在现实中,这三种形式相辅相成,当然也可以单独出现。 语言交际指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交往行为,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指通过体态语、面部表情、体距、服饰等媒介进行的交往行为; 超语言交际指除了上述两种交际以外的交往行为:以做客为例,做客离不开交谈,但交谈中出现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并不是做客的全部内容,例如,何时访友、带什么礼物等行为都属于超语言交际。 由于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外语课程中,我们只关注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非语言和超语言交际行为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到,语言是一系列社会符号系统,每个社会文化群体的成员都有一套可以根据社会情境选择的可做之事,这被称为“行为潜势”(behaviour potential),包括语言行为和其他各类行为。 由于人们通过语言相互交流思想,因此语言中的“行为潜势”会转变成为“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 供社会成员表达语义; 在表达语义的过程中,人们必须选择合适的语言系统进行表述,这一过程被称为“词汇-语法潜势”(lexicogrammar potential)。 由此可以看出成年外语学习者可以像儿童习得母语一样,在学习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同时又习得另一个符号系统——文化。[4]否则外语学习的结果就像Brembek说的一样:学习外语而不学习外国文化是造就一个口齿伶俐的傻瓜的极好方法。[5]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系统,体现社会文化。 如何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机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外语学习者既要关注语言输入材料中语言表达方式的学习,更要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容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Ed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被学界公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此后,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的性质: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中都有其内容。 跨文化交际仍然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Deardoff从不同角度对EFL学习者跨文化能力进行探讨, 并得出结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在某些具体的跨文化环境中有效、适宜地完成交际活动的能力。[6]Spitzberg则总结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组成要素: 动机、知识以及技能。[7]
国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近些年,在理论方面,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与维度进行了探讨: 许生力通过对西方学术界一些思想的批判,提出了新的跨文化能力构建的建议[8]; 张卫东、杨莉从中国外语教育视角出发,用实证的方法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9]; 金桂桃等讨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10]在实证方面: 吴卫平等结合Byranm的跨文化能力评价模式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构成因素,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11]; 王一君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12]; 何微采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探讨[13]; 甘小亚基于多模态的视角创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模式。[14]
综上所述,目前还鲜有学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相关的语言理论为基础,对现有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将文化学习有效融入到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将学生培养成符合复合型国际人才,助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深入发展。
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17级200名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考虑到问卷结果的科学性,被测对象应该具备一定英语语言基础,所以以高考英语分数为标准,选取成绩介于80~110分之间的学生作为被测对象。 调查共设计26道选择题,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自身英语语言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与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会对“非语言交际”和“超语言交际”产生影响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习俗、宗教、礼仪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 问卷采用匿名答卷方式,结果比较客观可信。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 目前高校大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不足3%,从未有过跨文化交际经历的大学生占到76%,这样的现状与“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3.2.1 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
在调查的200名大学生中,有6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主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 19%的表示愿意积极进行跨文化交际; 剩下18%的学生则表示“无所谓”。 这一现象与韩礼德的社会语言观相背离,说明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语言的学习需要与社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校教育在激发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存在巨大不足。
3.2.2 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较弱
通过调查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发现,81%的学生表示可以看懂并写出英语。 但对于听说,尤其是听的技能,54%的学生表示完全听不懂英美原声广播或电视节目; 32%的学生能听懂部分内容; 其余则表示不确定能否听懂。 这一现象说明: 日常大学英语侧重读写技能,而忽视听说技能,尤其是真实语境中听说能力的训练。 这严重割裂了语言与社会及文化的关系,学生只习得目的语的词汇、语法系统,构建了词汇-语法潜势。 但无法了解到伴随的副语言系统,如肢体语等非语言交际,因而缺乏行为潜势和意义潜势的培养,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2.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及文化知识欠缺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53种官方语言。[15]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能够开设一些非通用语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师资的匮乏,短时期很难培养出非通用语种的教师。 因此,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最主要的语言工具。 面对这样的困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知识的输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交际外,还有非语言交际和超语言交际,极大地利用好这两种交际方式可以弥补语言交际上的不足,仍然可以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各高校应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适合该战略发展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跨文化交际项目内容。 以笔者所在的山西省为例: 山西虽未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但仍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山西首趟中欧班列抵达俄罗斯列索西比尔斯克站; 2018年,山西又走进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积极开展“山西品牌丝路行(东盟站)”的对外开放活动。 针对山西现有的“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伙伴,山西各高校可以重新制定与这些合作国家有关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目标。 如果暂时没有条件开设目的国官方语言的课程,可以开设与其相关的文化学习的课程,并辅以英语作为语言交际工具,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际。 此外,在制定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增加跨文化交往活动项目表或文化项目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制定相应的项目表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选择能够反映以目的语为本族语的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典型行为模式; 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以目的语为本族语的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典型的语言表达。 通过这两方面项目的配合,外语学习者可以逐渐习得目的语的词汇和语法,构建词汇-语法潜势; 同时习得目的语的社会文化,构建行为潜势和意义潜势,最终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
按照韩礼德的语言是社会符号系统的语言观,跨文化交际活动属于行为潜势,也是文化成分。 当语言与文化发生碰撞时,就会产生具体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义,并通过对应的词汇语法手段将其表达出来就完成了交际。 如何将语境与语义结合并选择出合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要涉及到语言使用的语域、听说读写基本语言技能等因素。 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词汇讲解的时候,不能只涉及该词的词义及搭配用法,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该词汇所适合的“语域”范围,即演讲文体、商议文体还是亲密文体,这就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再以“语言技能”中的“读”为例: 一般来讲,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如果基于此语言基础要求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学生只对教科书里的课文熟悉,对实际语境中的语言技能会感到陌生,例如,能否读懂机场的航班公告牌; 看懂餐厅的菜单或景区的旅游地图等。 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适当地在语言技能中加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按照从普通文化到正式文化再到与外语学习者专业相关的语域为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也要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企业的合作力度,共同打造“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与沿线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到目的国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 此外,各高校也要积极邀请目的国的教师、留学生来中国参加访学、游学、夏令营等活动,这些可以为我们的大学生创造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机会,通过这些操作性强、低投入高回报的有效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中国更应该重视培养适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国际型复合人才,不断提高各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复杂工程,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设置,将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达到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持续发展。 本研究只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受调查样本数量和种类局限性的影响,本研究没有提供更多具体的实际操作指导,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从微观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