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琳
(1. 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州大学 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产生和发展于漫长的历史时期,与古人的农业生产、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神话传说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 它们记录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反映了炎黄子孙的生活和生命节律。 在我国多种多样的节日节俗中,始终贯穿着礼、和、乐的文化思想和生活哲学。 它们以顺天敬人的精神态度、吉庆团圆的理想追求、其乐融融的生活艺术为依托,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顽强地传承和延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放射出璀璨华光。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起源于四时流转之处的祀典,展现对天、地、神、人的敬畏和感恩。 先民在仰望日月星辰的目光、追逐岁时节令的脚步中,通过“历象日月,敬授人时”[1]38,建立了早期的岁时系统。 人生于大地,作物需要阳光雨露,种植渔猎都仰赖不可知的自然,唯有顺应四时之变,以成万物之用。 年终,人们将一年的收获敬献天地神祗和先祖以谢,祈求来年的丰收。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解释,甲骨中的岁字象有柄的半月形切割工具,其刃部上有两点,是穿绳用来将刃部紧缚于柄的孔,古人既用“岁”切割祭牲,又以之收割禾穗,故“岁之言穗,言刿”[2]227。 岁末,人们收割谷物、切割牺牲祭献天地先祖,“岁”因此成为一年中这最重要的祭祀的名称。 郭沫若《释岁》认为:“祭名曰岁者,殆因岁举行一次而然。”[3]363这成为后世冬至、春节等节日祭祀的源头。
冬至曾经是隆重的岁首、新年,许多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古人认为从冬至起,天地阳气渐盛,故此日是大吉之日。 周代于冬至日祭天于南郊,并以冬至为岁首,以十一月为正。 秦沿其制。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此日例行放假,人们互相拜贺,称“拜冬”。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4]3125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 唐宋以后,冬至成为祭天祀祖的日子,所谓“冬至郊天”,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向父母尊长拜贺,人们往来相庆。 明清两代,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还要互相投刺祝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节俗与哲学、思想、文化水乳交融。 人们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朴素的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后来更与儒家伦理教化交织错综,影响深远。 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中的“月令”篇,分别记述了十二个月日月星辰、气候物候的变化,以及祭祀的内容和方式。 比如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 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5]413-414“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5]415然后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这是天子身体力行,和大臣们带领大家一起开始春耕的劝农仪式。 礼乐祀典是国家的大事,因此“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 乃修祭典”[5]418。 春天是万木生发的季节,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爱护,“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 禁止伐木。 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毋麛,毋卵”[5]418-419,就是祭祀山林川泽的神灵,禁止伐木、覆巢,保护鸟类和他们生活的环境,禁止捕杀雌性动物甚至昆虫,让自然界的生物自然繁衍。 不仅如此,“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 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5]413-419。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礼记·月令》)[5]419儒家在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敬畏天地,顺时而行,应时而作。 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讲求通过“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将个人与群体、家与国联系起来。 在社会秩序方面,主张“仁”和“礼”,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6]125。 这些内容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社会内,同样体现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儒家认为,礼源于祭,主于敬,致于福。 许慎《说文解字》示部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7]2
传统节日的祭祀,就贯穿着中国传统的“礼”。
春节的节俗体现着“礼”的规定。 春节是民国以后对农历年的称呼,传统上称为“年”。 年的本意是谷物成熟。 谷物成熟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祭祀天地,庆贺丰收,并为下一年做准备。 汉代《太初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并沿用下来,过年的日期就固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一。 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祭祀天地、祖先的大日子,要依礼祭祀、祈福、拜年。 《诗经·小雅·楚茨》记载了周时的祭祖:“济济跄跄,絮尔牛羊,以往烝尝。 或剥或亨,或肆或将。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先祖是皇,神保是飨。 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8]367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二》谓,“神保”为“祖考之异名”[9]27。 祭祀先人是为了后人,所谓“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8]367。 元旦祀神、祭祖,之后就拜尊长。 崔寔《四民月令》描写汉代拜神、祭祖、拜寿的情形:“正月之旦,是谓正日。 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皆致齐焉。 及祀日,进酒降神。 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友、亲、乡党耆老。”[10]1各地方志也记载了丰富的春节习俗。 明代万历年间编纂的《琼州府志》卷三《地理志》记载:“除夕设酒肴祀先(乡落又谓辞岁),子妇儿女辈盛列酒馔,为父母围炉。 即夜各燃火门外,焚辟瘟丹,放爆竹。”[11]117万历《贵州通志》卷三说: 除夕,“具牲礼、扎草舡、列纸马,陈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室,驱呼吼怒,如斥遣状,谓之逐疫,古傩意也”。 又以爆竹逐鬼,到处燃放,使得诸邪不犯,一年不沾恶疾。 在门两旁钉桃符,或贴春帖以迎嘉祥、挂钟馗像以压祟魅。 “元日,五鼓时,洁衣冠,具香楮于庭,拜告上下神祗,以祝灵贶。 毕,即拜先人遗像,集尊卑于堂,男女以大小序拜,称觞祝庆。 后出拜亲友。”[12]62
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仪式在民间非常隆重。 明万历《贵州通志》记载,元旦“拜节之六七日以后拜扫祖茔,尽一月而止。”“祖有遗像悬挂于堂,祀之尽一月,藏之。 无像具神位如礼。”[12]92至今重庆巫溪在团年饭时用食物祭祀祖先,饭后还要全家到祖先墓地放鞭炮、烧纸钱、依次叩拜。[13]92闽粤边界的永定下洋翁坑美村是一个客家村落,民间既有中原汉族和客家人聚居地的原始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鬼魂崇拜的成分,又有儒、道、佛的信仰成分,还有非客家民系信仰成分。 据学者调查,村民从腊月二十八日开始扫除、祭祀天神和厅堂的龙神、厨房的灶神。 除夕前一两天杀猪宰鸡,开始前往各寺庙神坛祭拜。 除夕下午,全村人用礼箩挑上一担祭品先集中到宗祠孝友堂祭祀列祖列宗,然后去分房祠堂祭祀。 鞭炮齐鸣,烟花竞放,“三牲”、“五牲”、年糕、果品,应有尽有。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在大门前坪或自家厅堂外檐朝天祭拜天神。 正月初五开小正,再度朝天祭拜天神,到祖宗坟墓扫墓、拜祭祖宗的活动再度陆续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底。 各家族、房派及各家各户都选定吉日良辰,由家人按世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分别祭扫,各处都摆一副“三牲”或“五牲”祭品。 祭拜后,或就地煮熟野餐一顿,或回家聚餐热闹一番。 正月初七人日,人们用七种菜蔬祭拜天神、灶君后,将菜蔬煮好供家人吃,据说可保一年平安。 正月初九传为天公(玉皇)生日,人们朝天祭拜天公,祈祷一年里艳阳高照,风调雨顺。 正月初十,翁坑美张氏提前进入元宵。 初十日下午,村民再次像除夕下午那样聚集宗祠祭拜列祖列宗。 傍晚,村民扛着花灯,敲锣打鼓,放着烟花爆竹,热热闹闹地出发游灯,先至水口公王朝拜,再到张氏大宗祠内集中祭拜。 最后,花灯长龙从宗祠出发,由锣鼓队开道,在村中小巷游行,各家在门前准备鞭炮按男丁数接灯,挂到自己的厅堂内,寓意将祖宗的庇佑和好运接回家。[14]177-179
春节的祭祀,既有对天地神灵、列祖列宗的感恩,又有祈福的成分,也有敬老尊贤、敦亲睦族、和睦邻里、仁及万物的孝悌友爱传递。 祭祀之后,全家按辈分、年龄依次拜年。 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彼此问候,互相祝福。 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 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再去远处各家。 家家备各种食物招待,如茶、果、烟、瓜子、花生、糖果、年糕等。 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拜年》描述,“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许多一年都见不到的亲友也得以相聚、互相拜贺,到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幽静的巷坊“动成哄市”[15]5-6。
另一个体现传统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节日是清明。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庄重的节日。 清明据说始于古代“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沿袭成俗。 清明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感念先辈筚路蓝缕,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其内在是孝道的弘扬以及祖辈、亲人之间的血脉承传和情感联系。 曾子有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6]37,沟通历史与当下的清明,就是中国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追问。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之外,发展扩及缅怀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先烈等,感念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清明时节,人们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缅怀故人,重温先辈的光辉,同时寻找春天,体悟生命,延续民族的血脉,获得新的希望。
再一个与祭祀相关的节日是端午。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楚国人哀悼爱国爱民的屈原,每年这一天都用竹筒贮米,投入水中祭祀他。 为防蛟龙窃食,“以楝叶塞其上,彩丝缠之”,遂为粽。[17]5屈原家乡秭归,在粽子里面放上一枚红枣,谓其“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18]28,以寄托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这是端午来源传说中影响最大的一种。
农历十二月是古时的腊祭之月,要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 南朝时将祭祀日期固定为初八,故称腊八。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 ‘腊鼓鸣,春草生。’ 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19]15腊八粥也是对民族英雄岳飞的纪念。 据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回,无奈班师。 途中粮食不足,百姓闻讯,家家户户送来粥饭劳军。 将士们将粥饭倒在一起而食,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 岳飞遇害风波亭后,百姓每逢腊月初八都煮粥食用,以为纪念。[20]484河南民间还有在枣树上抹粥待鸟雀啄食的习俗,最初也是以枣树为奸臣秦桧的象征。[21]37腊月初八又是佛教的节日,传说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故《荆楚岁时记》有“沐浴转除罪障”[19]15的说法。
节日除了严格遵循各种礼制的祭祀功能外,更有迎福纳祥的吉庆寓意,以及凝聚家族、追求团圆的节日仪式。
和,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描述相安、谐调、顺适的状态。 《说文解字》曰:“相应也。”[7]57《广韵》称:“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和”字从禾从口,寓指庄稼收获,百姓欣喜。 和,也是中国文化制度的追求。 《周礼》称:“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22]37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 《论语》云:“礼之用,和为贵。”[16]46《礼记》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23]18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第七十七》认为“德莫大于和”[24]444,“天地之道,而美于和”[24]447,可见儒家学说非常看重“人和”。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86中国人说家和万事兴,追求和谐、和乐、和合,追求合家团圆,阖府平安,和和美美。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因此充满了吉庆团圆的欢快气氛。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心目中最重要、最隆重的家族庆典,也是团聚的日子,团圆的日子。 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一天都有它独特的内涵。 这个节日里,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展望,以延绵不断的传统习俗和震古烁今的传统的力量,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谱写着辞旧迎新的篇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5]1037宋代王安石《元日》一诗,反映了人们欢天喜地迎新年的情景。 春节的活动,古代是从逐除开始。 《吕氏春秋·季冬纪》高诱注:“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26]227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家家祭灶,祭拜掌管各家灶火的灶王爷,请他吃甜甜的关东糖,让他“上天言好事”。 随即开始热热闹闹置办年货,准备敬祖供神的祭品,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民间歌谣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儿喝几天,沥沥拉拉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后晌挂灯笼,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去磕头。”[注]河北省赞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赞皇县志》,北京: 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517页。 此谣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如侗族《腊月歌》:“小娃小娃你莫馋,过了上腊就是年。 上腊过,过几天,漓漓拉拉就是年。 二十三日敬灶仙,二十四扫房间,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炒板栗,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开甜酒,三十晚十二宾盘九大碗,烧香敬祖大团圆。”(岑巩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编: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卷》,岑巩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1990年印,第384页)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年终要进行大清扫。 民谚有:“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27]482。 山西河南一带“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全家齐动手,准备过年的面食,张贴年画、窗花,屋里屋外焕然一新。
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意思是岁尽年更,除旧布新。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旧时家置酒宴,往来拜访以“别岁”。 除夕这天要祭拜祖先,有的是在年夜饭前祭祀。 除夕当晚,家家户户竭其所能,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饭后家人团聚守岁谈笑,通宵不寐。
苏轼《守岁》诗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28]128旧时守岁要有火。 屋内炉火越旺越好,以辟邪除恶,也预示来年红火兴旺。 民国《晋祠志》记录除夕时“庙祝洁除内外,更贴楹联。 至夕陈设祭品,烧炬以待五鼓迎神,闾巷亦然。”[29]38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有架火塔、垒旺火的习俗。 午夜时鞭炮齐鸣,家长将旺火点燃,顿时火势熊熊,“旺气冲天”。 男女老少齐来观赏,儿童雀跃,欢欢喜喜。 陕北神木等地的旺火也很出名。
从初一到十五,甚至一直到十五以后,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 农村乡镇往往举行宗族或村镇集体性的祭祀庆贺,组织游神、演戏、社火等活动,抬阁(或名飘色、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舞狮舞龙,踩高跷、跳钟馗、跑旱船、跑驴、秧歌、阳戏、英歌、宋江阵等,百艺争艳。 北方打树花,铁水飞扬,金花漫天; 常山战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雷霆万钧,动地震天。 九曲灯阵、血社火、天塔狮舞惊险奇绝。 云南景颇族“目瑙纵歌”,欢聚歌舞。 贵州苗族斗牛,彪悍壮观。 东南沿海祭祀妈祖,广府有迎春花市,潮汕一带“赛大猪”“赛大鹅”,比比谁家养的猪、鹅最肥最大。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习俗要吃水饺,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接路头》云:“五日,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15]17
正月初七,也称“人日”。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的生日。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又造华胜以相遗。 登高赋诗。”[19]4唐代之后,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宴请群臣。 陆龟蒙《人日代客子》说:“人日兼春日,长怀复短怀。 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等露天地方膜拜苍天,祈求天公赐福。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 汉明帝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到明代时竟从初八到十八整整10天。 不仅京师,各地举行大大小小的灯会,家家在门口、在坊巷街道挂上金鱼灯、兔子灯、老虎灯、荷花灯、蝴蝶灯、走马灯等各样灯饰,有的灯下面挂上灯谜,让过往行人竞猜。 农村有在室内室外点灯的习俗,以除害驱邪,祈求平安。 还把燃烧的蜡烛插在菜园里,谓之“照田蚕”。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大明一统赋》称为“糖元”,民间叫做汤圆,表示团圆美满,幸福吉祥。 还有耍龙灯、狮灯、舞狮舞龙等娱乐活动,据说可以逐疫。 民间亦有走百病、过桥等习俗。 元宵之夜,处处灯火辉煌,欢声笑语,呈现天上月光皎洁、人间火树银花的美景。
另一个喜庆团圆的节日是据说从秋分祭月而来的中秋。 中秋也是秋报的遗俗。 农历八月十五时恰好稻子成熟,村社拜祭土地神,庆祝丰收,并祈来年。 清道光《厦门志》有:“中秋,街市乡村演戏,祀土地之神,与二月同,春祈而秋报也。 夜荐月饼、芋魁祀神及先,亲友相馈遗。”[注]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 《厦门志(清道光十九年镌)》卷15《风俗志》,厦门: 鹭江出版社,1996年,第511页。 清代台湾方志也有记载。 倪赞元《云林县采访册·斗六堡·岁时》曰:“八月中秋节,家以月饼祀福神; 村庄演剧酬谢,仿古秋报也。 斗六街于中秋节前后,夜间迎本土福神绕境,火把动至数千枝,往来绎络,颇为热闹。”陈文达《凤山县志》卷7《风土志》:“中秋,祭土地。 乡村里社悉演戏,为费甚奢; 仿古秋报之义也。 是夜士子会饮,制大饼,中书‘元’字,用骰子掷四红得者,取‘秋闱夺元’之兆。”中秋这天的月亮又圆又亮,被人们视为团圆与圆满的象征,因此有亲人团聚、拜月、赏月的习俗。 皓月初升,金风送爽,人们设案露天,将月饼、瓜果等供于桌案上。 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共享明月清辉。 月饼是中秋节重要的节物。 苏轼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熙朝乐事》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义。”[30]372明人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记八月十五日,家家供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如有剩月饼,仍收干燥风凉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31]4440-4441杭州中秋活动非常丰富。 “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榼湖船,沿游彻晓。 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30]372明人《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也说北京“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32]104诸多节俗,无不体现了吉庆团圆的追求和向往。[注]在世代积累中,传统节俗保留了许多民间历史记忆,如中秋节俗中月饼传说曾传递元末起义讯息; 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至今流传的 “烧瓦子灯”“烧瓦塔”“烧塔仔”等节俗也因此相关,演化发展成为节日的群体娱乐活动。
古代中国的节日生活优雅、端庄,每个节日背后都有层叠累积、意蕴深长的故事传说。 在节日与节日的岁月轮回中,生命的异彩照亮了平淡的日子,焕发出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
传统中国人以无比的聪明智慧,给许多源于祭祀和节令的节日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内容。 赛龙舟在端午期间举行,既是一项源远流长的祭祀活动,又是一项传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龙是中华民族尊崇的图腾,龙舟竞发鼓声急,人们以激浪挥桡、奋勇争先的龙舟赛来祈求神灵保佑一方安宁、风调雨顺,同时展示龙的传人的聪明智慧与矫健强悍。 时当初夏,多雨潮湿,蛇虫出没,暑毒渐盛,民间以各种习俗来辟忌邪祟。 《荆楚岁时记》说:“是日竞渡,采杂药”,又引《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19]11艾、菖蒲是重要的节俗物品。 “四民并踏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以艾为虎形,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19]11家家户户洒扫庭院,将兼有药用价值和辟邪意义的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诸堂中。 艾蒿扎束晒干燃之,以驱蚊虫。 洒雄黄水、饮雄黄酒、菖蒲酒。 小孩将五彩丝系在臂上,叫做长命缕; 佩戴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情趣盎然,清香四溢。 许多地方也有洗、浸“龙水”“龙舟水”的习惯,认为这一天的海水、河水或艾草水洗沐后可辟邪强身。 在江淮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端午节上山采药也是许多地方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曹丕《与钟繇书》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33]269这一天,人们登高,饮酒赏菊,佩戴茱萸。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说:“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34]2648杜甫《九日》有句:“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35]244登高原是传说中的解厄之法,古人将它变成了浪漫的秋游。 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方便,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 在登高赏菊之余,饮上一杯菊花酒,更增添了节日的雅趣。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 隋人《玉烛宝典》说,其时黍秫并收,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唐《岁时节物》称此日饮茱萸酒,食菊花糕。 宋《梦粱录》记载,时人以糖面蒸糕,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称重阳糕。 明清《帝京景物略》《吴郡岁华纪丽》说,糕上枣栗星星如花,又称“花糕”。 “糕”与“高”同音,重阳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 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京师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 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有女之家馈遗酒礼、归宁父母,又为女儿节。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北方放风筝多在春季,尤其清明。 清明时节东风渐起,农事不忙,麦子也尚未分蘖,踩踏还会助长,成为放风筝的好时机。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三月》记载北京地区“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 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这些纸鸢制作“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36]16顾禄在记述苏州风土的杂著《清嘉录》中说:“春日放之,以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卷三《三月·放断鹞》)[15]56-57南方许多地方,特别闽粤一带,由于季节风的原因,放风筝是在重阳节。 秋高气爽,亲朋好友携风筝出游,振臂远放,相携登高,心旷神怡。 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称:“载花糕、萸酒,登五层楼(今镇海楼)、双塔,放响弓鹞。”[37]299广东阳江还有风筝节。 清末画家吴友如《纸鸢遣兴图》题曰:“闽中风俗,重阳日都人士女,每在乌异山、于山、屏山上,竞放风筝以为乐。”[38]31-32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也记载,九九重阳日,城中士女接踵连肩,翩翩游赏,放风筝终日不绝。
放风筝的习俗各地也有不同。 有些地方忌风筝线断或摔落,有的地方却特意把线扯断,以放走“晦气”“衰气”。 于是在清明放风筝时,有的将自己的名字,有的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风筝上,放高后剪断线,象征着疾病、晦气都让风筝带走。 《红楼梦》第七十回述暮春时节,柳絮飘舞,宝、黛等人起诗社、放风筝,有大蝴蝶风筝、美人风筝、大红蝙蝠风筝、一连七只大雁风筝、软翅子大凤凰风筝等,各式各样。 一时风紧,黛玉接过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 大家都让黛玉放了。 黛玉尤自不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 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取剪刀,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说:“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摇摇,随风而去,再展眼便不见了。 众人欢喜道:“有趣,有趣。”[39]598-599
腊八节是年终的一个重要日子,时间在腊月(十二月)初八。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记载,这一天,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明太祖朱元璋每逢腊八,就命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食,并分赐众臣。 腊八粥不仅由朝廷、官府、寺庙制作,民间也相沿成习。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卷二十五说,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40]1537。 腊八粥食材丰富,营养全面,易消化,可补虚耗,养身体。 旧俗,腊八粥煮好后,首先要盛一碗供奉祖先,再盛几碗分送左邻右舍,特别是孤老、贫穷以及过路乞丐。 寒冬腊月,一碗腊八粥,最可暖老温贫。 民间传说,喝了腊八粥,可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施送粥的主家也平安吉祥。
中国还有一个美丽的传统节日叫“七夕”,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据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久远。 初秋之夜,人们坐在庭院纳凉,仰望着璀璨的天河,以及分隔在天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编出了“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41]27的故事,为他们架起了桥梁。 人们以美好的愿望,赋予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并在这一天共同为美好的爱情祈福。
汉代开始有了七夕乞巧的习俗。 传说织女心灵手巧,世间女子在这一天拜祭织女,以求智巧。 刘歆《西京杂记》卷上记载,七月七日,彩女们在开襟楼上穿七孔针,已成习俗。[42]3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民间妇女结楼穿针。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乞巧”说:“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 饾饤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 及以小蜘蛛贮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43]57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 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徵矣。”[32]104优美的传说,多彩的节俗,为节日增添了奇情异趣,也是传统中国人其乐融融的生活趣味。
以上传统节日,许多为各民族所共享。 比如藏、满、朝鲜、黎、畲族、达斡尔、仡佬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也过元宵节。 苗族古历以冬至为岁首,因此苗族要过冬至节。 各个民族也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节日。 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各民族各地区丰富多彩的节日,让祖国万紫千红总是春。
传统的节日和节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的具体反映。 同时,它们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连,深具活力和影响力,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并在世代传承中起到加强血缘和社会纽带、促进团结与文化认同的作用。 它们记录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凝聚了民众的生活和情感,以全民参与的方式传承文化血脉、提振民族精神、强化历史记忆,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绚丽多彩的节日,是我国人民代代传承的珍贵文化,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它们照亮了五千年的历史,也照耀着未来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