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与探讨

2018-01-12 12:32:18谢洪芹
关键词:瘢痕出血量剖宫产

谢洪芹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山东 济南 250132)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剖宫产几率不断上升,随之而来剖宫产瘢痕发生率也逐步提高,患者临床表现多集中在阴道出血[1],误诊率极高,因此,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临床诊断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瘢痕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25例,均经临床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研究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96±0.52)岁,孕周5~12周,平均孕周(8.32±0.57)周;对比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74±0.49)岁,孕周6~11周,平均孕周(8.46±0.5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在静脉麻醉状态下注射膨宫液,确保膨宫压力维持在100 mmHg即可,然后使用宫腔镜进行电切妊娠物治疗,待妊娠灶完全清除后予以患者电凝止血,留置导管,术后24 h后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术后72 h复查。研究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患者在气管全麻状态下排空膀胱并显露宫颈,使用宫颈钳牵拉宫颈,在宫颈受充分浸润后打开腹膜,通过电凝方式切除瘢痕妊娠病灶后予以电凝止血,待手术结束后予以患者7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即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HCG指标恢复至正常,有效即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好转但HCG指标下降,无效即患者病症无改善或更加恶化[2],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31.52±9.85)min,术中出血量(45.12±8.65)mL,术后恢复时间(4.10±1.53)d,对比组患者手术时间(70.53±10.48)min,术中出血量(163.75±7.89)mL,术后恢复时间(7.66±2.41)d,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痊愈1 3例(5 2.00%)、有效1 0例(40.00%)、无效2例(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比组患者痊愈5例(20.00%)、有效11例(44.00%)、无效9例(36.00%),治疗总有效率为6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10,P=0.0168<0.05)。

3 讨 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从属于异位妊娠范畴内,如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可引发患者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急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3]。以往临床中多予以患者宫腔镜切除术,该种术式下无法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并不理想,而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中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比于常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来说,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恢复时间的同时,极大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予以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诊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瘢痕出血量剖宫产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剖宫产之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