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中毒1例

2018-01-12 01:47:45李雪赵庆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可待因羟考酮瞳孔

李雪 赵庆国

(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39)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据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球每天至少有500 万癌症病人在遭受疼痛的折磨,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高达70%~80%[1],随着全球对癌痛的重视,以及对三阶梯镇痛方案的推广,肿瘤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也越来越多,现有1例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出现中毒症状,报告分析如下:

1.病例介绍

男性,60岁。2017年7月因“肝占位2月余”入院,入院一周后自诉间断腹胀,后腹胀症状逐渐加重,腹部超声提示腹水,行腹腔穿刺提示肝癌破裂出血伴腹腔感染,实验室检查:ALB 30 g/L,DBIL 71.2 μmol/L,TBIL 82.6 μmol/L,ALT 24 U/L,AST 139 U/L,r-GGT 178 U/L,Scr 317 μmol/L,NH326.4 μmol/L。给予对症治疗后出血及腹腔感染均控制,精神可,再次复查:ALB 28 g/L,DBIL 64.1 μmol/L,TBIL 72.6 μmol/L,ALT 19 U/L,AST 71 U/L,r-GGT 70 U/L,Scr 225 μmol/L,NH320.9 μmol/L。病人出现肝区间断性疼痛,考虑与肝内多发病灶有关,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6~7分,给予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2片Q12h,用药3天后复查血:DBIL 51.5 μmol/L,DBIL 56.6 μmol/L,ALT 18 U/L,AST 116 U/L,r-GGT 80 U/L,Scr 312 μmol/L,NH323.9 μmol/L。由于疼痛控制不佳,换用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疼痛控制可,但用药3天后病人出现嗜睡,呼之能应,查体可见针尖样瞳孔,直径约1 mm,体温:36.4度,脉搏:101次,呼吸:7次,血压:120/62 mmHg。急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头颅CT等,排除感染、肝性脑病、颅脑出血或占位性病变等因素。予以停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持续低流量吸氧,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解救,1小时后病人瞳孔扩大,直径约2 mm,测脉搏:98次,呼吸:14次,血压:119/61 mmHg。停药后第二天,病人神志清楚,精神可,无嗜睡,查体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呼吸16次,脉搏96次,血压134/65 mmHg。

2.讨论

阿片类药物在肿瘤病人中应用广泛,如手术的辅助麻醉、术后疼痛控制和晚期癌痛的治疗等。当误用、一次性使用剂量过大或者肝肾功能不全时,可能会出现阿片类药物中毒。轻度或中度中毒病人会出现嗜睡、针尖样瞳孔、血压和脉搏下降、肠鸣音减弱等,严重中毒会出现昏迷伴有呼吸抑制和呼吸暂停[2,3]。在临床上,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呼吸抑制,由于该类药物受很多综合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意识状态、并存的疾病、合并应用其他药物、基因多态性等)的影响,导致不能准确地预测呼吸抑制发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4,5]。有国内报道[6],病人使用吗啡控释片30 mg出现了呼吸抑制的表现;而国外报道[7],每天服用吗啡控释片剂量达到3 600 mg,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本例病人初始镇痛方案使用洛芬待因缓释片,该药为布洛芬和可待因组成的复方制剂,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对痛源的炎症组织起局部镇痛作用,属于第一阶梯镇痛药,镇痛作用相对较弱,而可待因为弱阿片类镇痛药,需要在肝脏代谢成吗啡而发挥镇痛作用。该病人机体功能以及肝肾功能较差,可待因在体内可能无法完全转换为吗啡,而且NRS评分6~7分属于中重度疼痛,故使用第二阶梯药物洛芬待因缓释片镇痛效果不佳,另外,可待因及其代谢产物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该病人肌酐清除率低,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肾脏负担和阿片类药物的毒副反应。用药3天后由于疼痛控制不佳,且血肌酐较前升高,换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羟考酮为阿片受体纯激动剂,口服吸收良好,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镇痛效果好,毒副反应小等特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即释和控释双重作用的剂型,即释相达峰迅速,38%的药物快速释放,1 h内快速镇痛;控释相药效持久,62%的药物精确、缓慢释放,12 h平稳持续镇痛[8]。该药在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病人中,羟考酮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对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病人来说,羟考酮血药浓度变化较大,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为原来的2/3~1/2;另外,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来说,由于羟考酮的代谢产物不具备活性,故与吗啡相比,相对安全,但仍需根据临床反应和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9]。本例病人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后出现嗜睡、针尖样瞳孔、呼吸减弱等阿片类药物中毒症状,分析原因:①病人营养差,且前段时间出现肿瘤破裂出血以及腹腔感染,虽都已控制,但整个机体功能下降。②虽然羟考酮在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病人中应用相对安全,但病人肝内多发转移,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代谢能力较正常人差,故这也是导致中毒的原因之一。③病人肾功能差,肌酐清除率低,不能有效的将阿片类药物及代谢产物排出,使得药物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比肾功能正常时高,而病人疼痛状态又未能达到相应程度,故出现中毒症状。

该病例提示我们,对于中重度的癌痛病人,初始方案应弱化二阶梯治疗,对于肝肾功能差的病人,选择阿片类药物需慎重,应避免选择可待因。另外,虽然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也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如机体状况、肝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随时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因药物代谢等问题而导致中毒,同时应密切观察所有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病人用药后呼吸情况、瞳孔反应等,早发现、早治疗,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可待因羟考酮瞳孔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40
蟾蜈止痛膏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跟踪导练(3)
瞳孔里的太阳
青年歌声(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0
跟踪导练(三)2
瞳孔
含可待因药品:两类人禁用
大众医学(2017年3期)2017-03-21 19:42:40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在癌性内脏痛患者治疗中的止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比较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20
瞳孔
学苑教育(2015年16期)2015-08-15 00: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