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联合硅酮敷料在面部手术应用中的疗效分析

2018-01-12 05:51:53潇,何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色素痣硅酮肉毒

陈 潇,何 平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南 常德 415003)

面部大块的黑色素痣以及面部皮肤损伤、面部瘢痕增生、面部老化等对面部美观有较大影响,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是许多人选择面部美容手术的原因。尤其是黑色素痣增大、色素加深,或有破溃、瘙痒、出血等情况时可能是恶性病变,大块黑色素痣具有更大的恶变几率,因此,有必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1]。通常面部瘢痕修复、黑色素切除或体表肿物切除后手术切口恢复较好,但随着时间延长切口会变宽,瘢痕增生,远期美观性较差。目前,已有的激素注射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取得的美容效果并不理想,淡化面部整形美容后切口瘢痕成为整形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2]。动力性皱纹中A型肉毒毒素(Botox A)应用较多,且面部瘢痕宽窄变化与皮肤张力有关,考虑A型肉毒毒素能减少皮肤张力,从而淡化手术切口[3]。本研究联合A型肉毒毒素和硅酮敷料用于面部手术后美容修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4-5]:①18岁≤年龄≤80岁;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对A型肉毒毒素、硅酮敷料均无过敏反应。排除标准[6-7]:①有严重肝、肾、脑、心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②恶性肿瘤;③有结缔组织疾病;④有精神疾病史或意识障碍等无法独立完成研究相关量表填写。剔除标准[8]:①中途因任何原因退出研究;②未完成12个月随访;③研究期间同时接受其它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治疗措施。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医院符合本研究各项标准的面部手术患者100例,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16例,女34例;年龄22~70岁,平均(38.95±8.12)岁;病变部位,面颊部23例,额颞部17例,下颌颏部10例;病程4~61年,平均(22.02±8.21)年;病变类型,色素痣31例,瘢痕增生8例,面部老化11例(稳定瘢痕或伴色素沉着),在手术基础上使用A型肉毒毒素和硅酮敷料;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23~68岁,平均(38.21±9.45)岁;病变部位,面颊部21例,额颞部20例,下颌颏部9例;病程2~58年,平均(21.03±8.62)年;病变类型,色素痣29例,瘢痕增生9例,面部老化12例(稳定瘢痕或伴色素沉着),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手术前患者皮损部位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药物为含1:100 000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麻醉生效后用11号刀片将病损部位完整切除,切口深度到皮下浅筋膜层,给予电凝止血,将切口两侧皮下进行锐性分离,用5-0可吸收线将皮下层完全缝合,使用5-0尼龙线将皮肤层间断缝合;当切口长度超过30mm时可使用“Z”成形术以缓解皮肤张力。观察组:手术后注射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美国Allergan公司,注册证号:S20120067;规格:100单位/支),在切口四周外缘1cm皮内注射1U,注射点间距1cm,从切口两侧注入,总注射量不超过100U,两点间距通常超过1cm,切口边缘与注射点距离为1cm;对额颞部及口周处病损不仅要进行切口周缘A型肉毒毒素注入,还需在对侧注入,注射完成后,给予贝复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01,规格:5g/支)涂抹切口;拆线后给予硅酮敷料自粘性硅凝胶敷料(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2640173),将敷贴覆盖在创口,敷贴边缘距创口边缘>0.5cm;每日外涂贝复新后使用1次硅酮敷料敷贴,起初每日只贴4h,之后延长至8h,皮肤适应后每日至少用12h确保疗效,根据患者适应度延长到20h以上,使用3个月[7-8];对照组:将病损部位切除后完全缝合,不做切口A型肉毒毒素注射,给予贝复新凝胶,将凝胶涂抹在切口,用纱布包扎切口,术后24h更换药物和敷料,使用75%酒精、双氧水清洗伤口,涂抹贝复新凝胶;术后5~7d拆线,拆线2d后给予康瑞宝积雪苷软膏外涂,每日3次,连续使用6个月。

1.4 观察指标: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渗出液、肿胀等情况),若无渗出液、肿胀等异常情况,瘢痕明显淡化提示愈合良好。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手术切口疼痛程度,由轻到重为0~10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观察患者瘢痕恢复情况,并填写观测者瘢痕评价表(0SAS),其中包括弹性、宽度、颜色、平整度4个月维度,分值越高则外观恢复越差[9]。患者自我观察瘢痕外观恢复情况,填写患者主观瘢痕评价量表(PSAS),共6个维度,总分60分,最低6分,分值越高则外观越差[10]。医师使用温哥华瘢痕评估表(VSS)评估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和厚度,各项0~5分,分值越低则恢复越好[11]。根据患者自愿拍摄照片,分析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术后切口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愈合良好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两组切口愈合良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瘢痕评估: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组OSAS中瘢痕弹性、瘢痕宽度、瘢痕颜色及瘢痕平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观察组瘢痕恢复更好,见表2。

2.3 患者瘢痕自评总分及温哥华瘢痕评分对比: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VSS评分及PA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无论是患者主观评价还是科学测评工具客观评价,均显示观察组瘢痕外观恢复更满意,均P<0.05,见表3。

表1 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例,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OSAS评分比较 (分,x¯±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VSS评分及PASA评分比较 (分,x¯±s)

3 典型病例

病例1:女,65岁,下眼睑肿物4年色素痣扩大,病程40年,于笔者科室诊治。体查:左眼眶外下方缘色素痣肿物,边界较清晰,表面粗糙,皮损长15mm,宽10mm,确诊为“面部色素痣基底细胞癌”。局麻切除色素痣后沿皮损外缘0.3cm扩大切除,术中给予A型肉毒毒素。术后5d预备拆线,术后7d拆线,拆线后给予硅酮敷料外用。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并拍照,切口恢复良好。

图1 病例1 治疗前后照片

病例2:女,27岁,体查:下眼睑色素痣突出,边缘清晰,皮损长0.3mm,宽0.3mm,术中给予A型肉毒毒素。术后6d拆线,拆线后给予硅酮敷料外用,术后6个月复查,几乎无手术瘢痕,12个月时手术部位皮肤光滑自然。

4 讨论

面部手术通常在1个月后会出现切口瘢痕增生、变红、发硬,以及突出于正常皮肤表面,瘢痕增生通常持续3~6个月,也可持续1年。瘢痕增生也伴随切口增宽,一部分瘢痕修复甚至恢复到原来瘢痕宽度,对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在面部手术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硅酮敷料及常规外涂药物对患者瘢痕的影响。发现术后12个月患者瘢痕退化,皮肤逐渐有光泽、弹性。

图2 病例2 治疗前后照片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祛除面部动力性皱纹中应用普遍,能通过麻痹切口周围表情肌降低表情肌肌力,减少表情肌运动,减弱切口皮肤张力,从而达到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作用,现有研究已证实在减张压迫法面部手术切口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能防止瘢痕变宽[12]。本研究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切口两侧周缘,拆线后使用硅酮敷料,发现观察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A型肉毒毒素加快面部手术切口愈合,淡化瘢痕的机制可能有:①麻痹切口周边表情肌,减少切口两侧皮肤张力,抑制瘢痕增生;②大鼠模型研究证实阻止创面愈合中炎性细胞浸润,提高胶原纤维密度,同时抑制TGF-β1分泌,加速愈合并提高愈合质量[13];③减少愈合过程中跨表皮水分蒸发,抑制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从而加快愈合,改善瘢痕外观[14]。故观察组OSAS中瘢痕弹性、瘢痕宽度、瘢痕颜色及瘢痕平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④能减少愈合期间胶原多度沉淀,避免瘢痕增生;⑤不仅能抑制增生瘢痕胶原蛋白合成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还能诱导增生性瘢痕等成纤维细胞凋亡[15]。而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能与A型肉毒毒素麻痹肌肉,抑制神经肌肉过度活跃等有关,且目前已经证实其缓解慢性疼痛的效果[16]。

硅酮敷料主要成分为硅酮,硅酮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用于人体治疗已经长达40多年,该成分无刺激、无毒、无致畸、无致癌、无抗原性,且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17]。1982年被外国学者发现硅酮能预防并治疗瘢痕增生后引起广泛关注,但至今尚不清楚其作用机理,主要从水潴留以及其生物学因素进行研究推测。本研究观察组加用硅酮敷料,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者VSS评分及PA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硅酮敷料治疗面部手术瘢痕的机制可能是:①水潴留作用。硅酮敷料能阻挡瘢痕表层水蒸发,降低水分通透性,限制瘢痕生长对毛细血管的需求,有效抑制毛细血管增生,缓解胶原沉淀,从而有效阻止术后瘢痕增生[18];②水合作用。对于陈旧瘢痕及干裂瘢痕,硅酮敷料能增加皮肤角质层水量,发生水化作用,增加瘢痕中水溶蛋白和低分子量水溶炎性混合物通透性,促使其向瘢痕表面扩散,减少间质内水溶产物;减轻流体压力,软化瘢痕,为皮肤新生创造条件[19]。此外,硅酮敷料能抵挡紫外线,减少恢复期间色素沉着[20]。为确保疗效,患者皮肤适应敷贴后应延长敷贴时间,尽可能超过20h;伤口拆线后形成完整上皮细胞后尽早使用;结合局部加压能抑制瘢痕增生,对增生瘢痕有软化作用,加压时间以3~6个月为宜,瘢痕稳定、成熟后无挛缩情况方能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面部手术应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硅酮敷料创造了利于切口愈合的条件,能预防瘢痕增生,改善瘢痕外部美观性,可临床推广应用。

[1]HR On ,SH Lee,YS Lee,et al.Evaluating hypertrophic thyroidectomy scar outcomes after treatment with triamcinolone injections and copper bromide laser therapy[J].Lasers Surg Med,2015,47(6):479-484.

[2]王咏莹,杨希,陈辉,等.先天性黑色素痣的激光治疗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6,12(6):385-387.

[3]郭妤,刁雪红,夏文,等.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咬肌形态与肌力改变的非侵入性监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6):437-440.

[4]张驰,唐修俊,魏在荣,等.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5):342-346.

[5]刘岩,刘毅,姜疆,等.面部烧伤后瘢痕的综合治疗[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11):648-650.

[6]赵越,韩东亮,崔光怀,等.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6,6(4):37-39.

[7]杜丽平,傅荣,张家建,等.硅凝胶膜联合早期口服曲尼司特防治外伤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6,37(3):271-273.

[8]陈英,亢敏,张丹,等.曲安奈德联合压力疗法对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0):2326-2327.

[9]Aiman AF,Salleh MN,Ismail KA,et 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from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abrics head garments with Silon-LTS? face mask for hypertrophic burn scar treatment[C].Penang:Malaysia,2015.

[10]郭云,朱淑萍,肖玮,等.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7):779-781.

[11]姜海燕,陈淑君,周珺,等.两种A型肉毒毒素在前额的弥散性比较[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22(3):150-153.

[12]邵银进,黄裕斌,吴桂华,等.外周神经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57例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3):323-325.

[13]王开乐,初晓,张仲义,等.A型肉毒毒素关节腔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效果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7-12.

[14]洪素庄,张婧婧,洪帆,等.A型肉毒毒素治疗痤疮性瘢痕的远期随访观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6):432-437.

[15]潘本耘,王丹茹.A型肉毒毒素在下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6,12(5):328-332.

[16]杜涛,卢光,李勇杰,等.A型肉毒毒素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936-939,943.

[17]汤恭锋,段宏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皮肤光老化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4):47-49.

[18]马琼,王燕,孙素姣,等.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9):91-93.

[19]张怡,徐凤娟,徐康,等.不同敷料面具对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5):5171-5174.

[20]季洪文.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J].中国医疗美容,2016,6(4):49-50.

猜你喜欢
色素痣硅酮肉毒
关注色素痣的变化
一种硅酮胶下垂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及其市场观察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6
金属支架及硅酮支架治疗中央气道狭窄的进展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改性白炭黑和硅酮粉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橡胶工业(2015年1期)2015-07-29 08:33:46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新西兰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检出肉毒杆菌
色素痣样皮损381例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