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光,何毅华,解龙昌,殷建瑞,龙友明,蒲蜀湘,姚海燕,高聪
患者,女,55岁,因“突发头痛5 d”于2016年12月5日入院。患者于2016年11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疲乏不适感,随后出现头痛,阵发性加重,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肢体活动好,无意识障碍以及肢体抽搐。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测血压220/110 mmHg,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随即予以降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但随后几日患者仍有持续性头痛伴阵发性加重,12月5日当天患者头痛症状加剧,呈爆炸样,伴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性,故再次急诊就诊,急诊复查头颅CT显示:左侧顶叶凸面(脑沟脑回中)稍高密度影,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以“头痛查因”收入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治。
图1 患者入院时头颅CT
既往史:有糖尿病史,未规律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不详,否认有类似头痛发作史,否认近期头部外伤史。
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5/90 mmHg。其他内科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无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双侧指鼻试验稳准。感觉系统检查无异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颈软,脑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未见异常;性激素6项:泌乳素:76.7 μg/L(正常<18.9 μg/L);凝血功能、易栓症(蛋白C、蛋白S等)、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免疫全套、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抗核抗体系列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腰椎穿刺检查显示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测压:150 mmH2O,脑脊液常规:白细胞2×106/L,红细胞14×106/L,脑脊液生化:葡萄糖4.8 mmol/L,CL 121.1 mmol/L,蛋白457 mg/L,脑脊液隐球菌墨汁染色(-)、细菌培养、细菌和真菌涂片、隐球菌染色、抗酸染色和墨汁染色均阴性;水通道蛋白4抗体阴性。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2016-12-08)示:左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提示局部相应血管存在狭窄或痉挛(图2)。
头颅磁共振成像(2016-12-07)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上可见左顶叶凸面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图3);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上未见脑叶多发微出血(图4)。
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2016-12-05)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分支血管呈“串珠样”改变,静脉窦通畅、未见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图5)。
入院诊断:
头痛原因待查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顶叶)?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分层)
诊疗过程:考虑到患者发病以来出现剧烈头痛等症状及体征,结合头颅CT示左侧顶叶凸面蛛网膜下腔可疑出血,需排除动脉瘤、静脉窦血栓、动静脉畸形及moya-moya等疾病。入院后腰椎穿刺检查未见异常;TCD结果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虹吸段两处血管存在狭窄或痉挛,头颅磁共振T2FLAIR、DWI检查进一步证实左顶叶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示动脉硬化,左侧大脑前动脉分支局部狭窄;DSA检查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分支血管呈串珠样改变,静脉窦通畅、未见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等。治疗上予以甘露醇(125 ml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 d脱水)、尼莫地平(60 mg,每日3次)缓解脑血管痉挛、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头痛症状缓解。
入院第3天、第7天复查头颅CT示左侧顶叶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完全吸收,未见明显异常。3周后复查TCD示左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明显降低,提示血管处于舒张状态。3个月时复查头颅MRA显示串珠样血管改变消失(图6)。
最终诊断: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顶叶)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分层)
图2 患者入院后TCD
图3 患者头颅MRI
图4 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
图5 患者脑血管造影
图6 患者磁共振血管成像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临床影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雷击样头痛,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部分伴有癫痫发作,一般血管影像检查可显示颅内外局部血管呈串珠样改变,常于发病后4~12周恢复正常。
本病最早于1988年由国外学者Ca l l和Fleming[1]提出并报道,一般临床上容易被大多数医生所忽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RCVS的诊出率虽有上升趋势,但是对于以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RCVS病例报道国内相对较少,通过本病例的诊断思路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以期及时诊断此类患者,避免误诊。
RCVS具体发病病因不详,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脑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短时间内的失衡有一定关系[2-3]。持续的脑血管收缩可导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性卒中多见于首次头痛发作后第一周,女性患者与偏头痛是发生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4-5]。关于RVCS的诊断目前一般参考国际头痛协会提出的RCVS诊断标准[6]。
本病例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①中年女性,急性病程;②临床表现为头痛剧烈;③头颅CT、MRI检查显示左顶叶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④血管检查显示局部串珠样血管改变;⑤经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治疗有效;⑥复查MRA串珠样血管改变消失。
诊断本病例时,我们重点考虑两大关键点:一是左顶叶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二是脑血管“串珠样”改变。关于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有文章报道[7]如下: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RCVS、脑静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狭窄/闭塞、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脑血管畸形等。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变性样血管病,多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常以短暂性感觉或运动症状起病,临床表现为痴呆、精神症状、反复或多发性脑叶出血,磁共振上显示白质疏松和(或)脑微出血及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而本病例年龄、临床表现均不符合,最重要的是磁共振SWI序列上未见脑叶多发微出血。而脑静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狭窄/闭塞、脑血管畸形均经DSA等检查予以排除。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影像学主要特征为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白质区异常信号,一般经及时治疗异常信号多可恢复正常。本病例病变部位与RPLS常见病变部位不符。
“串珠样”血管改变需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相鉴别:PACNS一般隐匿起病,好发生于男性患者,易出现多发性脑梗死,血管串珠样改变一般不可逆,本病例经使用血管解痉药物后,头痛症状明显缓解,串珠样血管改变消失。此外,血管炎及风湿免疫筛查等方面检查也均不支持血管炎的诊断。
分析该病例的几个重要特点:爆炸样头痛、非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节段性可逆性脑血管痉挛收缩,参照RCVS的6项诊断标准,同时排除需鉴别的相关疾病,最终诊断为RCVS。
RCVS目前治疗尚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但根据临床病例随访报道,RCVS对镇痛药疗效不显著,而对尼莫地平具有较好的疗效。RCVS在临床虽然较少见,但总体预后较好,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头痛且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容易漏诊。但有些RCVS患者发生严重血管收缩时可造成不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因此早期识别也很重要。
1 Call GK,Fleming MC,Sealfon S,et a1. Reversible cerebral segmental vasoconstriction[J]. Stroke,1988,19(9):1159-1170.
2 Calabrese LH,Gragg LA,Furlan AJ. Benign angiopathy:a distinct subset of angiographically de fined 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J Rheumatol,1993,20(12):2046-2050.
3 Schwedt TJ,Matharu MS,Dodiek DW. Thunderchp headache[J]. Lancet Neurol,2006,5(7):621-631.
4 Ducros A,Fiedler U,Porcher R,et a1. Hemorrhagic manifestations of 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frequency,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J].Stroke,2010,41(11):2505-2511.
5 王子高,祖衡兵.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5):314-317.
6 Headache classi 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 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2nd edition[J].Cephalalgia,2004,24(suppl 1):9-160.
7 厉海娜,曲方. 非外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237例汇集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5):54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