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数字化经济战略联盟”成立
11月20日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悉,“向阳红18”船近日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起航,执行“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的东印度洋南部水体综合调查冬季航次。
此次航次预计为75~80天,是“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的东印度洋南部水体综合调查的第4个航次,也是了解亚洲冬季风盛行期印度洋综合海洋环境的关键航次,主要任务是深入认识亚洲冬季风盛行期赤道及印度洋东边界流系结构及影响机制、冬季风建立过程、该海区海洋化学要素与生物活性层的关系以及浮游生物群落动态对季风环流的响应等。目前正值亚洲冬季风盛行期,该航程可实现对东印度洋南部大面、走航、锚系定点和漂流浮标等观测,开展物理海洋、常规海洋气象、海气边界层、高空气象、海洋化学与水体生物、海洋光学与微波遥感现场参数等调查,为我国首次收集该海域冬季详细的海洋环境多参数同步观测数据以及后续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生物科学领域专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分析了涵盖全球范围107个国家的356个人类族群的基因组多样性和祖源信息,并发布了开放获取的专门数据库——“PGG.Population”(群体基因组学·族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
据悉,PGG.Population是迄今唯一在基因组水平专门解析人类族群遗传关系和祖源信息的公开数据库,同时也是目前收集族群数量最大的群体基因组数据库,为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及学生和公众理解不同人群的遗传背景提供一个查询和分析平台。此次研究通过测序或者收集众多人类群体基因组研究数据,对每个族群的基因组重新整合与分析(包括人群的地理语言归属等基本信息、Y染色体与线粒体谱系、群体间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遗传混合以及自然选择印记等),同时建立起数据库,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向公众展示每个族群的基因组多样性与祖源信息。据悉,该研究正处于收集更多的来自不同族群基因组数据阶段,以期覆盖更多族群,用于全面探索亚洲人群的演化历史和自然选择等遗传、演化问题。
近期,中国浪潮集团与思科、IB M、迪堡和爱立信等I T领域的跨国公司“5强联合”在山东签订协议,成立中国首个“一带一路数字化经济战略联盟”,为打造“一带一路”产品方案平台,完成国家输出完备的“信息变现”奠定基础。
据了解,此次“强强联合”是国内第一个以“数字化经济”为核心的跨国联盟。通过此举,该联盟有望与国家级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出数字丝绸之路市场,拓展产业平台。依托国际一流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依托强大的金融资本支持,联盟着力推进“一带一路”的信息流、数据流的互联互通,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输出共享,实现全球IT行业巨头引领、金融资本支持、合力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蓝图。从而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瓶颈等问题发挥作用。
日前,我国农业科学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破译鹿科动物全基因组序列。驯鹿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为研究人员从基因组水平挖掘驯鹿生长、代谢和抗寒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为驯鹿驯化历史、基因组演化、群体遗传及鹿类动物的进化等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1日在线发表在GigaScience上。
我国是鹿类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分布约有20种鹿类动物,而驯鹿是最具代表性的鹿科动物之一,是鹿科物种中唯一被驯化、雌雄个体均生长鹿角的动物。鉴于该物种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重要的科研价值,研究人员对一只雌性驯鹿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获得了高质量的组装序列。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在线预发表期间即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荣获第12届国际基因组大会GigaScience前沿研究奖。
近期,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室温下基于胶体量子点的电驱动高纯度单光子源,为研发实用化、集成化的单光子源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高品质的单光子源是实现光量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区别于传统光源的光子“抱团”行为,它在确定的时间内最多发射一个光子。这种单行性是实现依托于量子效应的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机等新一代技术的重要基础。此次研究,技术人员将单个的胶体量子点用绝缘层包裹起来。这个绝缘层放慢了电子的“步伐”,同时也阻止了电子与空穴的直接复合而产生“杂光”。在2.6伏电压的驱动下,单个的胶体量子点成功被激发,显示屏幕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亮点,正是胶体量子点发出的一个个“单行”的光子。这一巧妙的设计,成功保证了高纯度单光子的产生。
我国科学家通过发展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放大荧光各向异性法,实现了肿瘤标志物miRNA-21的灵敏检测,有助于推动相关肿瘤疾病的早期精确诊断。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分析化学》期刊上。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发现各类早期癌症隐患。miR NA-21作为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对于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此次研究基于miRNA-21易降解、尺寸小、相互序列相似性高等特点,研究人员使用氧化石墨烯作为荧光各向异性放大剂,同时利用双核酸催化组装技术实现信号变化增强。实验结果显示,这一方法使得可检出的miRNA-21最低浓度从9100皮摩尔降至47皮摩尔,同时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4.3倍。目前,该方法已被成功用于检测喉癌细胞、肺腺癌细胞等不同癌细胞中的miR NA-21,未来有望应用于临床诊断,提高相关肿瘤疾病的早期检测水平。
我国科研团队日前研发出的新智能纳米颗粒,不仅可追踪癌细胞,还能自我调节温度,自动升温杀死癌细胞,实现了自控温“烫死”癌细胞。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纳米尺度》杂志。
微观下的癌细胞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在40℃~45℃会凋亡,而正常细胞温度耐受性一般要高于此。新智能纳米颗粒实现了磁感应热疗温度的自动准确控制,热疗极限温度可根据需要控制在任意温度(30℃~70℃)。该成果不但可避免在肿瘤磁热疗过程中使用复杂、昂贵的测温、控温系统,而且还具备自动、安全、精准控温等特点。同时相对于放疗和化疗的强毒副作用,低强度磁场对人体细胞和组织无害,且磁场的高穿透力使得该技术可用于体内任何肿瘤的治疗,实现局部升温自动精准控制。
由我国唯一的棉花院士、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喻树迅研究员率领的科研育种团队,经过6年攻关成功培育出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实现了不用薄膜也能种植棉花的重大突破。
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产棉区,尤其是南疆棉花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约占全疆的三分之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棉花产量因此大幅提高,但残膜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截至2016年,新疆的地膜覆盖面积已近5000万亩,地膜总使用量达150万吨。此次培育成功的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可以晚播种10多天,解决了低温播种难题。同时,由于其具有早熟的特点,巧妙地避开了低温霜冻等不良气候影响,实现了无覆盖、无污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