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扬
【摘 要】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更能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并在学习阶段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点的熟练运用,因此,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对教学工作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新技術逐渐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更能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并在学习阶段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点的熟练运用,因此,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一)现行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从当前形势来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存在明显缺陷,在目标设定上存在误区,这将为课程整合工作的开展带来相应消极影响。
(二)教师缺少对课程整合的正确认知
由于受到相应限制性因素的直接影响,部分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时的思维方式仍旧较为保守,加之缺少对课程整合内涵的理解,致使这部分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简单地认定为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他们普遍认为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或者是将教学课程设定在多媒体教室中就是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工作了。
二、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化策略
(一)以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为主导,促使信息技术与之高度契合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其次,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解决数学难题。突破学生思维上的局限性,应当以强化理论知识的认知为主导,逐步渗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在探究及推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要点、明确学习方向。
(二)以动态影像为基准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够便于利用计算机呈现数学知识,促使其动态感及形象化优势不断提升,这就能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的现代化指标。
(三)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
摒弃传统教育方式的观念,将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教师还应该转变自身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督促者。充分与学生互动交流,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问题。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致以及教学质量,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积极探究和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今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刘小红.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 基础教育研究,2018(6).
[2] 罗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探究[J]. 读与写,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