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教学理论下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2018-01-11 08:42范娟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范娟英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围绕生活实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还要不断地创新探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方法;实践;创新

数学是一门以严谨、抽象著称的学科,在许多数学的精炼描述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内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化,对教育和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人们去研究和探索适应时代变化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做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是知识情感相伴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知识的升华,知情交融和諧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追求,也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有效方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最大限度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设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使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地投入所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学习的开始。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老师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见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通过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结合所学理论,探索并付诸实践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使其进入自己头脑已经构建的知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用的知识,而探索性实践活动正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最好方式。比如在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柱体、圆锥体,了解它的底、面、高等含义,接着便分组组织一次做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制作完成后讨论:你发现了圆柱体、圆锥体的哪些特征?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对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消化为自己头脑中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总之,在教学中真正处理好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受教育,在生活中长知识、长智慧。而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给学生思维提供漫游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创新能力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林少强.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 小说月刊(下半月),2018(2).

[2] 立本.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5).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