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佳
[摘 要]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运动需要,设计针对性、具体化的自主学练模式,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主学练;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66-01
所谓自主学练,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设计多元化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究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突显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练模式符合教学需求,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练中掌握相关的运动技巧、方法。
一、激趣导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习得相关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还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
例如,教学“排球传球”时,教师通过激趣导入:“她是世界第一的主攻手,扣球命中率接近50%;她是球迷口中的‘铁榔头,是女排队员口中的‘妈妈,是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很多学生对郎平有所了解,都能回答出来。教师接着讲述关于郎平的小故事:“在1984年洛杉矶的奥运会上,郎平单场比赛最多扣球96次,其他人最多50次,比别人多了近两倍……”学生听得格外仔细。在这样的故事聆听中,学生对郎平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女排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对排球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里,教师改变以往排球示范导入的方法,从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故事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为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借助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创编导练,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学会运动技能,提升运动欣赏能力,这是体育课程的价值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大,个体差异明显。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全班学生都要做统一的运动,而且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相应的运动指标,这样的“大一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多元化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韵律操”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韵律操的魅力。学生在观看中身心受到感染,学习热情高涨。接着,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对韵律操进行创编练习。有的学生将彩带缠绕在手上,跳韵律操时彩带不停地飞舞,非常好看;有的学生则利用小品的方式进行展示,将韵律操穿插在小品表演之中。形式多样的创编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观看中逐渐掌握了韵律操的技巧和方法,自然获得好的运动效果。因此,在体育课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创编游戏等途径开展教学。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制定科学的运动指标,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上述教学,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创编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学生在创编中掌握了所学的技能。
三、竞赛导评,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
《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必须渗透游戏竞赛,使学生在游戏竞赛参与中凸显其价值,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运动素养。”小学生好胜心强,引入竞赛是小学课堂教学的现实需求,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对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学“上两步投掷垒球”时,教师示范动作后,让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练习。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步伐掌握得不是很好,有的学生的投掷动作发生了变形。为了让学生尽快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互评,指出对方存在的問题。学生在互评中相互交流经验,教师继续巡视指导。其中一组学生起了争执,教师发现后主动询问,及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意见:“你们这次的步伐比上次有了很大进步,如果能放松些,把步伐再加大些,你们的表现会更完美。”通过这样的竞赛评价,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竞赛只是载体,竞赛活动过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已不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课堂评价必须多元化,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有更全面的认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自主学练模式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范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应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等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运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