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泱 李奕雅 李璐
摘要:网络媒介为“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学生则是使用“污文化”的主力军。在众多青年亚文化的形态中,“污文化”又尤为值得关注。社会各界对于“污文化”带来的影响,评价褒贬不一。是否真如大众所言,“污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意识的倒退?抑或是背后有更深刻的原因?该文针对“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现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其传播的原因。
关键词:“污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认知与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 2018)10 - 0080 - 04
一、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应用,网络亚文化获得为其提供成长的丰沃土壤。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加入,极大的激发了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造力,迎来了丰富多元的青年网络亚文化态势。近几年,从费玉清的段子“你追我,你追到我我就和你嘿嘿嘿”,再到恶搞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最后这种“污力滔滔”的网络新势力还是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来。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诸如“贼鸡儿好”“屌爆了”“蛋疼”这类表达,他们以表情包和网络段子为载体,对两性内容进行隐喻和暗示,极具青年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污文化”与色情文化不同,它并非显而易見、明目张胆地污言秽语的信息传播,而是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含弦外之音并暗含引发人们关于两性的遐想的暗示[1]。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让青年网络亚文化阵营又迎来了新成员——“污文化”。
二、研究目的
“污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人专属的自我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召力。伴随着“污文化”何以盛行?问题的是社会对这种新型青年网络亚文化的质疑和否定,“污文化”在社会一度被污名化。但是,我们的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在“污文化”广泛传播的背后存在着稳定的传播情境设定和较大的行为主体差异。为了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将立足于大学生群体使用“污文化”的现象,对大学生的“污文化”使用情境和行为进行测量。
三、数据分析
1.研究方法概述
本次研究以量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结合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sPss数据分析法等技术从“污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现象、“污文化”的使用倾向、对“污文化”的认知等角度来研究大学生传播“污文化”是否受认知程度的影响。我们通过对24位,来自不同区域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之后,根据访谈结果,设计一份较为科学、完整的问卷,于2018年2月~3月,通过问卷星在网络上如微信、QQ、微博各大社交媒体、针对主要高校地区(华东、华南、华北、中部等)的大学生,发放35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3份。
为了验证问卷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SPSS23.0对问卷除人口统计变量外的20个测项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1、表2所示。表中显示Cronbach'sAlpha>0.853,问卷信度较高。KMO>0.878,问卷的效度较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测项和结果可靠且有效。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制定了20个影响因子调查题,以及11个受访者基本信息题。问卷采用5级Likert量表,“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其中8—13题,因为题干是反向设置,所以选择结果代表的数值也进行反向调整。
2.“污文化”使用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污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人的圈层文化,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中,经过不断传播和发展,呈现出某种稳定的使用情境的倾向。通过大量的访谈和数据分析,笔者发现:
(1)大学生对于污信息的效用评价比较集中,问卷中关于污表述能够让交流生动有趣和污表述能够调动聊天氛围的问题均值较高,表明大部分人认同“污文化”的有趣属性,认为它能够缓解气氛、拉近距离,是社交的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表达方式。其中,社交效用成为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主要认知,包括活跃气氛、完善表达、拉近距离、寻求归属感、从众跟风、渴望认同等。正是这种对“污文化”能够促进聊天信息的趣味性效用评价,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一种“自动化思考”促进“自动化行为”的机制下产生分享的行为,从而增加社交过程的舒适度和亲密度,提高社交的成功率。这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传播方式,并不代表在大学生群体中“污文化”传播行为是反人类、反传统的。
(2)大学生在传播“污文化”时有一定的道德准则。问卷中关于从来不使用这种“污”表述和屏蔽、删除这些污信息的问题均值都较高,表明“污文化”在大学生的传播中,呈现出高接受度、低再传播度的现象。大学生对于是否使用“污文化”这一问题上大学生的离散程度较高,也就是说部分大学生虽然参与了“污文化”的传播过程,但只是作为受众的角色,并不会使用、传播,只有剩下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撑起了整个“污文化”的“盛世”,他们作为使用和传播的主体,是“污文化”登上网络亚文化舞台的主力军。
(3)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对象多数为同龄人和同性别的人。大学生在使用“污文化”时,大多数不存在性暗示的意味,但是“污文化”又不可避免的含有“性”的成分。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禁欲”观念和现代“性”道德规范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选择保守地向同性表达污的信息,这又进一步体现出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亚文化的青年群体,其反叛性、颠覆性在进一步弱化而约束性、规范性不断强化成为趋向。
3.独立样本T检验
(1)性别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污文化”使用行为背后有着较大的主体差异,如传播主体的性别、年龄、所在区域、消费水平等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大学生“污文化”使用行为的个体因素,我们设置了年龄、性别、家庭区域、学校区域、消费水平等测项,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总体之间的均值差别。最终发现,性别和学校区域影响着大学生对“污文化”的传播。
数据显示,Sig(双侧)<0.05,说明性别是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因素之一。
(2)学校区域
但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家庭区域、消费水平等因素并不会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行为。假设H2 (3)、H2 (4)均不成立。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受教育水平高,对于外来信息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作为年轻群体,已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交流体系。
数据显示,Sig(双侧)<0.05,说明学校区域是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因素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男生对于传播“污文化”的态度、行为较女生更为积极,使用频率更高,生活在一線大城市的人对于传播“污文化”的态度、行为较中小城市更为积极,使用频率更高的行为趋向。为了深度探究行为背后的认知差别,我们对认知进行了测量,发现性别在认知层面的Sig(双侧)=0.002<0.05,学校区域在认知层面上的Sig(双侧)=0.003<0.05,而家庭区域和消费水平在认知层面上Sig(双侧)均>0.05。根据数据,笔者得出,性别和学校区域对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认知有影响。根据认知行为理论,正是基于认知上的差别,使得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对“污文化”的使用和传播行为呈现出差异。
四、总结
“污文化”的使用受到性别和家庭区域这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男生对于传播“污文化”的态度、行为较女生更为积极。我们推测,女生因为受传统因素、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污文化”的接受度较低于男性。学校区域是影响大学生传播“污文化”的又一因素。不同学校地域使大学生对“污文化”本身对社会的影响、使用“污文化”的主动性上有差异。我们推测,一线大城市的大学较为集中,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容易接触和接纳网络传播的信息。
“污文化”是一种专属于90后新生代的自我表达方式。除了“有趣”,“污文化”另一个特质是“有文化”。作为“污文化”传播的主体,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又处于追求个性,表达自由的心理阶段,才能真正创造出污而不“淫”、污而有“趣”的专属于青年群体的表达方式。看待“污文化”不能单纯从道德的制高点出发,一味否定“污文化”低俗没内涵,而应该为污名化的“污文化”正名,认识到传播主体本身的差异而导致的认知行为上的体现,更多地考虑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在迷茫中的自我体现和自我表达,做好性教育知识的普及和情感表达的引导。另外“污文化”大行其道与当代社会压力和青年人较为浮躁、缺少安全感的情绪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让诸多青年人接受更多比原来更加严苛的挑战,同时也背负比以往更加沉重的压力[2]。
参考文献:
[1]王钰,浅析互联网“污文化”的传播与对策[J].采写编传播研究,2016(6):44 - 46.
[2] 肖汉,青年可污,浓淡适度[J].中国青年,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