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清晨,厚重的烟瘴在低矮的棚顶下画着圈钻出了房门,屋顶烟囱的烟随风而散,寂寥的老胡同里升起一缕生机。赵宝华点起炉火,温暖了这间60多平方米的茶馆。不到9点,茶客们纷纷而至,扔下两三块钱,坐在桌旁看报、下棋。赵宝华沏好茶水,端到每个人的近前,互道问候,气氛简单平和。
这间小茶馆面积约70平方米,名叫“聚乐茶馆”。赵宝华便是这个茶馆的老板,他今年58岁。茶馆是赵宝华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开起来的,传到他手里,几十年来从没做过改动。赵宝华至今还一直珍藏着父亲留下的当年茶馆表演时所用的锣鼓快板等家伙儿。他说,小时候父亲开茶馆时,茶馆内有唱京剧的、打快板的、说评书的,每天人满为患,远近闻名。如今,周围那些老房子已破败,多是人去屋空。
室内布置简朴,两个房间9张木制桌凳,都已残破;炉子里的煤火将茶壶烧得呼呼叫响,屋里热气和香烟缭绕,一桌桌茶客有的在一起侃大山,有的打扑克,有的下围棋或看着报纸,还有的将象棋摔得咣咣作响。老式茶柜内洁白的茶具经过岁月的沉淀满是茶渍;木桌上的围棋黑白子已经大小不一,颜色或深或浅;象棋的棋盘已磨得线条不清,满是伤痕。
茶馆的客人多是新民胡同附近的老住户,闲来无事扔下两三块茶水钱,约上三五知己谈古论今,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置身老茶馆,醉心于或浓或淡的茶水,揣摩或苦或甜的人生,一方小天地各得其乐。
赵宝华说,1994年新民胡同改造。胡同西侧的建筑被全部拆除,很多的商铺都纷纷关闭了。新民胡同的繁华,好像是顷刻之间都随着建筑的倒下变成了历史一样。在聚乐茶社,赵宝华用一根铅笔、一张白纸勾勒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新民胡同:“那时,新民胡同热闹非凡,剪头、洗澡、吃饭、看电影、听戏,不用换地方,新民胡同里一趟都能办到。胡同里的茶馆有大小十几家,有的小茶馆只能品茶下棋,没有表演,俗称清茶馆。像四海茶社、公益茶社这类茶馆,有说书的、唱西河大鼓的,说书先生每讲完一段书,就有半大孩子拿着笸箩在茶馆里转上一圈,听书者叫着好,噼里啪啦地把钱扔进笸箩,过瘾得很。那时市井气息很浓厚。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文化氛围了。”
赵宝华津津有味地介绍着,“长春人所说的新民胡同,东起大马路,西至永春路,南起四马路,北到五马路。是长春市一条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街巷,曾经是长春历史上著名的商业区,也被称为长春小天桥。被誉为长春‘第一胡同。这里当年茶馆戏院、饭馆酒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热闹非凡,说书相声等艺术盛极一时。永盛源饭庄、四海说书馆、刘伶乐饭店、清茶馆……都坐落在新民胡同里,承载着长春市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也是长春商业发展的印记。”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的改造,老街变成了新街,老物件儿被新都市钢筋丛林所淹没,新民胡同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2016年以来,茶馆生意非常冷清,茶社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赵宝华的生活,他每天还要外出打工。但赵宝华没有放弃茶社的经营,他不想让聚乐茶馆消失,如果这个茶社关门,新民胡同过去的市井味儿就全都消失了。在他的心中,一直期盼着恢复新民胡同老长春的味道。
赵宝华的想法得到了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的认可和支持,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赵宝华结识了长春市女东北大鼓艺人田野,她也对东北大鼓无人关注、无人学习、无处演出的现状感到担忧。两个人一拍即可,在田野的协助下,来自东北各地的东北大鼓艺人都被她请了过来,于2017年5月5日在新民胡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长春市100多位东北大鼓爱好者作为观众,全程欣赏了这次盛宴。没有舞台,桌子凑数,没有演出大厅,蓝天作棚。大碗茶,长条椅,长袍大褂,听相声喝茶。置身幽深的巷子中,在东北大鼓通俗有力的曲调中,恍惚间时光倒转,历史又再次重现。
赵宝华发现,东北大鼓这种艺术和别的艺术不一样,它需要掌握很深厚的历史知识。在过去,被称为先生的只有医生、老师和说书唱大鼓的艺人,这是对大鼓艺人文化水平的肯定。现在,东北大鼓不像二人转那样能够逗人乐,娱乐性不强,所以渐渐变得消沉了。但这不能说明东北大鼓没有生命力,在这次演出过程中,就有很多人愿意看,愿意一听到底。
演出过后,赵宝华给自己的茶馆进行了简单的布置。把它变成了一个东北大鼓演出的场所,在茶馆门口写上了“东北大鼓书馆”几个字,茶馆两个房間中的一个作为说书场。
赵宝华说,东北大鼓书场是由吉林省曲艺家学会发起的,一些退休的老艺术家们聚在一起,重返戏台。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同时,吸纳了更多爱好曲艺的年轻人,因此起名为“聚乐曲艺社”。“聚乐曲艺社”共有40多个成员,最年长的有80多岁了,最年轻的20多岁。他们每周末都在这里表演,每天都要演至少6个节目,包括评书、相声、东北大鼓等,至少两个小时。
现在每天来茶馆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熟客,许多老人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这里茶水免费,看演出五元钱。赵宝华说,“茶馆虽然赚不了几个钱,每天还要从早到晚地烧煤炉,为客人端茶倒水。但这里自有乐趣,因为这里有最质朴的情感和真诚的茶客,而且能够承载这些有文化底蕴的技艺。”
如今聚乐茶社生意冷清,只有老艺人们还在坚守“最后的根据地”。在吉林,有名望的东北大鼓艺人大多谢世,最年轻的艺人也年近花甲。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东北大鼓又因为学习过程艰苦、缺少演出机会、娱乐性不强、艺术形式不够时尚,很难吸引年轻人学习;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使之渐渐变得消沉,陷入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窘境。
事实上,学习过程漫长、无法维系生活,不仅是东北大鼓传承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非遗项目共同面临的难题。
如何保护东北大鼓,摆脱传承的窘境,已成了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赵宝华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抢救。作为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东北大鼓本身并没有在民间消失。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原表演者许多都已经去世,而新表演者的整体水平又大多达不到以前的水准,从而出现了传承者培养的断层。针对这个问题,地方高校与政府应该相互配合,挖掘民间艺人,注重对传承者的培养,尤其是对健在艺人的发掘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动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收集有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保护,尽快整理成书。
此外,东北大鼓要想发展必须演出,要到民间去演出,尽可能地扩大影响、培育市场。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东北大鼓艺人和爱好者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创作贴近时代的文学作品来适应现在的舞台,展现东北大鼓的生命力。
保护东北大鼓,还需要从市场对接上帮助大鼓艺人们。东北大鼓要想复兴必须跟上时代、跟上市场。如将之与旅游联系起来,既为城市带来了效益,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发展。
说起未来的打算,赵宝华眼睛里闪着光:“以后我要请东北大鼓艺人,每天都说几段,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讲一些长篇的大书。晚上我要关门,还要去打工。但我相信东北大鼓未来肯定会有前景,东北大鼓是一门艺术,它一定会有人欣赏。”
民族文化艺术不仅承载着历史,也关照着未来。东北大鼓等非遗不仅是我们寻找自身的一把钥匙,更是唤醒民族记忆,激发创造力的动力源泉。都说,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对于这个深刻蕴藏城市历史的市井之地,我们渴望它终能迸发出新的激情,同时也衷心的希望赵宝华的小茶馆能坚守住胡同里的文化微光,继续传承非遗,传播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