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包钢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2018-01-11 19:28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建活动民族团结少数民族

包钢集团(以下简称“包钢)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民族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倾力维护各族职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包钢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的龙头企业,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先河。

包钢先后五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特别是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包钢作为149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中的12个集体代表之一上台领奖,李克强总理亲自为包钢颁发了荣誉牌匾。这份沉甸甸的榮誉,是包钢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包钢长期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最好证明。包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总体可以概括为“八个坚持”和“八个注重”。

坚持不忘初心,注重红色传承。作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包钢63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天然具有红色基因的民族团结进步史。回望历史,民族团结经典事件历历在目。1950年,241地质队与当地蒙古族牧民进行首次“蒙汉人民大联欢”;1953年,为支援包钢白云鄂博铁矿开发,当地牧民进行敖包搬迁;1959年,《人民日报》刊发《保证重点,支援包钢》的社论,全国8万各族儿女奔赴内蒙古建设包钢;同年,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结束大草原“寸铁不生”历史;1964年,包钢白云铁矿职工医院救治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198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白云鄂博矿区、达茂旗和包钢“两地三方”民族团结座谈会;198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总结表彰大会;1988年,第一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8年,捐资援建呼盟阿荣旗“包钢猎民新村”; 2002年,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代表外出学习考察; 2009年,首次推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到模范单位的晋级表彰;2014年,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团在全国的巡回宣讲;2015年,体现创建活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一周两月”(4月份为民族政策宣传月、7月份第1周为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法制宣传周、9月份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纵深推进、历久弥新;2016年,包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这些经典事件,是包钢始终不忘初心,在红色传承中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新发展的鲜活印证。

坚持高位推动,注重建章立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包钢始终将民族团结创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目标明确、运转协调的民族工作领导机制。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党委常委会的重要议事内容,在党组织活动经费中予以专项经费保障。在一年一度的包钢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对民族工作作出部署,在每年年初以党委名义下发的工作要点中对民族工作进行具体安排。2003年,包钢设立党委统战部,与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合署办公,具体负责企业民族工作。同时在调整包钢股份、北方稀土、包钢矿业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能时,新增或强化民族工作职能,体现了包钢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高度重视。

坚持宣传教育,注重思想引领。包钢始终将宣传教育放在创建活动的首要位置,依托“一周两月”载体,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时代性、吸引力和覆盖面。通过在包钢日报、包钢电视、包钢微信公众平台、《班组学习》等媒介上开设专栏、专题,持续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通过开展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征文活动,在“中国梦·我的梦·尽责圆梦”主题教育活动中组织为建设发展包钢呕心沥血的祖孙三代少数民族职工上台现身说法,增强各族职工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要性的高度认同;通过开展以“微宣讲”“微讲吧”“微视频”“微故事”的“四微”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互联网+”品牌,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内容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的良好态势,不断提升包钢各族干部职工民族团结的文化自觉。

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丰富内涵。包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制度化、内容多样化、表彰持久化的工作格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除了定期召开少数民族职工座谈会、慰问少数民族特困职工、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外出考察学习、为少数民族职工办实事好事等活动外,包钢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评比表彰活动,从1983年开始,每年举办表彰活动,仅此项,公司层面投入资金已超过500多万元。包钢注重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内涵,先后组织了包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回顾展、包头市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包钢专场演出、家在异地各族单身职工中秋联谊会、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天马神韵》包钢专场演出、包头市第十三届民族音乐会暨慰问包钢少数民族职工演出等系列活动。在包钢40平方公里的厂区内,所有大型宣传牌、标语牌、路牌、候车亭以及各类大型会议会标等都做到了蒙汉文并用。此外,包钢拍摄纪实专题片、编辑征文集、征集故事集等,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的形式与内涵。今年时值包钢白云铁矿建矿60周年之际,包钢倡导举办30多年的“两地三方”民族团结座谈会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包钢、白云鄂博矿区、达茂旗各方领导齐聚一堂,在更高起点上共商民族团结大计,共谋和谐发展新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包钢曾捐资援建的“包钢猎民新村”无偿捐赠了200多箱优质面粉慰问包钢少数民族职工,共同谱写了一曲各民族兄弟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佳话。2014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的王正伟来包钢考察工作,对包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10月,在第2期中央企业民族工作专题研究班上,包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案例教学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参会同志的高度肯定。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权益。包钢尊重各民族职工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依法保障少数民族职工合法权益,关注少数民族职工的各类诉求。例如,先后分三次将回族职工津贴每人每月5元的发放标准提高到20元,约700名回族职工享受到了这一待遇。包钢民族幼儿园为满足不同民族幼儿教育的需要专门开设了“回民灶”,增加了“特色蒙餐”,开设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活动室”,办出了民族幼儿教育的新特色。包钢积极为少数民族职工实行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在住房公积金申请额度上给予少数民族职工上浮10%的政策优惠。包钢坚持把慰问救助少数民族生活困难职工纳入到送温暖工作中,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入户慰问特困少数民族职工。包钢所属的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党和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号召,专门开设民族预科班,重点招收区内边远农村、牧区的蒙古族考生,先后举办9期、招收学生405名,80%以上毕业生走上了包钢的工作岗位。endprint

坚持培养使用,注重发挥作用。包钢党委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作为政治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培养锻炼,提升综合素质,健全选用机制,加大选用力度,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中坚持“六优先”原则,即在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时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干部优先;在技术人才的评选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少数民族职工;在选拔、使用班组长时注重选用少数民族职工;在推选职工代表、评选各类先进时注重少数民族职工比例;在出国留学、技术培训、外出考察等方面积极为少数民族职工创造条件。这些有效举措,使一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职工在岗位上成长成才。截至2016年5月底,包钢19名公司领导中,有4人是少数民族干部,占比21%;450名厂处职干部中,有43名少数民族干部,占比9.56%;2606名科职干部(含专业技术序列区域技术主管及以上人员)中,有246名少数民族干部,占比9.4%,这些指标均超过少数民族职工占全体职工8%的比例。

坚持共同发展,注重扶持带动。包钢在创业之初就招收了大批少数民族职工,把脱下蒙古袍、换上炼钢服的草原牧民和其他少数民族职工培养成了有文化、懂技术、有觉悟、蒙汉语兼通的产业工人。“十二五”以来,包钢投资500多亿元实施结构调整,有效带动了区内建材、运输、机械、金融等多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包钢高度重视对周边民族地区实施“造血型”帮扶,投资新建了黄岗矿业、庆华煤化工、固阳球团等一批辐射带动强、效益覆盖广的企业,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支点,带动了这些旗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包钢已与自治区12个盟市中的11个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包钢产业规模从建厂之初的几十万吨跃升至1650万吨以上,资产总额由国家最初投资的24亿元滚动发展到1500亿元以上,特别是从2010年到2016年,包钢实现销售收入3197亿元,上缴税达334亿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坚持使命担当,注重责任践行。“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包钢始终坚守国企应有的责任担当。在生态环保方面,包钢投入百亿元建成171项环保项目,为地区创造一个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在扶贫帮困方面,“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周边23个乡镇的5万名贫困农牧民进行了定点帮扶。投入1200万元用于农村建设和农牧民生活改善。在医疗帮困方面,地处牧区的包钢白云铁矿医院长期坚持对农牧民实行就诊、住院、手术“三优先”政策,对生活困难的农牧民予以费用减免。地处市区的包钢医院和包钢三医院每年都要派出医疗队到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无偿送医送药巡回医疗。从2012年至今,仅包钢医院“健康包头行”一项活动就已累计投入资金432.28万元。在公益事业方面,积极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倡导的“爱心包裹”捐赠活动,“十二五”期间先后将价值200多万元的“爱心包裹”寄到民族地区的贫困中小学生手中,两次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爱心包裹项目突出贡献奖”。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果。“守望相助”这四个字,已经深深融入包钢各族兄弟姐妹血脉。今后,包钢人将始终致力于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在打造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北疆亮麗风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必将再次唱响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草原晨曲”。

(包钢党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刘 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建活动民族团结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与研究
少数民族的服装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都匀市委离退局(市老年大学):督查民族团结示范进机关工作
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科学教育课程与活动
发挥基层人行工会作用 构建和谐基层人行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