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锻炼对非体育专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2018-01-11 19:20郭思远陈强
武术研究 2017年12期

郭思远+陈强

摘 要:文章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以山西工业学院200名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学中武术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武术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耐力、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长时间的武术锻炼能够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习惯,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武术锻炼 非体育专业高校学生 身体素质指标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2—0061—02

人体的身体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因此,在相应年龄阶段进行适合身体发展的运动锻炼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共享经济的进一步推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运动量也随之减少。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身体素质等指标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运动量的减少密切相关。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运动锻炼,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至关重要。中国武术内涵丰富,种类繁多,且具有易学、易练、易推广的的特点,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特点。高校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素质日趋成熟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参加武术选修课的非体育专业学生男女共计200人,其中男生107人,女生93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查找大量关于武术锻炼的相关文献,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方法选取的重要依据。

1.2.2实验法

(1)干预内容:武术基本功(4课时)、武术长拳套路(12课时)、初级棍术(8课时)

(2)干预时间:每周2课时,共22课时。

(3)研究指标:耐力:男子1500m、女子800m;柔韧:坐位体前屈;力量:原地推铅球;速度素质:男子100m、女子50m。

(4)测试方法:指标测试分为两次,分别是武术锻炼干预前、武术锻炼干预后。测量工作设立专业人员进行测试,两次测试人员为同一组测试人员。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测量数据进行录入统计;运用SPSS13.0进行显著差异性检验,其中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无显著差异性;P<0.01差异极其显著。

1.2.4逻辑分析法

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检验分析,结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出相关结论。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武术锻炼对高校学生力量素质的影响研究

如表1中所示,武术锻炼后,男、女原地推铅球成绩分别提高0.92m、0.35m,经分析,P值均小于0.05,表明通过武术锻炼,高校学生的原地推铅球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反映出武术锻炼对高校学生力量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在日常武术锻炼中,注重下肢力量和上肢力量的静力性练习,武术中的桩功是武术基本功的一个主要练习内容,通过此项练习,练习者的下肢静力性力量得以提升,从而维持武术套路中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稳定。此外,武术套路中的摔、打、推拿等进攻动作和蹦、跳、闪、挪等防守动作的练习,均对肌肉的动力性力量,尤其是速度力量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因此,通过长时间的系统武术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力量素质。

2.2 武术锻炼对高校学生柔韧素质的影响研究

通过武术锻炼,男、女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得到显著的提高。说明,武术锻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柔性性(P<0.05)。武术套路具有难、美、力等竞技特点,动作的延展性和流暢性才能展现武术套路中具有的美感。在武术锻炼过程中,注重肌肉的静力性拉伸练习以及肩、髋、腕、踝等关节活动的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肌肉的延伸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对学生的柔韧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3 武术锻炼对高校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研究

根据测试结果显示,武术锻炼后可显著提高男同学的耐力素质(P<0.05),但对女学生的耐力素质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耐力素质是指肌肉能够长时间的进行活动。一套完整的武术套路展示,不仅需要良好的动作技术展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力水平。武术套路体现动、静结合,具有强有力的节奏感,需要肌肉具有良好的耐力水平,以保证武术套路的完整展示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武术锻炼过程,会强调同一动作的重复练习或者同一套路的多次重复练习,从而有效提高练习者的耐力素质。而男女学生具有生理结构的差异,同一年龄段,男生的肌肉耐力和力量要高于女生,而且在重复练习过程中,男生的练习持续性要高于女生,这也是导致武术锻炼后女学生的耐力素质无显著变化的原因。

2.4 武术锻炼对高校学生速度素质的影响研究

如表4所示,武术锻炼后,高校男学生的100m成绩提高0.16s,女学生的50m成绩提高0.26s。但进一步检验分析,武术锻炼后,高校学生的速度素质并没有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速度素质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短时间通过运动锻炼,不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的武术锻炼时间为22课时,可能时间的限制不足以让速度素质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樊啸宇.武术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6.

[2]冯杰荣.湖北省普通高校武術选项课教学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3]曹云嵩.南拳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指标影响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Wushu Exercise on the Physical Quality Index of Non Sports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Guo Siyuan Chen Q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yuan Institute of industry, Taiyuan Shanxi 030031,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200 college non sports majors in 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 influence of Wushu Exercise on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Wushu Exerci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such as endurance, flexibility, strength and so on. Long time martial arts training can cultivat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habits and enhance their physical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Wushu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Wushu Exercise non sports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