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刘岩松+黄速建
摘要:文章从要素性质视角,对影响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按照要素作用主体、要素影响方式、要素相关性等维度,重新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形成了独立因素、关联因素、共性因素和同质因素。提出下一步建立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型的方向和内容。
關键词: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独立因素;共性独立因素;共性关联因素;同质关联因素
在建立要素分析模型之前,首先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以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作为主体,影响因素可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一、 经济要素归纳分析
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来说,经济因素包括经营业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模经济性;对于非公企业来说,经济因素包括经营业绩、非公股份份额、规模经济性。
1. 经营业绩。经营业绩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共同因素,无论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还是非公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均对改革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保持或者获得令人满意的经营业绩目标具有基本的预期。
2. 规模经济性。与经营业绩一样,规模经济性也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共同因素。保持规模经济性是维持改革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自然垄断性的重要前提,因此无论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还是非公企业,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时都不会改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否则这样的改革对两者均不利。
3.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非公股份份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影响因素,相对应的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为非公股份份额。这两个因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素的实质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实际控制的国有股份不会因为实施混合所有制而降低或者避免降低的可能性,而非公企业的股份份额因素的实质是非公企业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实际控制的非公股份的数量多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素是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角度,非公企业股份因素是从非公企业的角度,对各自主体所实际控制的股份额度的预期。在经济影响因素层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素与非公企业股份份额因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且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从上述对经济因素的归纳来看,经营业绩与规模经济性两个因素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都具有的相同因素,无论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还是非公企业,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经营业绩与规模经济性是共性因素。在影响方式方面,经营业绩与规模经济性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影响是相互独立、没有关联的,因此,经营业绩与规模经济性也是独立因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非公股份份额两个因素则分别是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在影响方式方面,这两个因素存在此消彼长的关联关系,影响方向是异向的,因此是关联因素。
对经济因素的归纳可以得出,经营业绩、规模经济性是共性独立因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非公股份份额是同质关联因素。
二、 非经济因素归纳分析
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来说,非经济影响因素包括非经济使命、垄断资源掌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仕途与政治风险;对于非公企业来说,非经济影响因素包括非经济使命、控制权、垄断资源掌控、企业文化与官僚体系。
1. 非经济使命。非经济使命因素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共同影响因素,尽管影响程度不同。非经济使命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是十分重要且必须的,这是由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国有属性特征所决定的。对于非公企业,尽管非经济使命不是“与生俱来”且必须的,但是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自然垄断企业同样具有承担非经济使命的必须性。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影响自然垄断企业的国有属性,非经济使命对于改革后的自然垄断企业依然是重要且必须的。因此,非经济使命因素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都是影响因素。
从影响程度来说,非经济使命因素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来说并不显著。因为非经济使命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的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本身承担非经济使命而言没有差别。对于非公企业,尽管非经济使命对于非公企业本身来讲是“额外的要求”,但是非公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自然垄断企业中并未取得企业控制权,因此客观上必须承担非经济使命。从要素归纳层面看,非经济使命因素在本质上是仅对非公企业产生实质影响的因素。因此,非经济使命因素是仅对非公企业具有作用的独立因素。
2. 垄断资源掌控。
第一个层面是自然垄断资源掌控。由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在不影响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对自然垄断资源的绝对掌控基础上,无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形式和改革后的股份比例分配方式,国有自然垄断企业依然拥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自然垄断资源的绝对掌控权。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对自然垄断资源的绝对掌控并不意味着非公企业无法掌控自然垄断资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非公企业在混合所有制的自然垄断企业中直接或间接地掌控少部分自然垄断资源是现实的,也是必需的,否则会直接影响非公企业参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所以,垄断资源掌控是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都具有作用的相同影响因素,属于共性因素。从影响方式方面,垄断资源掌控因素对于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联关系,影响方向是异向的,属于关联因素。
第二个层面是衍生资源掌控,主要包括对自然垄断行业甚至经济、政治产生的一定影响力或控制力。与垄断资源掌控一样,衍生资源掌控是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都具有相同作用的影响因素,属于共性因素。从影响方式方面,衍生资源掌控与垄断资源掌控因素稍有不同。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会影响其对自然垄断行业以及经济、政治的影响力或控制力,相反,如果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者实现了对更大范围非公经济的有效利用,其对自然垄断行业甚至经济、政治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反而会增加,对其他衍生资源掌控能力会随之进一步提升。衍生资源掌控因素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也是具有关联关系的因素,只是区别在于对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联关系,而是“双赢”的关联关系,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因此,衍生资源掌控也是共性关联因素。endprint
3.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升迁和政治风险。在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影响因素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升迁和政治风险因素,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显著作用。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国有独资属性,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重大的宏观战略,政策的制定权主要来自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上级管理部門或者政府意志,作为政府代理人的企业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这种涉及国有产权方面的变革事项不能主导。但是,国有自然垄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于战略的执行具有较强的掌控力。从要素归纳层面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升迁和政治风险在本质上是仅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仅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具有作用的独立因素。
4. 企业文化与官僚体系。在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中,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官僚体系因素,对非公企业是否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影响。非公企业能否适应并融入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固有企业文化,这是“解决非公企业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能否真正‘混起来的问题”。企业文化和官僚体系对于非公企业参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是直接的。改革后的混合所有制自然垄断企业仍然由国有自然垄断企业主导,非公企业处于从属地位。从要素归纳层面看,企业文化和官僚体系在本质上是仅对非公企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仅对非公企业具有作用的独立因素。
三、 要素归纳分析小结
根据要素的内涵特征和差异性,分为共性因素和同质因素。
共性因素是既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又对非公企业产生影响的相同因素,如规模经济性。
同质因素是仅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或非公企业一方产生影响,但是两个因素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产生的影响可以进行同质化的比较,构成一对因素。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素与非公股份份额是一对同质因素,前者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产生影响,后者对于非公企业产生影响,两者具有相同的描述所有权的本质属性,且两者产生的影响可以进行同质化的比较,具有一定的量化关系。
根据要素作用主体和要素相关性等特征,从要素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影响是否相互关联的角度,分为独立因素和关联因素。
独立因素是指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分别产生独立的影响,且产生的影响之间相互没有关联性的因素。独立因素可以仅对一方产生影响,如非经济使命因素仅对非公企业产生影响,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升迁与政治风险因素仅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双方均产生影响,如规模经济性既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又对非公企业产生影响,对双方产生的影响之间也没有相互关联性。
关联因素是指对于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均会产生影响,且具有关联性的影响因素。如垄断资源掌控因素既对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又对非公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对两者产生的影响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联性。
因此,根据要素内涵特征和要素关联性,将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分成四类,即独立因素、共性独立因素、共性关联因素、同质关联因素,如图1所示。
对应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9个影响因素按照要素性质分四类:
(1)独立因素(3个):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影响因素(1个),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升迁与政治风险;非公企业的影响因素(2个),分别是非经济使命、国有自然垄断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官僚体系。
(2)共性关联因素(2个):分别是垄断资源掌控、衍生资源掌控。
(3)共性独立因素(2个):分别是经营业绩、规模经济性。
(4)同质关联因素(2个):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非公股份份额。
影响因素按照要素类别汇总归纳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8).
[2] [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常修泽.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四种力量联动[N].中国经济导报,2014-05-31(第A02版).
[4] 陈佳贵.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定位[N].深圳特区报,1999-10-21.
[5] 陈甬军,晏宗新.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方向[J].产业经济评论,2003,(1).
[6] 大成企业研究院课题组.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方式路径案例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25).
[7] 范恒山.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方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8] 傅殷才.当代西方混合经济理论[J].世界研究,1998,(1).
[9] 顾钰民.所有权分散与经营权集中——混合所有制的产权特征和效率分析[J].经济纵横,2006,(2).
[10] 郝书辰,陶虎,田金方.不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比较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11] 黄群慧.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具体使命与定位的建议[M].中国经贸导刊,2007,(18).
[12] 黄群慧,余菁.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
[13] 黄速建.公司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4] 黄速建.国有存续企业改革:问题与建议[J].经济管理,2004,(8).
[15] 黄速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16] 黄速建.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成就、问题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1、12).
[17] 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7).endprint
[18] 黄速建.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J].经济管理,2009,(1).
[19] 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0] 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21] 纪宝成.国有经济制度创新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R].2015-08-24.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4,(9).
[24] Baumol, W.J.,On the Proper Cost Tests for Natural Monopoly in a Multiproduct Indust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1977.
[25] Bornstein, Morris.Russia's Mass Privatization Program, Communist Economies and Economy Transformation,1994,6(4):419-457.
[26] Djankov, Simeon.Ownership Structure and 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in Six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1999,(41):75-9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项目号:15ZDA026)。
作者简介:黄速建(1955-),男,汉族,浙江省开化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司并购、企业组织与企业改革;吴琳(1985-),女,汉族,福建省厦门市人,中国社会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控制与企业并购、企业管理;刘岩松(1984-),男,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收稿日期:2017-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