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 连接海陆的生态屏障

2018-01-11 06:36方正飞
中国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滨海候鸟鱼类

方正飞

每年十月,当广阔的北方在秋风的轻抚下迎来一片金黄的时候,金黄秋叶围绕的大海之滨却有一道火红的生命色泽,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这里一簇簇、一蓬蓬的碱蓬草在秋风中羞红了脸,如同巨大的红毯平铺在绵延百里的海滩上,一眼望不到边,草丛中嬉戏、蓝天上飞舞的各色水鸟给这幅奇妙的画卷增添了灵动的美。让游客沉醉不知归途,乐而忘返。这里是辽宁盘锦红海滩,是我国风景优美的众多滨海湿地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景观瑰丽神奇。在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上,散落着由海陆交错而形成的河口、滩涂、盐沼、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和浅海水域等诸多类型的滨海湿地。从北到南,主要有鸭绿江口、双台子河口、黄河口、盐城、长江口、珠江口和广西北部湾七大滨海湿地。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是芦苇、沼泽、湖沼及河口湾构成,是世界公认的观鸟胜地;盘锦红海滩所在的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以芦苇荡和红海滩著称,也是珍稀动物黑嘴鸥、丹顶鹤等水禽迁徙的“中转站”及斑海豹的繁殖区……滨海湿地是水生动植物的基因库,是自然界为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

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

滨海湿地是海洋与陆地之间宽阔的生态过渡带,兼具海、陆生态特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繁殖地,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还是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缓冲区,滨海湿地不仅是众多水生动植物的家园,也在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據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滨海湿地与海洋保护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长安介绍,滨海湿地具有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拦截陆源污染、固碳、护岸减灾、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等功能。

海陆交错的地理特征使滨海湿地浮游植物、底栖生物、植被、鸟类、哺乳动物等物种丰富。大量陆源悬浮物和营养盐,为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重要的养料,给生物种群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中国海岸带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统计,我国滨海湿地生物种类共有8252种,其中有浮游生物481种、浮游动物462种、游泳动物593种、底栖动物2200种。

滨海湿地大量水生动植物又为水禽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使之成为候鸟南来北往的驿站、繁殖地和越冬地。滨海湿地生物间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链”,对物种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滨海湿地典型植被柽柳、海藻场、海草床、芦苇、碱蓬和红树林勾勒出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典型植被也为我国沿海抵御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海洋灾害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提供了天然屏障,是海洋防灾减灾的“海岸卫士”。“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0%,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0%,是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的地区。滨海湿地对维护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刘长安说。

滨海湿地还是天然的水质“净化器”,能够降解陆源污染净化水质。刘长安解释说,生活污水、农用肥和工业排放物等陆源污染物在滨海湿地承载范围内,通常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通过湿地植被吸收,经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转换而被降解、储存与转化。滨海湿地中的许多水生植物能够富集重金属,从而参与金属解毒过程,能够有效缓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突出矛盾。

除此之外,滨海湿地还有强大的固碳功能,湿地植被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从而应对气候变化。刘长安表示,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要强于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滨海湿地每年的碳交换率和碳汇能力也显著高于内陆湿地。

鸟类和鱼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鱼类是滨海湿地的“原住民”,鸟类是滨海湿地南来北往的“常客”,滨海湿地为他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和长途跋涉的歇脚地。

长年从事海洋鱼类研究的厦门大学杨圣云教授介绍说,除了典型的深海鱼类外,几乎所有的海洋鱼类都在滨海湿地出现过,估计有2000多种,约占世界海洋鱼类总数的10%,而一些淡水鱼类也会在河口地区完成其生活史的一部分,如中华鲟。滨海湿地也出现了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儒艮、中国鲎、海龟等珍稀濒危物种。

滨海湿地水域相对封闭、水流相对缓慢,生态系统多样,生境条件各异,决定了滨海湿地内海洋生物特有种和地方性种类较多。杨圣云说,以鱼类为例,滨海湿地是海洋鱼类不可或缺的繁殖地,绝大多数鱼类要在滨海湿地完成产卵、育幼、索饵,成年后再洄游到近海,补充到近海的渔业资源中;一部分定居性鱼类则在滨海湿地完成它们的整个生活史;滨海湿地也是鱼类重要的庇护所,与宽阔的海域相比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多样,为鱼类的仔鱼、稚鱼和幼鱼提供了逃避敌害的场所。滨海湿地保护了水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物种基因库”。

滨海湿地对鸟类的繁育和生存尤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张正旺教授说:“滨海湿地是鸟类适宜的栖息地、候鸟的越冬地和长途迁徙的‘加油站。”

滨海湿地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和栖息条件,同时丰富的鱼、虾、蟹、贝类等资源,又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使滨海湿地成为鸟类理想的繁育场所。环颈鸻、反嘴鹬、鸥嘴噪鸥等都选在滨海湿地完成产卵、孵化、育幼和觅食。

滨海湿地也是候鸟越冬的栖息地。张正旺介绍说,在鄂尔多斯高原繁殖的遗鸥,每年入冬都会从鄂尔多斯高原来到渤海湾湿地滩涂中取食过冬,大约在每年4月中旬左右,遗鸥将继续北迁,回到繁殖地。endprint

滨海湿地是候鸟迁徙的中间停歇地,候鸟长途旅行的重要驿站。在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经过我国,迁徙的候鸟中至少有27个全球濒危物种,其中以中国滨海湿地为主要栖息地的达24个。张正旺说:“候鸟一次迁徙全部路途可能是几千公里,甚至一万多公里,它们不能一口气完成长途迁徙,中途需要停下来取食,储存能量,再继续旅行。”我国的环渤海、鸭绿江口和长江口滨海湿地都是候鸟迁徙中重要的“加油站”。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每年落脚的候鸟种类达300多种、120多万只。

生态功能退化不能承受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日益紧张,滨海湿地保护通常让位于经济开发。交通建港要围填海,渔民养殖要用海,企业生产要排污……向大海要土地,向大海要效益,使滨海湿地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对象。

滨海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我国滨海湿地面积锐减、水质明显下降、生态功能退化、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据《中国滨海湿地》中的数据显示,1975年中国滨海湿地总面积为736万公顷,其中,自然滨海湿地面积为734万公顷,人工濱海湿地面积为2万公顷。40年后,2015年10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79.59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0.85%。在过去50年中,我国已损失了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陆源污染物排放超过湿地承载能力,滨海湿地不能进行生态恢复,使滨海湿地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水中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起赤潮频发,附近水域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量超标,浮游动植物和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偏低,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直接影响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进而使许多珍稀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围填海造成的滨海湿地面积锐减,使滨海湿地鱼类的繁育地缩小,使鱼类的栖息地和索饵场遭到破坏。以文昌鱼为例,据2006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6年厦门市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为每平方米78尾,平均生物量为每平方米2.55克。10年过后,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2016年5月监测到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仅为每平方米17尾,平均生物量为每平方米0.891克。

滨海湿地环境恶化,也对候鸟迁徙造成巨大影响,使候鸟栖息地萎缩,觅食困难,这也是造成近年来候鸟数量大幅较少的原因之一。张正旺说:“与鱼类的遭遇相同,水鸟类的生存形势也异常严峻。近年来,鸟类的种类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沿海地区水鸟数量下降非常快,有些鸟类已经非常濒危。”目前,中华凤头燕鸥总数量不超过100只,很容易灭绝;勺嘴鹬数量不超过500只,青头潜鸭数量在1000只左右。曾经数量非常多的水鸟,数量下降得也非常快,红腹滨鹬是在北极繁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冬的候鸟,迁徙过程中经过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停歇地是河北曹妃甸滨海湿地,2000年做调查时,一天见到的最大数量有5万~6万只,现在看到的最大数量能看到两万多只。

滨海湿地是沿海地区抵御海岸侵蚀、海水入侵、风暴潮的天然屏障,滨海湿地的破坏会改变原有的水文动力环境,打破原有的泥沙冲淤动态平衡,导致海水侵蚀和渗透,海水对淡水系统的影响直接威胁着当地的淡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超采地区导致海水大范围倒灌。滨海湿地植被的破坏将会降低抗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把湿地保护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滨海湿地保护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事实上,滨海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严峻形势早已引起国家有关方面高度重视,2016年12月16日,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加强重要自然滨海湿地保护,开展受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修复,严格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加强滨海湿地调查监测。力争到2020年,修复恢复滨海湿地总面积不少于1.8万公顷。endprint

猜你喜欢
滨海候鸟鱼类
鱼类运动会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致命的超速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引发海啸(上)
探讨海洋文化符号在南方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候鸟
“0”与世界末日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