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8-01-11 10:02莫亚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卧床心肌梗死住院

莫亚岚

华润武钢总医院老年综合科,湖北武汉 43008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莫亚岚

华润武钢总医院老年综合科,湖北武汉 430080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所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33例)与早期康复治疗干预措施(观察组,35例)的康复干预效果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在接受了早期康复干预后,其在住院天数、卧床时间、生活自理能力能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方面观察组干预后乐观人数达到了33例(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临床治疗时,可采用早期康复干预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促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显著增强,同时也可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可予以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曰早期康复曰干预曰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发病突然,病情紧急,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剧痛感,并常常伴随有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况,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类型[1]。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逐步引入了溶栓治疗与心血管介入疗法,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早期便进行下床活动与尽早出院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了该院所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观察组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所收治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 16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4.2±5.4)岁。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65.6±5.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统计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及心理指导,依据患者病情进展与个体状况制定并及时调整康复干预程序,具体包括3个阶段:①急性期。在此阶段患者还无法完全生活自理,需要由他人协助进行翻身、洗漱以及简单的肢体性活动,可在患者入院第2天便进行肢体活动,每间隔10 min进行1次,2次/d,同时向患者讲解一些相关的疾病常识,介绍一些成功治疗病例以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建立起积极的治疗信心,更加配合临床治疗及治疗工作,通常在治疗1周后患者便可基本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2]。②恢复期。这一阶段是患者由出院到回归社会的时期,在此阶段当中主要以步行作为主要的恢复运动方式,在患者出院以后的几天可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务,参加一些较为轻松的文体活动,如阅读、写字、扫地等。③维持期。这一阶段通常患者已经基本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岗位上,但也应注意活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干预方面可供选用的恢复方式多种多样,应尽可能选用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恢复锻炼,以促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参与,并达到长期坚持的目的[3]。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采用Ba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各项日常行为,即:大小便、洗澡、活动、吃饭、穿衣等。其中每一项内容依据所测试的内容进行分数确定,范围在5~15分之间,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即表示生活能力越好。②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分别予以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平静、乐观、抑郁、恐惧、焦虑、沮丧等6项内容[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以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康复干预情况

将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康复干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生活自理能力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生活自理能力对比(s)

组别 住院天数(d) 卧床时间(d) 生活自理能力总分观察组(n=35)对照组(n=33)t P 12.75±2.66 18.24±3.53 7.348<0.05 2.82±1.19 7.03±1.68 12.098<0.05 79.58±12.36 55.69±13.52 7.716<0.05

2.2 两组患者接受康复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①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干预前的心理状态情况:观察组平静9例,焦虑11例,恐惧6例,抑郁6例,沮丧3例;对照组平静8例,焦虑10例,恐惧5例,抑郁7例,沮丧3例;对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情况:观察组乐观33例,抑郁1例,焦虑1例;对照组乐观21例,抑郁5例,焦虑4例,沮丧3例;对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均表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早期康复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的预后质量得以大大增强,促进患者心肌梗死的尽快修复;促使患者加强治疗信息,改善不良心理状况,且经临床研究表明采取早期康复干预安全、有效[5]。

在该研究中,结果显示接受早期康复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可大幅度缩短,从而便可促使患者所需承担的经济压力大大降低,并且还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显著改善,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同时在心理状况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乐观人数达到了33例(94.29%),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临床治疗时,可采用早期康复干预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促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显著增强,同时也可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可予以推广应用。

[1]隋鹏,姜晓芳.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3):136-138.

[2]舒丽瑾,许艳荣.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系统医学,2016(7):22-24.

[3]宋金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5):215.

[4]梁欣,何翠竹,杨蓉,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93-95.

[5]李艳敏,牛敬雪.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2013(4):340-342.

R49

A

1004-6569(2017)07(a)-0039-02

莫亚岚(1965-),女,湖北荆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

2017-05-15)

猜你喜欢
卧床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