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脉络梳理及理论框架构建研究

2018-01-11 08:02叶爱山夏海力章玲玲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可视化要素阶段

叶爱山,夏海力,章玲玲

创新生态系统脉络梳理及理论框架构建研究

叶爱山,夏海力,章玲玲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 215009)

使用文字云可视化、文献可视化、分层交互可视化等方法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然后总结出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认识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交付阶段。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框架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数据可视化;创新生态系统;项目流程管理

目前,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演化界定研究阶段[1];基于不同视角的研究,如系统稳定机制、系统生存机制、系统特征研究等[2-4];基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如系统结构剖析、定价模式、治理机制等方面论述[5-7]。以上部分研究限定于局部分析。笔者依据数据可视化原理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梳理,采用项目流程理论全面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笔者假设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周期特征,进行分阶段监管与实施评估,深入剖析创新生态系统中各过程相互作用与运转机理,科学识别和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理论框架,为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 数据可视化分析

1.1 文献的界定与文字云可视化分析

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文献选择为期刊,检索条件选择“关键词”,检索词为“创新生态系统”,检索途径选择“精确”,时间跨度为2007—2016年,文献分类目录选“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对目录、征稿通知等无效数据进行剔除后得到有效数据。借助Tableau软件特点,即将各种直观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利用Tableau(版本号V.10.3)软件对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后面图1所示。

从年文献变化趋势来看,2007-2011年发表数量增长缓慢,2011-2016年发表数量增长迅速,说明学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日益丰富;从期刊文字云可视化分析来看,学者主要投稿集中在“企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工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管理”,充分说明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演化、技术、企业方面对创新生态系统展开研究。

图1 文献统计分析图

1.2 文献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Ⅲ(版本号v.5.1.R4)计量分析工具,其特点为擅长捕获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细节矩阵,并以可视化的图像展现出来,增强人们对抽象信息的获取。对已获取的创新生态领域的期刊进行知识图谱量化研究,探索其知识结构与研究热点。

模型构建。采用期刊为研究对象,构建CiteSpace-Ⅲ知识图谱模型。界面选择,TimeSlicing选择“2007-2016”,Years Per Slice选择“1”即时间切片为1年;NodeTypes选择“Keyword”,SelectionCriteria子窗口Top N选择TOP=50,主要是选择引用频次或者频次大于或等于50,有效过滤常见词而保留重要的词。Pruning选“pathfinder”,即知识图谱生成最短路径。Visualization选“ShowMerged Network”,即显示合并网络。

模型分析。运行CiteSpaceⅢ,得到CNKI数据库关于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热点分布图谱,点击“find cluster”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词图谱共包含140个节点、353 条连线、Density=0.0363,Modularity Q=0.6727>0.3,Mean Silhouette=0.4756>0.3,说明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图谱是有效的。从图2所示的2007-2016年创新生态系统关键词图谱,可以看出创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技术创新三个关键词节点相对其他关键词节点较大,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延伸主要集中在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物联网等领域。节点大小与关注热度成正比,节点越大代表关注热度越大。按照词频由高到低排序,选取关键词频次≥8为标准,创新生态系统前14位关键词如表1所示。

图2 2007-2016年创新生态系统关键词图谱图

表1 创新生态系统前14位关键词表

1.3 分层交互可视化

以CiteSpaceⅢ关于创新生态系统领域词频前14个关键词作为矩阵,构建共词矩阵,做进一步聚类分析。Gephi(版本号v.0.9.1)软件是主要用于各种网络和复杂系统,以及动态和分层图的交互可视化。根据关键词共词矩阵进出度的连接频次不同构建新模型,通过Gephi模块化分析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如图3所示。

图3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

由图3可知,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关键词主要以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协调创新为核心点聚集分布,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

表2 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表

2 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热点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2.1 复杂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依托于空间,呈多维度非线性特征的系统。组成要素包括科研机构、高校、新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同时还包括,如基础设施服务、制度、文化、激励等创新要素。创新关键要素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等方式互动,形成自适应系统。这些要素差异明显,并且要素之前都有其特定目标,致使系统呈现出一定复杂性。

2.2 创造性

创新首先体现在技术革新在特定空间的应用,其次表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新领域的前瞻性,最终实现新技术的应用。比如:技术创新、创新要素、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往往会改变产业原有竞争基础,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实现企业创新式发展,企业绩效同时反向推动技术进步。

2.3 动态性

生态系统具有成长、繁殖、衰老等一系列有机体的生物特征,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断演化过程。创新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一样具有内在动态变化的能力,体现在:创新主体应该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共生进化”,不局限于竞争或合作,共同进化模型相当于自适应的复杂体,目的是实现系统主体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系统要素汲取自身有利的资源,更好地应对市场快速变化。

2.4 整体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建的完整统一体。关键要素以某特定的规律或者组织方式组成系统时,说明该系统已产生其本身所没有的新物质,其整体功能不仅为所组成要素个体功能的总和,也是超过要素功能总和,即产生“1+1>2”效应。Marten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整体性就是系统要素与结构的综合体现。

2.5 层次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依托特定区域空间的概念,可以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赵放和曾国屏从微观视角、中观视角、宏观视角多重视角分析创新生态系统,揭示出不同层次的内涵、结构、行为,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理论与实践发展提出启示。

2.6 开放性

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创新生态系统处于由经济、科技和社会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之中,在技术研究、技术扩散的各环节上都与系统外界进行密切的联系,并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与信息的流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依赖于所有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支撑,而非系统中单个产业主体。

3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3.1 理论回顾与模型构建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呈现多维度非线性的动态自适应系统。系统内部细节变化会致使系统总目标发生差异,系统边缘处是其创新最高水平。Camarinha等学者提出运用概念合作网络协作动态网络中不同参与者,识别创新生态系统过程由上而下的关键因素与系统所具有的固有特征。Estrin J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应包括:核心层面、影响力层面。Mercan B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集群、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创新文化三个部分组成。Hwang等运用隐喻方式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阶段:种子阶段、培养阶段、滋养阶段。胡斌等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构成的系统。尤建新等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框架由三元要素构成,即系统特征、市场要素、非市场要素[8]。李其玮等认为在创新3.0模式下,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划分四大层次:内核层、核心层、扩展层、衍生层[9]。

创新生态系统不是单纯的流程或者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变革项目,需运用项目流程管理理论对系统中要素资源转换活动科学分析,精准把握管理其运行机制,因此构建具备凝聚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极为重要,可基于以下三个假设构建模型:①每一阶段过程都设定目标管理导向,运行结束都有明确的指标以及反馈纠正措施,来为下一阶段做准备。②在达到前期指标下该阶段进行运行,该阶段出现问题可反馈至要素进行修正。③创新生态系统完成前期设定的目标,专业人员将依据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形成文档予以保存。

笔者基于以上假设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以下几个阶段:认识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交付阶段。

3.2 框架分析

认识阶段。该阶段输入:①创新主体类型判定。创新生态系统需要结合特定范围、空间或对象形成特定的战略决策,如区域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孵化器等;②创新主体维度判定。创新主体处于不同维度,如文化氛围、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等。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维度的判定,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尤为重要。该阶段输出:创新生态系统界定与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阶段。该阶段输入:①根据认识阶段输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完整架构,主要任务包括明确主体之间关系、规范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等,其目的是集聚更多相同价值观的创新主体;②创新生态系统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先进设备、高素质人才、配套设施等的投入,由于投入资源的有限性,需进行合理有序部署模型;③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生态系统运转过程,有时发生预期不足和计划延误,有关部门需要做好前期支持与创新资源配置;④决策在创新环境通常由项目里程碑事件和创新战略会议构成,规划阶段明确战略规划方向并设定阶段性目标。该阶段输出: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规划部署、优化资源配置。

执行阶段。该阶段输入:①创新管理需确保创新资源有效地跨组织协调,系统管理需确保创新管理在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创新体系;②完善指导、标准化设置与健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措施,科学地进行技术改进、产品优化,保障措施等;③完善知识产权、技术转上等过程,营造良好的信任网络关系;④设定相关高校科研项目,加强产学研的转化研究;⑤建立具备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优化过程技术路线图和健全进入新兴市场的保障。该阶段输出:管理体系的构建,系统性能指标完善,精确定位合作角色,刺激互补的合作投资。

交付阶段。该阶段输入:①核查前期的既定目标、系统设计以及里程碑事件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修正,确保系统具有适应能力,能够抵抗潜在风险。②收集认识阶段到交付阶段所有经验,实证分析总结创新生态系统要求,给出科学建议,形成阶段性管理措施文件,为后期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该阶段输出:稳定结构、实证分析报告、阶段管理措施文件。

4 总结与展望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的系统,具有动态演变能力。创新主体有其自身特征、位于不同的系统生态位,相关者呈现较复杂网络状态。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创新主体管理时间与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分阶段有效地控制与评估,降低潜在风险。在未来的研究中,创新生态系统体系研究将有力地推动创新管理的发展和传播,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实践应用。

[1]梅亮,陈劲,刘洋.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12):1771-1780.

[2]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48-52,58.

[3]黄鲁成.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3(2):47-51.

[4]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3(1):23-26.

[5]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多边许可定价研究[J].软科学,2013(12):126-129.

[6]张运生,邹思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785-792.

[7]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与结构解析[J].软科学,2008(11):95-97,102.

[8]尤建新,宋燕飞.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脉络梳理及理论框架构建[J].产业经济评论,2015(2):32-35.

[9]李其玮,顾新.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一个层次分析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16(1):14-1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YE Ai-shan,XIAHai-li,ZHANGLing-ling
(Suzhou Universit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Jiangsu,China 215009)

Using the text cloud visualization,document visualization,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nnovative ecosystem,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On this basis,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novative ecosystem and divides the life cycle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into the cognitive stage,planning stage,execution stage and delivery phas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ovative ecosystem is an adaptive system,which plays an instructive role in practice.

data visualization;innovation ecosystem;project process management

10.3969/j.issn.2095-7661.2017.04.014】

F124.3

A

2095-7661(2017)04-0044-04

2017-08-01

叶爱山(1992-),男,江苏兴化人,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战略与技术产业政策。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省级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绩效的评价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6EYD003);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性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KYLX16_1355 SKCX16_046)。

猜你喜欢
可视化要素阶段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思维可视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