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颖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表达剧情的戏剧形式。歌剧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歌唱为主,将诗歌、话剧、舞蹈、器乐等表演艺术很好的融为一体。近年来歌剧已被人熟知,所有学习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们都要学习和接触到一定的歌剧表演。陈俊衣(2016)指出在演出歌剧的过程中,必须要演员能够对戏剧有透彻的了解并能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配合其它艺术元素,尽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歌剧的艺术美。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歌剧的演出会使各演出成员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熏陶与提高[1]。选择在师范院校排演歌剧时有着极大的风险和难度,但是为了学生们更好的成长,只有在歌剧表演中才能更好历练学生们,在舞台上更好地磨砺他们作品风格把握能力、作品演唱能力、戏剧表演能力、舞台驾驭能力等综合声乐表演技能。因此,近几年内我尽最大努力给华师音乐学院音表系的学生们导演过两部歌剧,分别是施光南的歌剧《伤逝》和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下面我将从导演的两部歌剧中详细的讲述歌剧表演在演唱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在歌剧中,首先需要学生们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因为歌剧以歌唱为主,一部歌剧最短有一个半小时,多则两至三小时;作品中有宣叙调、咏叹调和大量的对白以及不同的重唱段落;语言有意大利语、德语、法语和我们的母语等;内容有戏剧的情节与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对歌者的演唱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们只有在演唱了大量的艺术歌曲,有着丰富对作品风格把握和驾驭的能力后,认真做好谱面工作,充分了解作品故事的背景,人物的性格与特点,从而在演绎作品时就能做到人物、情感拿捏有度,层次分明。例如在中国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此时的子君被爱人抛弃,有家不能回,众叛亲离,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对于歌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感情的处理是最关键的,怎样用声音做到对哀伤气氛的层层递进,弱音、强音精准的控制,情感的收放自如,这对气息的支撑和声音的表现力都有极高的要求,不能过分的宣泄悲愤,对于音量、音色的把控也非常重要。例如在《费加罗的婚礼中》中有很多重唱与合唱片段,二重,三重甚至七重九重,这些重唱是这部歌剧的一大特色,那么对于演唱者来说,重唱不同于独唱,重唱讲究集体合作,歌者间默契配合才能完成,这对演唱者的音准、节奏、气息的要求特别严苛,在演唱自己的声部同时要学会聆听其它声部的旋律,其次,在音色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使自己的声音与其他声部的声音更融合,这对气息的要求很高,但凡某个声部的气息弱了,声音与音乐把控不当,作品的效果就无法很好的诠释。诸如此类问题在歌剧的排练中会出现很多,作为歌剧表演的歌者必须在非常好的歌唱能力中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剧中人物。
郭轶清(2014)认为歌剧的综合艺术特征对演唱者的综合素质提出挑战,除用美妙声音表达出音乐,还要与戏剧、表演等其它舞台艺术协同配合。在开展歌剧的演唱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演唱者综合素质的发展,歌剧同时包含有戏剧与音乐的特征,对演唱者来说,将情节发展、戏剧冲突与音乐流动起伏相融合是必要的[2]。在声乐演唱中,歌唱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中文对于歌者的表达比外文更容易让观众接受,能更清晰的感受歌词的思想内容,继而引起感官享受与情感共鸣,但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中国歌剧的宣叙调中很多是个人的独白或两人间的对话,这需要演唱者用朗诵的语气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看似简单的对白,却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的关键,咬字、气息、重音、情绪都要符合故事情景。例如在《伤逝》中,涓生和子君有一段对白必须在音乐中完成,涓生的情绪有个渐变的过程,语气的节奏上、声音音调的把控上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随意的去说,随着音乐的强弱情绪每个咬字就显得尤为重要,极大地推动歌剧情节的发展。而外文的宣叙调对于演唱者来说有更大的挑战,首先是发音是否标准,例如意大利语的清辅音浊辅音的区别,双辅音重读,准确的语感,宣叙的语气等基本的语言问题就需要歌者花大量的时间去仔细的反复的练习,聆听版本较好的视频音频,这些谱面工作完成后,演唱者语言方面的问题就会提升一大块,甚至会举一反三,在今后碰到其他比较复杂的外文歌曲或者咏叹调,自己可以有能力去克服它们。例如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就有非常多带宣叙的咏叹调,尤其一首经典且耳熟能详的苏珊娜咏叹调《美妙的时刻即将来临》,前面就有一大段的类似于说话语气的宣叙调,在没有表演整部歌剧来演唱这首歌曲,初学者会感到迷茫,只是唱会了旋律,在语言语气和情绪上无法拿捏准确。但在了解整部歌剧的背景故事,并在舞台上表演过,再演唱这首作品时,对作品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个人感悟后,文化底蕴加上情绪的烘托,宣叙调唱起来便有了“味道”,加之在语言上,虽做不到像中文歌词一样让观众一听就会产生共鸣,但只要做到语言重音突出,节奏强拍精准,用声科学平衡,人物情绪到位,观众也一样能感受到歌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黄如(2010)指出一部具体的歌剧会让我们渗入声乐艺术的实质。演唱是一种艺术形式,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产生,除开能对人的思想、气质产生熏陶的作用之外,还能够使人的整个思想境界、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可满足人们心灵,情感的寄托和需要,达到启迪教育的目的[3]。每一次歌剧排练都是在舞台上完成的,它跟在琴房给学生上课不一样,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好坏不等,大部分没上过舞台表演课的都会出现怯场,放不开的状态,这就需要大量的在舞台上练习来解决这一难题,悟性高的学生强调一两次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肢体不协调和表情不到位的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练习来改善,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在演唱教学中,平时多注重的是学生们的声音技巧,歌曲的情感处理,但歌剧表演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仅演唱的好,没有表情语言、肢体表演,舞台调度等能力是演不好歌剧的。反之,能演好歌剧的学生,她的肢体协调能力、舞台表现力、歌唱能力、音乐修养、文学修养都得全方位具备。 从排练这两部歌剧中发现,歌剧表演在演唱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演唱水平和歌曲作品的情感处理,在不同的歌唱语言上和舞台表演等也有快速的进步,进而提升了他们的音乐与艺术修养。因此,歌剧表演在演唱教学中给与了我非常多的启示:单纯的声乐教学有时不会更全面发现学生的缺点,进而不能因材施教的去帮他们改善歌唱毛病与习惯,但从歌剧表演中就能发现众多问题,例如:心理素质,舞台掌控力,表演水平,临场发挥能力等,这些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因为没有相应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们去表现,除了音乐会、观摩和考试外,从每一次高强度的歌剧排练中,可以发现学生们不同的问题,相当于把在琴房的教学搬上了舞台,范围更大,涉及的内容更多。虽然每次排练学生们的问题会很多,甚至前几次排练很有成效,下一次状态反而不理想,但经过反复的磨合与练习,过程非常艰辛但,最后学生们的成长与收获非常巨大。
对于音乐表演系的同学而言,舞台对他们而言太重要了,所以,从排演这两部歌剧中,学生们不仅是声音技术上、还是形体仪态、舞台表现力上都有了飞跃的进步,也有了自己的舞台实践感悟,这也是我教学中感到最欣慰的,他们在音乐上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在今后的声乐学习道路中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定位,知道什么作品适合自己,慢慢形成高规格的演唱风格,这就是歌剧表演在演唱教学中价值的体现,对于学生们而言,也是难忘的舞台实践活动,对他们声乐学习以及以后自己的教学之路都会有很大的启发与至深的影响。
[1]陈俊衣,从声乐教学角度浅析作品的演唱与审美——以歌剧《运河谣》唱段《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 黄河之声,2016,(22):37.
[2]郭轶清,咏叹调《前天夜里,我的孩子》的演唱特色与教学要点[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2):144-148.
[3]黄如,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如何诠释歌剧咏叹调《没有优丽狄茜我怎么活》[J],大舞台,2010,(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