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师学院是培养高素质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确保学院办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成效,需要加快技师学院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此为背景,本文将分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包括技师学院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的法制化建设、技师学院产教融合模式和校企合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以及技师学院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技师学院 法制化 规范化 标准化 建设策略
技师学院承担着为社会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下,我国对技师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各地技师学院已经基本形成产学研融合、校企联合办学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从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但由于实施时间尚短,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化技师学院教学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其教学管理水平。
一、技师学院法制化建设策略
(一)技师学院教学管理法制化建设
依法办学、依法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是技师学院建设发展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长期以来,民主化管理和法制化管理也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在相关教育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下,教学管理行为已经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开展技师学院教学管理法制化建设的目标则是实现有法必依,突出法制化管理在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地位。目前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学院与学生的关系,并赋予学院按照章程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权利。这是学院开展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指出学院管理章程建设的重要性。首先,技师学院作为授权主体,可依法行使招生、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和授予学位等权利,并对存在严重违纪的学生进行处罚。但具体管理条例的制定,以及适用限制条件等,应在学院章程中进行详细说明,并向学生进行公示。依法建立的学院章程,不仅应作为学生行为的管理规范,也应作为教师工作的约束条件。从而保证教学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1]。
(二)技师学院教育发展法制化建设
技师学院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应在相关法律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推动教育发展法制化建设。在此方面,育人标准的建立、教学环境的创建、补贴资金的投入及使用等,都需要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并主动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监督。同时应对技师学院教育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进一步完善,扩大其管制内容的覆盖面。比如德國的《职业教育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等,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容、师资准入标准、教育改革方向等作出了详细规定,极大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改革。我国在技师学院教育发展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改革步伐[2]。
二、技师学院规范化建设策略
(一)技师学院产教融合模式规范化建设
针对目前技师学院普遍采用的产教融合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首先应找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围绕其核心建设目标,构建规范化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为培养理论丰富、实践能力过硬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比如以六年技师制为例,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即入学的前三年,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段文化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第二阶段为熟练阶段,时间为入学的第四年,教学内容以大专基础课程、技能熟练教学为主。第三阶段为提高阶段,时间为入学的第五年,主要教学内容为大专专业课程、技能强化教学,经过此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高级技工水平。最后一阶段为技师研修课程教学阶段,可通过开展生产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帮助其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并让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技师水平,最终顺利获取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
(二)技师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在技师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作出适应性调整,以满足新教学模式下各项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技师学院档案具体包括教育教学档案、科研档案、人事管理档案等,是在对应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片、影音记录。技师学院档案的完整性及档案资料的详尽程度,与学院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等直接相关。特别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必须实现对学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此过程中,还涉及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为了让档案管理更好的服务与技师学院的各项工作,必须不断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进程,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实现对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通过统一将档案资料存储到云端数据库,并通过分配权限,对档案资料进行调用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学院档案管理的难度,还可以追溯档案管理操作流程,落实管理责任,提升档案资料调用效率和调用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开展相关宣传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学院档案管理的重视,认真学习《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学院制定的档案管理规定,及时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责任感。其次,应完善档案管理组织结构,采取专人专管和部门兼管相结合的方式,并由各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员直接负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学院档案工作则应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完整性。再次,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帮助其尽快掌握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树立网络化管理意识,从而尽快适应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环境,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高效率、规范化的开展,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应积极分析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手段,为档案资料安全性提供全方位保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制度规范化建设
在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学院与企业分别承担着相应的教学管理职责,需要通过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让各方参与主体共同为学生学业及职业发展服务。在此方面,可参考宁波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制度构建情况。宁波技师学院首先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系分为学校教务处、各教学系部、社会服务处三大部分。其中,教务处主要负责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各教学系部则负责具体的教学组织活动和生产计划制定。社会服务处作为与企业直接联系的部门,负责与企业进行洽谈,签订三方就业合同,并协调学生生产实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与企业协商决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训阶段,由企业讲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评价工作。学院方面会充分尊重企业讲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的实习分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则采用企业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这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还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环境,为其今后融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三、技师学院标准化建设策略
(一)技师学院课程内容标准化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技师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标准化建设方面,要实现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2016年3月启动的13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各技师院校应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建立课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评判现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从而对其作出调整和优化。在此方面,技师学院课程内容标准化建设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人才培养前瞻性,能够根据社会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对课程教学内容作出创新。在教学方法上面,也要根据课程内容的调整,作出相应改变。技师学院的人才输出目标是适应实际生产流程的技术、管理、服务要求,从而解决企业技能型人才缺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更具体而言,在技师学院课程内容调整过程中,应以各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及时引入新的知识、工艺和技能。同时加快建立新技术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顺利接轨。
(二)技师学院德育队伍标准化建设
在教育4.0时代下,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技师学院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教学管理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于学院育人生态化构建,通过建立一支标准化的学院德育队伍,确保各项德育工作能够高效开展,与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相互补充。在此方面,应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特点,对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做出创新。具体应融入“互联网+”思维,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生态体系,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对技师学院德育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带来的影响。学院应为德育工作的“互联网+”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在此基础上,改变以往一个教室、一套教材、一个班级的德育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展开多点渗透,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以此为目标,对德育教育体系作出创新,新时代的技师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互联网应用技能,能够与学生自媒体等展开互动,全面参与到学生的德育发展过程中。以此为标准,构建全新的德育队伍评价体系,对技师学院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掌握。杜绝学院德育工作向功利化、形式化方向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降低抵触情绪。通过实现德育队伍标准化建设目标,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双高的新时代技能人才。最终将德育教育完全渗透到各专业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全覆盖。
(三)技师学院评价体系标准化建设
教学评价是技师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及时开展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且可以更好的关注于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发展。此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技师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具体指导意见。在技师学院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大纲要求,还要考虑企业需求,并将企业评价纳入到技师学院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具体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做到指标覆盖全面,评价标准客观准确。可采用专家调查法,由学院各系教学主任、一线骨干教师、企业讲师等,共同组成专家团队,由专家团队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从技师学院的长远发展来看,不仅需要尽快完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职业资格框架,还需要创新评价方式,关注于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工作实绩等评价内容,从而构建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人才评价新体系,适应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此外,还应该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找到自身知识技能存在的不足,主动寻求提高途径。在此情况下,可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为各项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提供方便。因此,评价体系标准化建设具有多方面意义,只有采取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被学生接受和信服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学习引导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技师学院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现阶段技师学院教学管理改革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向,且三者之间联系密切,缺一不可。通过全面提升技师学院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对教育管理模式、制度、方法、内容、评价标准等作出全面改善,可以解决以往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洋.SL技师学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韦卫.加强档案管理建设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浅谈新形势下技师学院档案管理现状及规范化、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7,(S2):116-122.
[3]王联翔,李铁英,赵方欣.校企结合的技师学院终身职业教育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08):58-60.
(作者简介:黄涛,本科,政法专业,作者单位:朝阳市技师学院;研究方向:技师学院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