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贾立群洗涤我心灵

2018-01-10 13:00张永和
北京纪事 2018年1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大夫B超

张永和

由我编剧的北京曲剧《B超神探》最近在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究其原因,是因为剧中主人公贾立群大夫的事迹太感人了。再编成戏,经过艺术的再现,自然更能感染人。观众的心和台上贾立群大夫的心交融在一起,一时也分不清哪个是角色,哪个是真人,所以获得那么多的掌声,也是意料中的事。我在2017年的春季,经著名北京评书艺术家连立如女士推荐,要我为北京儿童医院B超科名誉主任贾立群大夫写一个北京曲剧,并在西城文委内开了研讨会,有关人士介绍了贾大夫动人的非同一般的事迹。我当时虽然很动情,很有创作的冲动,但我想到要把真人真事特别是还健在的英雄模范搬到舞台上,环顾历史,环顾周围舞台,似乎尚不多见。过去我虽说写过几十出戏,写过京剧焦裕禄这样的现代戏,但写活着的人物上舞台确实还从来没有,因为写戏要编,要编故事,要虚构。可是现在就在儿童医院上班的贾立群大夫,我怎能编个七荤八素,所以我有些犹豫,有顾虑。我把这层意思说了出来,但是立如同志接过话茬说道:“我们早已把贾大夫写成评书,写成快板,写成琴书,王玥波他们已经演出了。就是说贾立群,唱贾立群。前人没有,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她的话给我增添了很大的信心,我决心接受这个硬任务,并决定去儿童医院采访贾主任。

我在儿童医院见到了贾立群大夫,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夫,不善言辞,不会矫饰,不会表扬和自我表扬。只是有问必答,实事求是,平实朴厚得很。如果走在路上,或在公交汽车上,在公众场合中,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决不会有人多看他两眼,赚一个最大的回头率,但他又决不是一个普通人,根据材料,他又是非比寻常之人。他获得过“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和“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第六届健康中国榜样人物”“全国当代大医精神代表”“全国医德标兵”“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6年7月,他被中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7年8月,他获得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白求恩奖章”。2016年7月1日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共100名,前20名上台领证书,贾立群大夫排在第一名,是习总书记颁奖。贾大夫上台后,走到总书记前面刚要问好,还没出口,总书记便问道:“贾立群?”贾大夫接着说:“总书记好。”总书记接着叮嘱道:“再接再厉!”贾大夫感动地说:“谢谢总书记!”这又是多么光荣多么不寻常。

贾立群有高超的医术,有三组数字一一40万,两万,两千多……这都是什么意思?贾大夫从医40年,接诊40万患儿,小探头“探”出了两万多患儿的疑难大症,挽救了两千多个危重患儿。这成绩还小吗?而且这数字是实实在在的。我高中时的同届同学,儿童医院中医科原主任刘学易大夫不久前对我说:“贾大夫的探头能探出别人看不出的病灶,而且百分之百的准确。”我的另一个好友,某戏剧博士,多少年前他的孩子在石家庄某医院被误诊,万分焦急地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是经贾大夫的小探头超出了正确的病症,而且很快便病愈出院,所以这位博士先生至今一提起贾大夫,仍然十分感激。

贾大夫有非常高尚的医德,清廉的医风。大家都知道贾大夫有“缝兜大夫”的美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挽救了许多危重患儿,多少年为挤出一个多小时的诊断时间,几十年年来坚持不吃中午饭。甚至有一天,干了一天活,一口气检查完40个患儿后,肚子疼得再也忍受不住。就在他要疼晕了过去时,救护车赶到了,送到专科医院一检查,阑尾炎并且已经穿孔,贾大夫忍受了11级的疼痛,(疼痛最高为12级),再晚点就会有生命危险。患者父母们为了感谢贾立群大夫精湛的医术,精准地检查出患儿的病灶,或者为了能使用贾立群牌B超机(不知道贾立群是个人名),而给贾大夫白大褂兜里塞钱、塞卡,贾大夫左拦右挡,竞把两个兜撕扯了下来!于是贾大夫干脆就把白大褂的两个兜从里边缝死了,这下便让病孩家属死了这条心了。其实说起来,这种现象也是很令人伤心的,贾大夫对笔者说:“我不收红包,我缝兜,不仅是遵守纪律,不能破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责任和规矩;同时我也想到一个家庭出了一个病孩,为了治病,既有精神负担,也有经济负担,有时会花很多钱,甚至把一个家庭的积蓄都花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让人家花额外的钱,收下人家的血汗钱,也太不应该的。同时,大夫虽然很辛苦,可是政府给我们的工资薪酬也够花的了,我不能够玷污了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一番话说得我热泪盈眶,多么朴素的话语!真是大医精诚,一字千金,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令人扼腕、令人悲催的情节写到戏里面去。

我在创作北京曲剧《B超神探》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叫困惑。写戏的人,看戏的人,都知道,戏要好看,必须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有正反两方面的激烈冲突。但在这个戏中,可能没有剑拔弩张的冲突。在医院,当下存在着医患矛盾,一是一度还很尖锐,经过有关方面的努力,现在已经缓和多了。但是在贾大夫这里没有医患矛盾,贾大夫拿患者当亲人,不是骨肉胜过骨肉。患儿和患儿家属都把贾大夫当成自己的恩人,感恩尚且不及,哪里来的矛盾冲突?二是,在医院里,在B超科室,更是谈不到。贾大夫是儿童医院的品牌,一张闪烁着光辉的金名片,大家都非常尊敬贾大夫,至于说在B超室,他就像一个家的家长、父亲、恩师,学生们都在仰视着他,何来冲突?三是,在家庭中,贾大夫的爱人,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他们从来没有红过脸,她对贾大夫工作忙很少顾家,有劳骚,也有期待,也有过一同去旅游的逐梦。但当贾大夫没有时间,脱不开身时,夫人一百个理解,一千个支持。

你让我怎么写矛盾冲突?但我在采访贾立群大夫的过程中,也是我学习这位十九大党代表的过程。这个追梦的人,也是洗涤我心灵的人,我热爱贾大夫,崇敬贾大夫!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但有爱。我写贾大夫的无疆大爱,对患儿的爱,对患儿家属的爱,对妻子和儿子的爱。当然除去爱,矛盾也是有的。那就是贾立群大夫自己内心的矛盾,他常对妻儿说的一句话是“对不起”,他何尝不愿常回家看看,何尝不想陪妻儿去游青山观绿水。但他实在放不下工作,放不下患儿。他还要谨遵习总书记对他的叮嘱:再接再厉!他矛盾的心理冲突就是好戏,就是一曲曲的好唱。endprint

再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剧本的一大本事,就是要会编故事,所谓环环紧扣、悬念丛生、起承转合、引人入胜。为了戏好看,吸引住观众,就要编情节,也就是虚构情节!但我们这个《B超神探》,是以十九大代表贾立群大夫的真人真事为背景而创作的舞台剧,贾大夫是现实中活着的人,是中国共产党中的优秀党员,主要情节、事件不能撒开欢儿地编造,也不能大量虚构,这又当如何处理?这还真不用笔者发愁。几十年中,贾大夫为患儿所做的事,所诊断的奇形怪状的病太多了。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不用编,都是现成的戏剧情节,而且也是笔者绞尽脑汁也编不出来的。我要费点脑筋的,是如何把这些情节串起来,组织到一个晚会的时间中,如何跌宕有致、言简意赅、流畅自然、充满机趣。也就是把这几十年中最典型最能展现贾大夫性格核心的事件,组织好,起承转合,构成一个较好的戏剧结构。从现在的几场演出情况看,在这方面,观众认可了。

首演那天,剧场掌声多达16次。这个戏的导演,北京人艺的著名老导演顾威说:“观众这么欢迎,出乎我的意料,对我也是个教训,说明观众是喜欢欣赏正能量的戲,我们给观众、给贾立群大夫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贾立群众多感人事迹中,我选择了两件事入戏:一件,是东北牡丹江一个两岁的幼儿,因为数日一滴尿没有,医院认为是急性肾衰,报了病危,无奈转院去了哈尔滨,再入院治疗。仍然判断为急性肾衰,无治,仍然报了病危。最后一条路,抱着死马当活马治的一线希望,半夜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上急诊。贾大夫来了,小探头游走了45分钟后,长出一口气对患儿父母说,孩子只是输尿管头堵上了一堆细砂子,是泌尿结石,只要把砂粒取出来病就好了,就可以回东北了。这父母一听,立刻就给贾大夫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并掏出手机向等待消息的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报喜讯,手机中传来老人们的声音:“我们四个老人现在就向着北京方向给贾大夫磕俩头!我们老百姓也只能这样来报答了。”戏每演到这里,剧场大厅里都爆发出激动的掌声。

再一个情节,一个小女孩遭车祸,送到北京儿童医院,在贾大夫用B超检查时,发现肝脏正在出血,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贾大夫顾不得多想,救孩子要紧。他二话没说,抱起孩子就往手术室跑。病孩家属不明就里,在后面一边高喊,儿童医院大夫抢孩子啦!一边在后面紧追,贾大夫道路熟,以百米速度跑到手术室,高喊:“手术,快手术,肝脏大出血!”这时病人家属还在手术室外面喊嚷。从手术室里奔跑出来的贾立群大夫,发出一声吼声,他从来没有的喊叫:“里边马上要手术,请你们给我安静!”这一声吼,可把病人家属镇住了,马上不敢喊叫了。这时候手术室里的外科大夫,对着贾大夫又是爱又是气,一口气地埋怨贾大夫:病儿的大出血随时都可能停止呼吸,要是死在贾大夫您的怀中,您可是百口莫辩啊,弄不好您要打人命官司啊!贾大夫一听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是呀,这不是不可能的,万一在我怀里心脏停止了跳动,纵有千张口,再怎么解释也会说不清,因为事先没有来得及向家属说明,就抱起孩子狂跑。正像同事们说的,您给家属出个检查结果单子,出任何问题也与您无关。当时,贾大夫想都没想到这些。根本没工夫去想,只想到孩子稚嫩的生命,争一分是一分,夺一秒是一秒,把孩子从死神手中抢救过来。现在经人提醒,想到了,也有些后怕。应该说,这就是人性的反映。

记得我采访贾大夫时,他曾说过:“我不是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夫,想到后果,当时我也后怕!这就是朴实、充满人性的人的真情实感。于是在剧本里,我就安排了一段展演贾大夫内心世界的大唱段,当贾大夫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杂念,最后唱出:“纵引来无妄灾,我无悔担承!”每次演出,当唱到这里,观众都是掌声雷动。

在这两个重要戏剧情节之间,我写了贾大夫因为紧张的工作而忘了接上初中的儿子,而让孩子在公交车站站牌下,被瓢泼大雨淋了一个小时,最后引起了感冒高烧。我写了他对儿子的愧疚,对儿子浓浓的爱。我写贾大夫因积劳成疾,患阑尾炎穿孔住进医院,他对妻子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照看,心中饱含的愧疚。这些地方既是贾大夫的真情实感,也是好戏。写出了贾大夫不仅对患者有大爱,仁心仁术、治病救人的大医精诚。同时,对妻子、对儿子,也是爱之深、怜之切,展现了贾立群主任的人性的光芒。写戏写情,无情无戏,想到传统京剧经典名剧《四郎探母》,该剧并没有写宋辽交锋的刀光剑影,而是写了杨四郎与其一家的母子情、夫妻情、兄弟情、姐妹情,而令观众一掬同是情中之泪!这个戏一演就是近两百年,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剧。所以本剧虽然没有写激烈的医患矛盾,而是写出了医患的感情,家人的亲情,同样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结尾一场,贾大夫终于陪着爱人和儿子去旅游,到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去看冰灯,但其实意欲去一趟牡丹江,要去看看开场的那个患泌尿结石而报病危的患儿。这样就和开头头尾呼应了然而尽管这样安排,贾大夫还是没有和妻儿一同走出北京城,就在马上要乘车启程时,贾大夫的手机又响了,外科又来求援了。一个6岁的女孩,肝脏上长了一个绿豆大的囊肿,虽然贾大夫把这患儿的病灶查出来了,但是手术时,如果没有贾大夫的B超探头的指引,恐怕找不到这个小小的囊肿。所以贾大夫不好说话了,但是她的妻子王兰,深明大义,要贾大夫立即回转医院去手术室。她和孩子先到哈尔滨等丈夫的到来,贾大夫一把抱住了妻子,两行热泪流了下来。台下一片掌声,观众的心和台上贾大夫的心跳动在一起。

这一点是虚构的,但又是真实的。因为医院的人告诉笔者,贾大夫忙的连北京郊区都未曾陪妻儿一同旅游过,所以最后贾大夫没有走出北京城去旅游,倒真是千真万确的。北京曲剧《B超神探》的导演顾威和作曲戴颐生,我们在一起共同创作了北京曲剧《珍妃泪》《烟壶》《龙须沟》,合作近30年,人们称我们为铁三角,工作起来很默契。青年导演王翼和贾立群的扮演者、北京曲剧团的青年优秀演员李相岿,都为此剧的演出付出了心血。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北京评书传承人连立如女士的加盟,担任本剧场与场之间的串联。立如先生76岁,但在介绍人物和剧情时,声音洪亮,中气充沛,饱含深情,快慢有致。评书用第三人称,可以把戏中不太好表现、不太容易介绍清楚的有关医学常识,用评书这种形式叙述出来,但又不脱离剧情,这种跨界的嫁接,也是一种尝试。对于贾立群大夫在本剧中的作为,可给予立体的评价。作为戏曲来讲,这种跳出跳进的手法,过去也是早有尝试并被肯定了的。

由于此剧接地气,反映真实的生活,因而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欢迎。笔者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牢记习总书记说的: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尽管这个戏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但我们的方向是对头的。此剧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首演时,文化部云平台直播时,点击率竟高达120万!这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也证明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所讲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大夫B超
大海里的“鱼大夫”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邬大夫就诊记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间接性失忆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儿童医院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