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摘 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传统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业的转型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网络时代我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传统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时代;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9-0147-02
在网络时代,传统报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各新媒体刮分。面对这种局面,传统报业不得不实现数字化转型,以迎合受众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而传统报业想要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还要加强对各种转型方式的研究和分析,以便选取适合的方式推动自身改革发展。因此,还应加强网络时代我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方式的思考,从而更好的推动报业的发展。
1 网络时代我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国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报业则面临则印刷量不断减少、广告刊登额不断下降的危机。自2012年开始,全国报纸总印刷量就在不断减少,2016年则降低至958亿对开印张,同比下降16.3%,相较于2011年则降低了42.9%。与此同时,我国报纸广告刊登额也在不断下降,2016年仅上半年就下降41.4%。在我国传统报业研究行业自救问题时,“数字报业”得以出现,为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所谓的“数字报业”,则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传统报业生产改造和重塑行业边界及业务形态而得到的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能够实现传统报业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应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发展挑战[ 1 ]。而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报业也彻底进入到了数字化转型时期,需要通过报网互动推动行业改革发展,寻求新时期的生存、发展路径。
2 网络时代我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方式的思考
2.1 打造网络数字报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很多传统报刊都采取了打造网络数字报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即将母体报纸内容原封不动的转化为数字内容,然后在网上进行内容发布。而对于网友来讲,只要浏览网页就能获得纸媒的信息。不同于传统报业的纸质产品,网络数字报的生产成本较低,可以与纸质产品形成媒介组合,从而为报业带来更多产品价值。但是采取该种转型方式,很多新闻网络都依托母报获得新闻信息,未能实现独立的新闻来源安排,以至于网站缺乏利益驱动。因此,想要通过打造网络数字报实现数字化转型,还应加强数字报内容的开发,完成新闻来源的拓宽,从而使网站形成自己的特色新闻,继而更好的与其它门户网站对抗。在这方面,《南国都市报》就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其在推出数字报后,十分注重网站经营,始终使网站更新在第一时间上线,有效避免了用户转投其他数字平台,因此能够使数字报保持较高阅读量。此外,在进行网络数字报打造时,还应注意对网站的功能进行拓展,以便更好的体现网站特色,如提供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图书等,确保网站浏览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持续关注数字报。
2.2 推出新媒体客户端
在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为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传统报业开始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推出新媒体客户端以迎合受众需求。而所谓的新媒体客户端,实际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技术在客户阅读设备上完成服务程序安装,从而为用户提供数字阅读服务。
所以,推出新媒体客户端,也是传统报业采用的重要数字化转型方式。作为权威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就推出了移动客户端。截止目前,该客户端下载量已经超出了一亿次,用户也多达数千万。为加强用户的阅读体验,《人民日报》推出的移动客户端融合了智能终端特性,能够以移动终端的形式呈现内容。
为完成品牌打造,《人民日报》则完成了“专题”板块的推出,重点进行近期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而随着各大报业陆续推出新媒体客户端,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变得越发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各大报纸还要完成目标消费者的准确定位,从而根据消费者特点完成专门的客户端研发,完成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进而使传统报业的市场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在此基础上,传统报业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业务,从而有效完成数字化转型发展。
2.3 构建新闻社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大报业集团在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完成信息聚合优势的获取,一些报业集团开始在网络上进行新闻社区的打造,以期达成扩大数字领域市场份额的目标[2]。
所谓的网络新闻社区,则是聚集娱乐、生活等各种资讯的网络信息平台,可以报业可靠新闻来源为资讯基础,因此能够与门户网站进行竞争。《南方都市报》在采取报网互动模式的基础上,就完成了“奥一网”这一社区网站的打造。
作为我国首家Web2.0矩阵型新闻互动社区网站,“奥一网”可以从南方报业集团获取信息资源,通过社区互动完成言论渠道的拓展,并利用平台上多元化信息推动新闻生产创新。
就目前来看,“奥一网”采取的是多样化新闻生产方式,能够实现对各种热点事件深度暴动,并完成公共议题的设置,同时也能进行专题设置,因此既能完成分众,同时也能实现聚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类平台上容易出现受众广泛讨论的情况,容易产生舆情。因此,为使传统报业完成数字转型平滑过渡发展,还要加强舆论走向的正确引导。
2.4 创建“云报纸”
传统报业在新闻素材获取方面,需要依靠记者和编辑获取一手资料,然后通過加工整合后完成信息传递。
但是在网络时代,受众也将参与新闻生产过程。考虑到这一情况,传统报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完成“云报纸”的创建,以便将用户纳入新闻制作过程,从而在拓宽新闻来源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受众。
所谓的“云报纸”,则是将传统报纸生产前端与云端结合在一起而得到的报纸,能够进一步加强传统纸媒与网络媒体的融合[3]。而借助用户生产内容UGC,则可以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并加强纸媒与读者的联系。
在“云报纸”的生产平台上,通过搭建爆料平台,则能完成爆料线索的主动收集,并获得更多的读者意见和建议。通过核实线索和加强新闻资料背景的挖掘,然后通过策划求新、求彩,则可以使报纸的知名度和品牌力得到提高,进而更好的推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3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面对网络时代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挑战,各大报业集团还应加快数字化转型,采取打造数字报、移动客户端、新闻社区和“云报纸”等方式加强数字技术的引入,以便更好的实现报业资源的整合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朴松花,李达.报业数字化生存的羁绊与出路——以《南方都市报》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3):18-19.
[2]赵萌琪.论网络时代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以英国《泰晤士报》为例[J].中国报业,2015(18):25-26.
[3]本刊记者.《新闻实践》杂志举办报网转型论坛[J].新闻实践,2010(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