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探索及其新时代意蕴

2018-01-10 21:55邹春梅方燕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

邹春梅+方燕

摘 要: 毛泽东一生对农民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探索,有效提升了农民思想和文化水平,保障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农民情怀,意蕴了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要高度关注农民教育;二是农民教育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落脚点;三是农民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 毛泽东; 探索工作; 农民教育; 当代意蕴; 农民情怀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4.017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全党重中之重的任务。这一论述表明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其中加强农民教育,整体提升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是根本。毛泽东一生对农民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探索,他不仅从提高农民思想文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发挥农民在中国革命主力军作用的内在需要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等战略视角阐述了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从实践中探索了农民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并对农民进行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和军事教育,有效提升了农民思想文化水平,保障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当前,深入学习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精髓,对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启示。

一、毛泽东对农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毛泽东从战略视角论述了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工作提供了必要思想前提。

(一)加强农民教育是整体提升农民思想文化水平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指出,提高社会生产可以有教育等多种方式方法,但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方法却只有一种即教育。[1]马克思这一论述,表明了教育与社会生产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农民教育不仅是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造就农民全面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生动力。长久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0%,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农民处于落后愚昧的生活状态,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扎实有效地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开拓农民视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切实提升农民思想文化水平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农民教育是发挥农民在中国革命主力军作用的内在需要

毛泽东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依靠力量。中国革命,如果得不到源自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那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2]在此,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农民在中国革命中主力军的作用呢?在毛泽东看来,除了要赋予农民基本生存權外,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对农民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毛泽东的这一认识与他成长经历有关。毛泽东生长在农村,熟悉农村,对中国农民的特点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他深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农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生活难以为继,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限制了农民的目光,使农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为组织纪律性和大局观念不强、政治远见缺乏等特点。毛泽东认为,在民主革命中农民尽管是主力军,在反帝反封建革命中虽有革命性的一面,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组织纪律性和大局观念不强、政治远见缺乏等不足的一面与中国革命的需要相距甚远。如果没有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散漫性和盲从性等局限性就不可能消除,农民单纯的阶级仇恨就不会主动转化为支持和参与中国革命的精神动力,农民也就不会自觉参与和拥护革命战争。正是毛泽东洞察到了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有利于发挥农民在中国革命主力军作用,所以,加强农民教育工作贯穿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力量基础。

(三)加强农民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我国农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0%。过去我们革命依靠农民援助取得了胜利,现在要使国家工业化得以实现,也必须要依靠这些农民的援助。[3]毛泽东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农民如果没有高度的知识化,那么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农业现代化,最终也就不可能国家工业化。毛泽东深知,要让农民具有高度知识化,关键就是要对农民进行教育。为此,他强调,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民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思想和文化技术水平,进而培养出千千万万思想和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对加强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认识,毛泽东是十分明确的。他反复强调,如果不重视农民教育工作,农民教育得不到发展,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的思想和文化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实现国家现代化也就变成一句空话。[4]正是在他的重视下,全国加强了农民教育工作,提升了农民教育效果,推进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保证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农民教育工作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这集中体现在他实践中探索的农民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基本方法以及对农民进行教育的基本内容上。

(一)农民教育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同志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了农民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为农民教育有效开展指明方向。

1.坚持实际的原则。为了让农民最广泛地接受教育,同时结合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差异,毛泽东提出了坚持实际的原则,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对农民进行教育,如在抗战期间,当战局吃紧,不便于集中教育时,毛泽东就会把原有的农民集中教育“化整为零”,将学校的教师、学生分散出去,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中,让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当战事比较缓和时,又将分散出去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化零为整”进行集中学习。[5]在坚持实际原则指导下,毛泽东这种时散时聚的类似游击战术的教育方式,契合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和革命形势的需要。实践证明,坚持实际原则下进行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农民普遍欢迎。endprint

2.尊重农民的原则。毛泽东提出尊重农民的原则,旨在对农民进行教育时,不强迫,而是根据农民的自觉和自愿来进行。在领导根据地农民开展文化教育时,毛泽东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1944年10月,毛泽东在边区的一次文教工作会上指出,文化工作者必须以满腔的热情联系群众。联系群众,就是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这里,毛泽东所提到的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实际上就是指要尊重农民。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强调教育农民必须尊重农民,必须遵循农民需要和自愿原则,在此基础上,然后采用适当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对如何提升农民教育实效性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他认为,要提升农民教育效果,重在培养农民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这个“主动性和自觉性”正是源自于农民自身的需要和自愿。他强调,农民自身需要是指农民的实际需要,而不是别人想出来的需要;农民自愿是指农民自己下决心决定,而不是由其他人代替其作决定。尊重农民的原则,这是毛泽东对农民进行教育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始终贯穿于毛泽东农民教育的整个实践中。

3.倡导实践的原则。倡导实践的原则,即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教育农民所遵循的另一重要原则,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农民教育实践中的一次伟大创举。毛泽东在农民教育中倡导实践的原则,既是解决农民当时生活紧迫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战争时期各项物资保障的客观要求,再现了毛泽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后, 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重要原则被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1958年初,在广大师生实行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经验基础上,毛泽东开始提倡半工半读。[6]之后,半工半读、 半农半读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如在农村发展起来了一批简易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中小学校,在江西南昌还建立起了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这种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既兼顾了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又方便了农民接受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二)农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合适的教育途径与正确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农民教育的实效性。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农民教育的途径,毛泽东提出,开展农民教育的途径一定要丰富、灵活多变,这样农民参与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基于此,读报识字组、夜校、午校、青年补习班、妇女补习班、专业技术培训班等教育途径都被各抗日根据地所尝试。

关于农民教育的方法,以下几种是毛泽东首先提倡的:一是有组织的集中教育法。如在“农学运动”中,采取组织选派与群众自愿聘请的方式,选拔一批优秀的冬训教员到农村,有组织地对农民开展相对集中的教育,主要是帮助农民识字、读书、学习基本的算术等。二是“互教互学”法。这种方法是毛泽东的老师,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在兴国总结群众办学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提出,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教学,如老公可以教老婆、儿子可以教父亲、识字的可以教不识字的。这种教学方法既灵活又方便,在建国初期扫盲中也被采用过,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启发式法。毛泽东认为,农民多数是成年人,学习的目的性明确,自制力、自觉性和理解力强是其所长, 但记忆力弱是其所短,而且學习时间短。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毛泽东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他要求教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几个方面,一要由表及里,深入浅出;二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三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有感染力。毛泽东倡导的这些教学方法尽管发生在过去,但在今天看来,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农民教育,而且在学校全日制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农民教育的具体内容

毛泽东根据革命与建设的现实需要,重点对农民进行了思想政治、文化、科技和军事方面的教育,有效提升了农民思想和文化技术水平,保障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方法之一。毛泽东在对农民进行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基于毛泽东对农民的深入了解,熟悉农民特点。毛泽东认为,农民受压迫和剥削最深,人数最多,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力量,但农民身上具有的散漫、不果断、缺乏政治眼见等局限性,又不利于发挥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因此,毛泽东认为,只有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克服农民自身局限性,唤醒和激活农民积极参与革命和建设的热情,才能发挥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7]

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毛泽东对农民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也是有不同的。土地革命期间,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克服我们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内部存在的各种非主流思想,二是要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唤起农民的反抗意识,引导广大农民参加土地斗争,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奠定基础。抗战时期,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农民的理想信念和民族意识,努力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水平,进而加快抗战胜利的进程。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揭露国民党的各种反动行为和言论,帮助农民认清国民党的本质,唤起农民参与革命,为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改造农民的私有观念,二是进行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由于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加强,农民更加积极地参与革命和建设中,这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文化教育。使农民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农民教育的基石,也是农民接受其他方面教育的前提。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于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导致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没有文化。为了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因此,对农民普及文化知识、进行扫盲教育便成为毛泽东农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毛泽东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贯穿于他的整个革命活动中。土地革命期间,为了既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又能增进农民对革命的认识,一方面,他提出在各地普遍设立农村夜校及识字班,使没上过学的青年男女在不妨碍生产的情况下有机会识字;[8]另一方面,主张加强农村教育平台的建设,如把原有的村塾改造成新式学校、建立集中的正式的中小学以及成立分散的不正规的乡村学校、识字小组和读报组等。[9]此外,他还多次发出号召和指示,积极推进农民文化普及及扫盲教育工作。正是他对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和扫盲教育工作的重视,我国的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1965年为止,我国共扫除文盲超过1亿人,年均扫盲也超过600万人。也正是由于农民文化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整体提高,有效保证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endprint

3.科学技术教育。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是毛泽东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农民科学技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农民摆脱落后愚昧思想,而且还可以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知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认为,加强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必须从农业科技教育和卫生科技教育两方面入手。在农业科技教育方面,他提出,各根据地和解放区要设立农民专业技术学校,向农民普及科技教育,宣传农业先进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在卫生科技教育方面,毛泽东认为,边区农民存在迷信现象与边区卫生科技教育的缺乏有紧密关系。由于农民缺乏对卫生科技知识的了解,所以农民信神、敬神现象普遍。他认为,如果对农民掌握了基本的卫生科技知识,农民迷信现象自然定会减少。为此,他主张根据地和解放区大力普及卫生科技教育,提出创建民众医院,免费或降低贫苦人民的医疗费用。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农民的卫生科技教育工作。一方面,他从政治的高度狠抓卫生防疫、医疗等工作;另一方面,他倡导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 “除四害”、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站等等。所有这些举措,既保障了农民大众的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深厚的农民情怀。

4.军事教育。军事教育是革命战争的胜利保障。对农民进行军事教育,不仅能从根本上使农民认识战争、了解战争,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革命战争,而且还能帮助农民掌握一套革命战争的技能技巧。因此,毛泽东除了关注农民的思想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之外,还十分重视农民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技能教育。关于军事思想教育方面,毛泽东提出,要让农民了解人民军队的宗旨、建军原则是什么以及一系列的战略战术,以此来武装农民群众以保证革命的胜利。[10]关于军事训练方面,毛泽东主张,开展军事训练可以以排或村为单位和以连或乡为单位;关于射击技术方面,他主张通过举行射击比赛来提高;关于体能方面,他建议通过练习体操、做各种运动游戏来加强;另外,他还向农民讲授面对敌机来临如何隐蔽、如何挖掘防空洞、如何保护和擦拭武器等一些军事常规技巧。经过对农民长期不懈的军事教育,農民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革命战争胜利提供力量源泉。

三、毛泽东农民教育的新时代意蕴

如前所述,毛泽东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探索,既体现了他深厚的农民情怀,也展现了他宽宏博大的民生视野。尽管毛泽东这一探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但他在探索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价值意蕴。

(一)要高度关注农民教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全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1]农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否,而且也关系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实现。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时期,由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建设的发展。当下,应多维并举,多方合力,共同关注农民教育,使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有保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伟大贡献。

1.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为开展农民教育工作做好制度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关键是构建好相应的体制机制。农民教育是农村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长期繁重而又系统的工作。这就需要有相关体制机制作保障,如为确保农民受教育机会,应建立健全有关农民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多渠道的农民教育经费筹集体系和经费使用机制,扩大农民教育资源的投入。与此同时,深化农民教育的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农民教育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此外,还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民接受教育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农民教育内容和方式。唯有如此,农民教育才能长期有序开展。

2.加强政府、教师队伍和农民之间的协调,形成教育合力。农民教育之所以难,就在于政府、教师队伍和农民之间不易形成合力。这三者中,政府和教师队伍对农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是提高农民教育效果的前提,而充分激发农民自身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农民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之根本。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农民教育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但就农民教育效果而言,总体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教师队伍和农民三者没能很好地形成教育合力或者说是教育合力还不够。当前,农民教育的效果整体取决于政府、教师队伍和受教育的农民三者之间的合力,即政府如何在农民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教师队伍?农民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确保?农民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正规全日制学校的社会教育,只有凝聚政府、教师队伍和农民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农民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农民教育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落脚点

毛泽东农民教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农民切身利益得到了保护,农民的获得感得到了保证,农民教育工作就能有效开展。同样,今天开展农民教育也要从关心和照顾农民的切身利益入手,因为农民只有经济上的利益得到保障之后,才能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接受教育中去。为此,农民教育应做到三个结合。

1.与解决农民现实问题相结合。怎样尽快让农民的钱袋子满起来,这是当前农民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急迫的问题。当下,农民想要让钱袋子尽快满起来,最迫切需要的是市场信息、农业科技知识和互联网技术等,因此,开展农民教育,必须与当地农村实际和当前农民的这些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进一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和互联网知识等,农民通过掌握这些相关知识,不断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而通过勤劳致富。

2.与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农民是最淳朴的。之所以出现农民问题,多数是源于农民的实际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只有坚持教育农民与服务农民有机结合起来,多听取农民呼声、多为农民办实事,农民教育才能赢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开展农民教育,必须立足农民实际,充分了解掌握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中去,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这样,农民教育工作才能得到农民支持和接受,教育实效才能真正显现。endprint

3.与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系列政策相结合。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了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充实、有保障、可持续,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方针政策,如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这些政策充分说明党中央重视农民利益。因而,开展农民教育与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系列政策应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旨在使农民及时了解党中央系列惠民政策的内容, 使农民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尽快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

(三)农民教育要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农民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农民教育的成效。农民是实在的,只有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吻合农民实际生活时,农民内心深处的学习激情才能最大化地被调动起来。当前,对农民进行教育,就应关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形式方法的多样性。

1.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毛泽东农民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以民为本”。即从农民实际出发,符合农民实际需要。长期以来,农民的教育内容与农民的实际生产状况并不十分接近,针对性不强,农民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随着农民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教育需求也必定越来越多元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农民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设置。一是内容的主次性。设计主要课程和次要课程时,严格按照农民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对渴望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授之以技能课程为主,文化课程为辅;反之,对于那些有一定實用技术,但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授之以文化课程为主,技能课程为辅。二是内容的广泛性。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的需求千差万别,只有当教育内容丰富了,农民多样的需求才能满足。因此,教育内容既可以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网上平台交易等生产方面知识,也可以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如法律法规、道德素养、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三是内容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内容,尽可能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精简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渗透现代农业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使农民及时接触到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增强适应社会竞争能力。

2.农民教育方式方法必须多样性。毛泽东在开展农民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因时、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方法,备受农民的欢迎与接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毛泽东教育农民的这一理念同样也为我们当前丰富与拓展农民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了启示:一是在教育方式上。既可以采用村民夜校、乡镇文化站、农民学校的集中培训,也可以到田间实践;既可以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教学。这些教育方式,满足了农民的不同需求,能够使更多的农民接受教育。二是在教育方法上。既可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也可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案例教学法;既可以鼓励农民互教互学,也可以使用参观法、讨论法进行教学。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感官上的新鲜感,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在时间安排上,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特点,农忙时尽可能少安排学习活动,农闲时多安排些,这样能使农民做到生产学习两不误。

总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我们一方面要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工作的精华部分;另一方面,要秉承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1] 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农民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毛泽东文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3]毛泽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闭幕词[Z]. 1950.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3.

[6]毛泽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Z]. 1958-09-10.

[7]苗国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理论月刊,2010,(8):30.

[8]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J].党的文献,1994(5):6-12.

[11]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18)[2017-10-28]. http://www.news.cn/.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endprint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毛选》第五卷缘何未能在毛泽东生前出版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毛泽东的生日宴会都上些什么菜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