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林市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多项规划落户榆林的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榆林发展的新27条政策,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实现了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着力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打造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陕西省榆林市作为成长型资源城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新常态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途径。为此,本人于今年6月中下旬深入榆林神木、靖边、横山、榆阳等县区调研,并赴鄂尔多斯市考察学习,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榆林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性特征及主要表现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榆林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8-1987年,农村改革释放榆林农业发展的新活力,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群众温饱“吃”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粮食产量连年创新高,农业内部结构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调整,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也为榆林轻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原料。
2、1988-1997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在继续巩固条件下,以农业为原料的毛纺、皮革、服装、地毯、农产品加工业等轻工业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实现了农业与轻工业良性互动,也形成了榆林独特的轻工业产品优势。
3、1998-2007年,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十年黄金期,是西部大开发大规模投资建设期,是榆林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期,国家能源供应紧缺,资源产品涨价,榆林经济由传统的农业为主转变为以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为主的经济。以煤油气盐为主的资源输出和初级加工业发展迅速,榆林一度成为GDP、投资、财政收入全省增速最快的地区,也成为陕西发展重要的一极。
4、2008-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但榆林前期投资的一些能源化工大项目产能仍处于惯性上行期,GDP增速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期叠加”的效应有所显现,榆林积极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27条政策,深入实施“三个转化”,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产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
5、2012年以来,科教引领,主动转型,深入开展“一中心两基地”建设。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多项规划落户榆林的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榆林发展的新27条政策,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实现了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打造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综合来看,近几年榆林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据统计,榆林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4.5∶73.3∶22.2转变为2016年的5.9∶60.6∶33.5,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有所加大,占比逐年上升,第二产业投资有所减少,占比逐年下降,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由生存型、资源型、粗放型向发展型、集约型、创新型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
从产业内部来看,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及加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正从扩量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正从试验示范向集成辐射转变;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正从数量扩张向升级晋档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正从确保安全到生态绿色转变;市场营销体系初步建立,正从粗放经营向品牌引领转变。
第二产业:全力推进“三个转化”,能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榆神工业区入围全国化工园区20强,锦界工业园成为全省惟一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榆林版煤制油”、煤制烯烃、百万吨煤间接液化、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制芳烃、全球首个煤油混炼以及粉煤灰干馏工业化试验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装置成功运行。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53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3%。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定边智诚润滑油、神木银丰陶瓷等一批非煤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非煤产业的投资比重正逐年加大。
第三产业: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神南“煤亮子”平台上线运行,靖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营运,全市已注册电商企业436户,久旭快递物流园、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米脂服务中心、榆阳大才京东榆林体验店等建成投运。会展经济、旅游、金融、证券、保险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从产品结构上看,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养殖、加工不断向深层延伸,经济作物、杂豆、水果、蔬菜、马铃薯、奶类、肉类等产量明显提升,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提高;工业产品中,原料和初加工产品减少,正在向深层加工、精细加工、系列化、高端化转变。服务业中正由传统的运输、邮电、批零、餐饮、住宿等产业向设备维修、物流配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健康、会展、旅游、文化等产业转变。
从转型升级的动力来看,科技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和支撑。近年来,全市实施“创新引领、主动转型”发展战略,以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深入推进农业、工业科技工程和行动计划,以科技特派员、农业“星创天地”、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服务年为抓手,以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环境,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全市已建成10多个科技产业示范基地、24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17个重点实验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从生态环保条件和政府服务能力上看,生态环保水平有所改进,政府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大气、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endprint
各级政府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识有所增强,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性文件和相关配套制度,如:中共榆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见20条》《关于印发榆林市工业经济大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的通知》《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对理顺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与鄂尔多斯相比,榆林重工业产业规模偏小,高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延伸链条不长,装备制造业只处于初加工阶段;轻工业比重过低,就业容量偏小;第三产业以传统运输、餐饮、商贸、通信等为主,新兴的精品旅游、会展、娱乐、健康、养老以及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科技、咨询等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
榆林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存在资源依赖思想,主动转型的动力不足。从1998年西部大开发以来,由全球范围能源市场需求旺盛所带来的巨大资源红利,给榆林资源型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和巨额的收益,资源型产业的暴利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也滋养了人们对资源的普遍依赖心理,特别是部分干部群众专注于资源开发,对其带来的巨额红利沾沾自喜,而对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主动转型的必要性、迫切性、长期性认识不足,转型发展的意识不强,对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资源型城市固有的发展难题思考不够,主动转型积极性不高。
二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一产基础薄弱,综合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二产“一煤独大”,重工业重,轻工业轻,产业结构较单一;三产总体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业态少。随着开发规模和强度的加大,榆林经济的增长呈现出对资源严重依存的特点。比如一些县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形成了较为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部分县域来自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税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有的占比已高达85%左右。油气资源行业一旦出现回落或受到价格冲击,财政收入必然受到很大影响。
三是产业与周边雷同、产业内部集群优势尚不明显,转型升级基础薄弱。近几年,榆林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虽有进步,但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支撑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为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工农业产品主要以半成品和原材料外输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据统计,榆林煤炭资源大多以直接外运为主,就地加工转化率只有20%左右,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不到100亿元。产业集群多为同类产品的集聚,而不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企业间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的组织化和集中度相对偏低,其整体带动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资源配置不平衡,“挤出效应”明显。由于制度和历史原因,榆林目前的资源开发是一种独特的由中、省大型企业主导的“集中式、控制型”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即“飞地型”发展模式。一方面,造成中、省大型企业对本土中小企业的“挤出”;另一方面,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纷纷向资源产业集聚,造成资源性产业对非资源性产业的“挤出”,由此导致我们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收益分配差异显著,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各方利益冲突现象较为普遍。中、省大型企业主要员工大多来自外地,很少招募本地劳动者;榆林生产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物质财富大多“输出”到外地,导致大量税收也同时“输出”,税收与税源严重背离。
五是企业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从调研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对榆林的发展环境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进要求,特别是在投资“软环境”上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服务质量不高、政务公开不够到位、个别部门和个别干部“不作为、等待、观望”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设立、项目建设等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间过长,消耗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错失发展时机,特别是当市场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或项目建成投产即陷入亏损的发展困境。融资难仍然是当前企业普遍反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或质押物,因而担保难和基层银行贷款难;融资贵表现为贷款利率上浮过大,不得已使用的民间借贷更是数倍于银行利率,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中介费用名目繁杂也加剧了企业融资贵。
六是生态环境问题严峻。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显现。过度开采带来地质灾害增多,土地、河流污染,水均衡系统遭到破坏,人居环境恶化,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滞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生态补偿机制明显滞后。据估算,截至2016年末,榆林因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550平方公里,已塌陷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每年引发塌陷地震10余次。在靖边、定边油气资源开发区,已多次发生山体滑坡,许多小溪、河流被废油污染。据市环保局的生态系统压力度评价,目前榆林生态系统压力度为较高压,其压力主要来自水资源压力、土地资源压力、水环境压力等。
加快產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转型升级首先应该在思想观念上转型、在思维方式上转型、在发展理念上转型,树立起“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走出转型升级认识上的误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追逐市场,追逐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指向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型。要彻底摒弃“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重视矿产资源型产业、轻视其他资源型产业,重视大企业、轻视小企业”的理念。要正确处理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民生改善及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中省企业与地方民营企业之间在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之间的关系,让民营企业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力。正确处理政府宏观调控与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之间的关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平衡持续发展,让更多群众能够共享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endprint
二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垂直整合,错位发展,突出重点,多元突破。所谓垂直整合,就是坚持大项目带动,通过构建完善产业链,加快主导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配套,推动同一生产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中间货品交易市场,促进产业集聚、产品创新和规模经济,实现区域交易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错位发展可以避免竞争中的“撞车”和“挤独木桥”现象,减少无谓消耗,合理配置资源。突出产业重点,就是主导产业要以创造、“智造”为导向,加快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主导产业从普通制造向柔性化、复合型服务制造升级,从销售产品向为客户提供综合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从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变。实现多元突破:产业转移的地域要由单一的环渤海扩大到长三角、珠三角、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多个地域,要在“北上”的同时“南下”“东进”;产业转移的模式要由单一的资金输入式扩大为管理、技术、品牌、人才、配套协作、兴办市场等多元输入,促进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的“产业”项目由单一的能源化工扩大到轻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业等多个领域,促进企业转型;产业转移的“资金属性”要由单一的中央国有资本扩大为地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国外资本等结合的多元资本,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企业主体”要由单一的中央企业扩大为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促进中央和地方共同发展。
三是搞好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要科学规划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产品路线、营销路线。一要做好榆林产业總体规划:做强做精能源化工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农业、轻纺、建材三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四大接续产业,扶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新兴服务、商贸流通、生活服务五大支撑产业,全面构建高端低碳现代产业新体系。二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坚决淘汰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企业,通过环保倒逼、金融倒逼、市场倒逼,有序开展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环保搬迁、升级改造等工作,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推进化工原料向产品原料延伸,发展终端级产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优化创新链、搭建人才链、引进资本链、延伸产业链,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开展粉煤干馏工业化、煤热解气化一体化等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模式变革,打造榆林能化产业升级版。三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集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路径,全面构建产业链渗透耦合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进能源化工、现代农业与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信息等产业渗透融合,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聚集优化和协同共享作用,大力发展“互联网+”能源、农业、金融、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信息化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定制生产、智能制造等新业务、新业态,鼓励大企业与本地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四要营造产业转型升级氛围。定期编制发布鼓励发展产业指导目录,围绕延伸产业链和“以资源换转型”策划包装转型升级项目。坚持内培外引、双轮驱动,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全力壮大市场主体,加强与神华、延长、陕煤、兖矿、中煤等行业优势企业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产能置换等方式,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提高供水、交通、排污等要素保障能力,从政务、法规、市场、政策、服务等方面改善和提升投资软环境,营造“亲商、扶商、富商、便商”的良好氛围。
四是强化产业园区载体作用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加快完善园区规划,着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能力。突出园区招商优势,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创新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扩大产业园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具备条件的园区封闭运行,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开展镇园合一、交叉、整合改革试点,推进园区整合提升、布局调整和空间优化。建立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加快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使园区真正实现空间集聚、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成为推动全市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要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既要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又要积极实施短平快、专特新项目;既要注重高新产业项目建设,又要注重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既要重视龙头基地型项目建设,又要重视扩链强链型项目建设。要下大功夫突破瓶颈制约,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面对紧缺的水和用地指标资源的瓶颈制约,要继续在节约、利用、开发上做文章,多措并举。实施黄河引水工程,并根据实际,在未利用土地上寻找办法,积极跑省跑部汇报争取用地指标。同时,面对能化产业用地、用水量大以及环保要求高的实际,对能化和非能化产业的承接,要分设门槛,区别对待。前者要提高门槛,后者要降低门槛。能化类项目,业主是冲着矿产资源而来的,给资源配置就是最大的优惠。对这类企业,我们要学会“拒”,通过收取生态补偿等费用提高门槛,在双方利益得到平衡点时让其入驻。要在保证能化产业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拒绝那些“假大空”项目落地,以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非能化类项目则没有“磁石”被吸,必须降低门槛。可根据市发改委的十大产业发展规划,设定一些非能化产业专业园区,诸如塑料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现代特色农业园区、轻纺建材产业园区等,承接一些附加值高、货运量小、对基础设施要求不高的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后,根据其要求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做到既省钱又不滞后。建议加快地方铁路的建设,特别是神木到靖边的铁路力争早日开工,加快各县区、各园区铁路货运站的建设,强化与国铁的沟通,实现地铁与国铁的良好衔接。
五是强化技术创新和企业家培育,为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技术创新可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拓展工业化空间,不仅仅是用新产业替代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是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用高新技术支撑和改进传统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产业转型升级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企业家的升级,即素质提升。在微观经济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在众多企业家的带领下实现的。企业家以什么理念办企业,以什么方式获取利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企业家的眼界更决定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景,如果更多的企业家都注重于获取短期利润,一心想“赚快钱”,那么,产业就难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积累。产业核心技术的形成无不是企业家创新“耐心”的产物,没有执着的“耐心”,就难以形成真正具有根基的产业。
六是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提高转型升级的组织水平。要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对企业的服务。一是改进政策服务。要实行有重点的、差别化的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企业,优势产品,这样才会使新的增长点尽快地成长起来。二是融资服务,解决融资难和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三是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建立独立的技术和信息开发中心的能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政府协调,建立一些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技术和信息开发机构,为他们提供急需的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和信息发布,在克服障碍中顺利地实现转型升级。四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负担。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清费减负的政策规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五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特别是,在全球化新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需要有新规则、新秩序与之相适应。尤其是在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领域,市场竞争出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大众形成共识,合力推进。
参考文献
[1]《榆林市2008年-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榆林市2016-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简介
曹汉武 中共榆林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