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

2018-01-10 06:30姜松荣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牧歌风景画向东

姜松荣

姜向东,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位画油画静物的顶尖高手。那些工具系列、灯泡系列、水果系列等一批超级写实绘画作品让人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且不说这些静物画中蕴含了多么高深的主题或者画家对它们进行过多么深刻的思考,单就画面的视觉形象和表现语言就让观众无不惊叹和佩服:精彩!然而,近几年来,姜向东在依然创作着那些精彩的静物画的同时,竟把他的精彩扩展到了另外一个领域——风景画。他早期的风景画,延续了他静物画的风格——精谨与细致。这两年,他似乎有意识地想与过去的风格做些修正与新的探索,去追求另外一种更为真率更具意蕴也更为自由的情调,去谱写一首又一首具有东方意蕴的田园牧歌。

田园也好,山水也好,对于绘画而言,体悟生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活动的方式,更是一种创作的态度。它是一种获取素材的有效途径、一种观察与感悟自然的直接方式、一种追寻与偶遇灵感的最佳捷径以及一种永续艺术青春的不竭源泉,这种久远而朴实的艺术活动为古今中外的画家们乐此不疲,延绵不断。

北宋画家赵昌因善于写生乐于写生而名善天下。宋徽宗的“孔雀升墩”“正午牡丹”的故事艺术性地记录了他对客观对象虔诚的态度和精微的体察,他笔下的奇花异草无一不是他写生而来,他最终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代明君”。易元吉为了画好猿猴,在自家庄园中筑园养猴以便写生,极尽生动,为历史留下了许多精彩。苦瓜和尚誓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踏遍大江南北,墨写高岭平川,深得自然之妙造化之魂。至于西画传统,更是注重写生,“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以枫丹白露大森林以及巴比松为代表的农村景象作为艺术与精神的寄托,以写生的方式讴歌这片最为纯洁的土地,创作了一大批美不胜收的风景作品。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通过写生的方式把这种稍纵即逝的“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终于在画坛留下了最为璀璨的色彩。

按照传统的说法,西方把以表现自然风光为对象的绘画称作风景画,而中国则称为山水画。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二者似乎并没有什么差异,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考察,“风景画”和“山水画”却有很大的区别:“风景画”基于以科学为根本的西方文化体系,在绘画表现上尽量忠实于对象的本体,而“山水画”则源自于以东方哲学为背景的文化体系中,注重对客观对象的体悟与认知。当下有一批画家试图用“山水画”的照观与体悟方式去写生“风景画”,在他们的作品中赋予东方哲学的思考和“山水画”的意蕴,姜向东就是在这方面进行了独立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广泛认可的风景油画家。

按照姜向东自己的话说,他在风景画坛还是一个新兵。我说这话对,也不对。对的是从时间来看,画风景的时间较之于他画静物的时间要晚,不对的是姜向东在风景画领域早已崭露头角并早已为同道认可。毕竟,功夫在身,画什么都是很容易上手的,尤其是对于很长时间在画室里画静物的画家来说,走进大自然的深度空间里,面对静物无法比拟的丰富层次和光影转换,此情此景,更容易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和生命的活力,更容易书写感悟中的激情,更容易表现出户外写生的生动,更容易捕捉写生的精彩,当然,也更容易抒写画家的情怀和展现东方田园的意蕴。

姜向东,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许多优秀的品质。每到一处,并不急于选定某一个固定的地点焦点式的描写,而是徜徉在林间田野,山行步步移,山形面面看,把握山势,领悟气韵,把自己对山水的整体感悟与认知凝诸笔端,尽情书写,如此画出来的作品,不仅保留了自然造化的淳朴与自然,也蕴含了作者的体悟与认知,因此,他比自然主义的表现会更为生动,更加具有人文化的精彩。

有人说,一个画家,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其实也不尽然!如果纯粹从绘画的语言风格来看,从视觉审美与图式辨析的角度看,这种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从绘画整体而言,题材的选择直接反映了画家的价值取舍与评判标准。固然,姜向东的风景画与其他画家的风景画一样,都是以自然风光作为表现的对象,但我们也很快就会发现他一个颇为独特的现象,几乎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没有名山大川的气势,没有繁复热闹的场景,甚至连人类活动的诸多影子都找不到,很少见到人物、房舍,也没有牛羊、禽鸟,只剩下一片纯粹的风景、一曲田园的牧歌。宁静、幽雅、闲适、安逸,没有喧嚣,没有足迹,没有被任何人任何动物打扰,只有蓝天白云、花草树石,没有暴风骤雨,没有波涛骇浪,也没有炎炎烈日,舍却了所有的激越与疯狂,只有春草的芬芳、秋日的暖阳和冬雪下的纯粹与宁静。虽然是用西画表现出来的田园风景,吟唱的却是一首东方意蕴的牧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千多年前的句子留给后人以神往以留恋以追寻,因为它最适合于人类的栖居、精神的慰藉,最适合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陶渊明的这种理想与超脱,不仅开辟了平朴闲适的田园诗派,更为后人营造了一个可居可卧可游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透过这种追寻的社会现象,从需求理论的心理基础来探寻,这些看似朴实自然的田园诗派田园画派依然包孕了深刻的社会信息和厚重的文化内涵。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动荡纷争四起的时期,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超脱红尘世俗的纷扰,需要宁静和安逸来慰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变成了人们神往的乐园。姜向东的风景画,对现代工业文明有意忽略,正是作者在工业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回答。紧张的快节奏的重负荷的生活方式让人类逐渐失去了轻松与自由,建筑图纸与钢筋水泥不断地覆盖地球的表面,侵蚀了那片原本属于人类最美好的田园风光。姜向东用艺术家特有的方式诉说了人们对那一片山水田园的渴望,对那种超脱红尘的追念,对这种田园牧歌的神往!所以,他笔下的风景看似朴素又单纯,实际上是画家一种深沉的思考、一种执著的追寻和一种唯美的表达,为在工业革命与现代文明中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一块纯粹而又纯粹风景,让他们享受到视觉的愉悦与心灵的清闲。

南国的雪景是冬日里南方人的最爱,如果地上能铺满一层厚厚的积雪那是最好不过的,白雪覆盖了平日的纷繁与杂乱,只剩下一些突兀出地面或者被遮挡的东西,树枝变得更大可看上去又变得更小。这种色调更为统一反差更为强烈景致更为新奇的雪景在画家眼中是一种绝妙的艺术构成:大片的雪地是一片茫茫的空白,裸露的树石房舍除却了往昔的纷扰,在空旷中显得更为集中更为精粹。中国古代画论中早就有“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描述,让人们的视觉集中在极度的精粹之中。姜向东是一位表现江南雪景的一流高手,画面利用大量的留白,不着一丝痕迹,而在坦露的物象中极尽精微的塑造与表现,把人们的视觉中心聚焦在这一片细心经营的精彩之中,这种精微又通過大片的虚无舒展开来,把趣味中心舒缓在无垠的雪原之中。平缓延绵的江南田野默默地寂静地展示着冬日的宁静,没有鸟雀的喧闹更没有人类的追逐,只有轻风吹过演奏出来的一丝丝宛若春日里新绿沙沙般的柔美抑或是夏日里夕阳西下时晚风徐徐般的牧歌。

姜向东的风景画不仅意境上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还原一种原生态的纯粹、闲适、幽雅与宁静,给人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家园,在语言上也尽量追寻一种平朴的、真率的、惬意的、自由的表现符号,一改他静物画中用笔与用色的严谨与精微,率性而为,生动写意。语言的轻快唯美与意境的幽雅闲适达到了有机的和谐,表里一致而相得益彰。

姜向东,正用属于他自己的曲调吟唱着一首又一首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

(作者系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

喝着浏阳水长大的姜向东,虽然外形有些粗犷,骨子里却流淌着柔情,河流成为他的风景油画里最主要的意象之一,青山绿树伴清水当然必不可少,他借此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激发人对美的需求和享受,唤醒人的家园环保意识。我最好奇的是,姜向东的静物油画竟画得如此逼真,这需要多么深厚的艺术功力才能画出:灯泡、辣椒、苹果、书籍、机器、钳子、石头等静止之物,但他又不仅仅是照片式地在画布上显影出来,而是用艺术手法和人文思考的组合完美呈现出来,有物理之美,有物外之意,物静而不止,物止并不息。

——雪马(知名诗人、行为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村》主编)endprint

猜你喜欢
牧歌风景画向东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吴向东油画作品选登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智力大冲浪
牧歌的秋天
名画家的聊天室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