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事件不断涌现,大灾巨灾频繁发生,由此带来的损失成为了制约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我们也看到,尽管大量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带给各国巨大的冲击,但各国各地区所表现出的应对灾害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自然灾害并非只有自然的属性,更多的是当中所隐含的经济和社会因素。甚至可以这么说,自然灾害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被称为灾害。因此,国家和地区间所表现出灾害抗逆力上的差异事实上正是反映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综合防灾减灾系统的巨大差异。
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自古有之,但直到近几十年才开始有学者意识到“灾害的概念一定是与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没有自然灾害。因此,学术界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解决和应对灾害问题,关键在于人类社会。灾害抵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社群、组织甚至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并针对“灾害抗逆力”(Disaster Resilience)展开研究。
到20世纪80年代后,“抗逆力”的概念更多地与发展、维持、降低风险和提升人们健康与福利等因素相联系。Timmerman最早将抗逆力(resilience)一词应用到社会—生态系统当中,他把抗逆力和脆弱性联系起来,定义抗逆力是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承受灾害事件的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Adger则在Timmerman的基础上将抗逆力定义为人类社会承受外部对基础设施的打击或扰动(如环境变化,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剧变)的能力及从中恢复的能力。并提出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可以用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表现载体、财产权、资源可进入性以及人口变化来进行。
国际社会进入到21世纪之后,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如何减除灾害的影响以及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成为各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将原来对灾害的抗御和减除转变为对灾害的风险管理,并在2005年的兵库行动框架中提出了建设国家与社区应对灾害的抗逆力。有学者较为明确且系统地提出了“灾害抗逆力”的概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针对灾害作出响应并恢复如初的能力。到2010年之后,“灾害抗逆力”的概念将关注的重点由最初的恢复到初始状态,转变到对系统的能力的关注上,即系统对于灾害的准备、应对、响应与处置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使得这一概念的内涵不仅更为清晰,也变得更具有操作性,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全球性共识,从而为国际间开展防灾减灾合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对于教育人们应该如何抵抗自然灾害的思想自古就有,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是对于灾害抗逆力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随着中国更多地参与到国际防灾减灾合作工作当中,综合防灾减灾的思想也逐渐被国内学者所接受。尤其是2005年我国正式加入到兵库行动框架(HFA)后,国内对于灾害抗逆力的研究也开始涌现。刘婧等认为我国此前对承灾体脆弱性的研究较多,对于灾害抗逆力的研究才刚起步,但也已经逐渐认识到灾害抗逆力是减灾行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苏筠、万金红、石兴等都是主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提升人们的抗逆力。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国政府和学界都深刻认识到了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尤其要提升社区以及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实现全社会的防灾减灾。在这一阶段,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陈静等从心理恢复的角度分析了巨灾幸存者心理抗逆力的影响因子。周洪建等认为在灾害研究领域抗逆力与脆弱性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如何诊断和定量评价抗逆力仍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郑菲认为应该充分将脆弱性和抗逆力的视角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风险管理。陈圣子等则通过GIS和RS技术构建旱灾抗逆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提高旱灾的优化抗逆力与调控措施。
目前,针对灾害抗逆力开展的研究仍然偏少,尤其是抗逆力(resilience)一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多个学科采用同一个名词研究不同问题的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分散在多个不同学科当中。Holling主张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社会—生态领域的抗逆力。在适应性循环理论当中抗逆力的内涵得到拓展:一是系统能够在维持自身功能与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所能抵御外部干扰和特征;二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能力;三是系统应对外界变化的适应与调节能力。
国内外关于灾害抗逆力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出研究对象针对性强、研究范围覆盖地域广、研究方法可信可靠等特点。但现有研究侧重对生态环境、心理恢复、恢复生产等问题的研究,忽略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难以解释相似群体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抗逆力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拓展灾害抗逆力的理论研究视角。
Gumming提出社会—生态系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互相影响作用下的复合适应系统,兼有未知性、稳定性、组织性、阙值效应、历史性等不同特点。当我们在考虑灾害抗逆力时就必须要同时认识到这一概念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此我们认为灾害抗逆力是一个包含应对灾害全过程的综合性能力。即包括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不同阶段。
灾害抗逆力意味着我们所掌握的当地针对灾害的历史记忆。我国疆域宽广,历史悠久绵长,在漫长的历史当中,自然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事实上,我国针对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的观测记录丰富而久远。不仅有着清晰的历史记录,还有着丰富的抗灾经验。这些经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灾害抗逆力还意味着在灾害发生之前,我们不仅能够识别已经存在的危险,同时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威胁采取措施。得益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致灾因子、影响因素和灾害模型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在灾害发生前就有能力预测灾害的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关键情况。因此,灾害抗逆力的内涵中必须强调我们在灾害来临前采取准备的能力,这既涵盖了地方性的灾害历史记忆,也涵盖了科学系统的防灾减灾知识。
应对灾害的能力是灾害抗逆力理论内涵当中的应有之义,也意味着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从而降低甚至减免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灾害抗逆力与脆弱性概念紧密相连。脆弱性描述的是某一个系统容易被破坏的性质。它代表了这个系统受损的可能性。相对于抗逆力的研究而言,脆弱性的研究出现得比较早,也更成熟一些。但是我们认为,这两个概念并不是简单的互为相反的关系,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脆弱性,可以说是一种表征系统损失程度的一个静态指标;而抗逆力则表现为系统由受损状态向原有状态恢复的动态过程。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选择恰当的策略、技术、工具和技巧降低损失,就成为我们进行复原的第一步。
抗逆力一词的本意中就含有恢复原状的意思,因此灾害抗逆力自然也应该包括如何在灾害发生后复原的能力。但由于原有的资源在灾害发生之后受到破坏,现有的资源和获取资源的机会事实上是受到限制的。因此,灾后恢复的能力,既受到资源本身的限制,也受到资源再分配机制的限制。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当中,我们认为所有的自然资源系统都是嵌入在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奥斯特罗姆认为,社会生态系统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层级,这就好比动物体由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组织由细胞构成,细胞由蛋白质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存在着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而这样的生态系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嵌入到社会系统当中的负责关系。要理解这种复杂性,就必须要明白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所存在的不确定的交互与互动。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可预测性,也来自于社会系统当中的制度空间。因此,奥斯特罗姆认为要处理好此类复杂性问题应该采用相应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使得我们能够根据框架确定相应的影响因子。
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四个核心子系统:一是资源系统;二是资源单位;三是管理系统;四是用户。这四个子系统将直接影响社会—生态系统最终的互动结果,同时也受到这些结果的反作用。奥斯特罗姆将行动情境作为这个框架的动态基础,更有效地体现了社会—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同时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这种动态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通过动态的资源和信息流,表明了在一个特定的行动情境内,个体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结果产生影响实际上取决于采取行动的个体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判断、获得和解释。这就能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灾害抗逆力在不同地方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也较好地解释了灾害抗逆力的多样性。
图1: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的动态流
从行动情境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灾害抗逆力直接影响了用户组的动态。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初始信息和系统性知识开始,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相应的评估程序和调整过程,以确定谁在运用资源并集体决定资源的分配机制。这个决定过程,既由组群决定,又由外生权威机构强制。这就表现为更强的灾害抗逆力使得用户组群:一是拥有更明晰的行动目标和系统性信息;二是掌握更多与行动情境有关的战略、规范、规则和身份等的组合;三是更为有效和恰当的决策;四是更为合理的评估。使他们在灾后更为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远不足以满足需要的公共资源。
图2:用户组动态
通过厘清灾害抗逆力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认识灾害抗逆力的核心要素。通过采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将灾害抗逆力置于某个特殊的行动情境当中,能够较好地解释灾害抗逆力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我们通过开展灾害抗逆力建设工作,全面开展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
[1]陈采勤,朱晓红:《论先秦诸子的抗灾赈济措施》,《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2]刘婧,史培军,葛怡等:《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
[3]苏筠,林晓梅,李娜等:《影响灾后恢复期的因素分析——基于水灾灾民的调查》,《灾害学》2008年第4期。
[4]万金红,王静爱,李睿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承灾体恢复力的影响——以河北省邢台县旱灾调查为例》,《灾害学》2008年第4期。
[5]石兴,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陈静,杨旭光,王静爱等:《巨灾后幸存者心理恢复力初步探究——以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第1期。
[7]韩勇,朱懿:《广西社会治理绩效第三方评估和审计研究之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