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摘 要:朗读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朗读无疑成为学习语文的本色方法,成为提高师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朗读者》朗读作用 诗意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1
“阅读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但朗读不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少有时间和精力会去停下来认真地将书本上的文字朗读出来。丁酉开年,一档央视黄金节目带领人们由身自心饱览了一餐文化饕餮,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也唤醒了每个人心底对文化回归的召唤。《朗读者》有人形容它是“城市中的一盏明灯”。即便二十四小时开放,朗读亭外也常大排长龙,董卿认为,朗读亭让人们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在这里,无论职业、年龄,任何人都可以挑一段自己钟情的文字,在这个小小的静谧空间内深情诵读,“希望能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情感的手段”。
第一季的问世,激发了多少人回归书本的欲望,第二季卷土重来,文化底蕴更增,涉及书本更深,面向群体更广。”不少观众承认,因为受《朗读者》的影响,接受朗读并开始朗读。这样的热度,除却节目之初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听冲击,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在时间的沉淀下,带给人们灵魂的震撼和心灵的抚慰。
在众多学者、专家看来,《朗读者》的成功面世,让“阅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档节目唤醒了大众内心的朗读热望,也激活了普通老百姓通过读书提高修养的文化诉求。“朗读”成为一道靓丽的全民风景。本档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传递的责任感和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事实上,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陈付亮的研究认为,朗读教学首先得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多角度的对话,产生情感共鸣,拥有文中抒情主体的情感体验或理解的前提,用合适的停顿、语气、语调朗读出来。
“心中暗含千言万语,不如放声四海。”朗读,应成为属于每一个普通人打破孤独、体味人生的表达与分享。基于此,我们由时下最能引起共鸣,唤醒无数人心底感动的《朗读者》为切入点,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为宗旨,探究班级朗读者节目,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更多的体现和崇尚人性,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自然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陶冶美的情操。我们常说,语文是什么?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称?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永远无法脱离生活应用于情感归属,朗读无疑成了学习语文的本色方法。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词赋的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就至关重要了。朗读教学最突出的一点,是通过读来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所阐述的理。因为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吟诵品味之中,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体会到语文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这次班级朗读者节目我们做了七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选择朗读作品,一篇课内,一篇课外,形式自由。学生无不为诵读所营造的意境、传达的情感哲理所震撼,無不为那课堂上自己有创造性诵读表演而喜悦。通过读,学生发现原来语文课竟可以如此迷人、如此美妙,由此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引发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融合在一起,让语文学习生动活泼起来,复活了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让学生得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感受到诵读独特魅力,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只有了解诵读的真正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素养,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并把其化为自己的精神素养,朗读无疑成为提高师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在班级朗读者第一期中,我们借鉴央视《朗读者》第一期“初见”为主题,引用了董卿的导入语: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这一段开场白就让我看到了学生眼里的感动与欣喜。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了老舍《宗月大师》、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我自己献给学生一首《致橡树》,学生已深深沉浸在美的愉悦中,欲罢不能。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迎来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第二期朗读者“等待”,学生诵读的《菩萨蛮》、《青玉案》带来一种全新的视听享受,随着《忘不了》《山河》《念》《青春》几期主题的深情演绎,让我看到学生对学习语文极大的兴趣,让我领教学生无限的潜力,让我触摸到学生内心的涌动,让我们师生真正为语文的美妙而动容。
让语文回归本真,让学生在真正的语文学习中受益匪浅,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朗读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我们应该优化朗读教学,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获得最佳发展。
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认真朗读,动情诵读,情随声出,读出语文的美好,感受诗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