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赵德发:写作是一种修行

2018-01-09 20:23孙永庆赵德发
初中生·作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永庆小说文化

孙永庆 赵德发

赵德发,曾当过教师、机关干部,山东大学作家班毕业,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自1980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70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人类世》、小说集《蚂蚁爪子》《嫁给鬼子》《魔戒之旅》、散文集《阴阳交割之下》《拈花微笑》《白纸黑字》、访谈录《写作是一种修行》等。有《赵德发文集》12卷问世。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齐鲁文学奖、泰山文艺奖等。下面是教师、作家孙永庆与赵德发老师的对谈。

孙永庆:您当过教师,在政府部门从事过文字工作,后来专注于文学创作。请谈谈您对语文学习的观点和认识。

赵德发:语文,首先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掌握与他人交流的工具;其次是接受文学与文化的熏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所以,学习语文非常重要。

孙永庆:您的创作开始以写农村题材的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著名的“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在小说里,您也融入了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传承与流变。现在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视,请结合您的创作说说这事。

赵德发: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民比较了解。我注意到,两千年来,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深深浸染了他们,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判断。尤其是接受过系统儒学教育的乡绅,更是将修身、齐家等理念付诸实践,梦想将族人都调教成君子。他们的初衷可敬,结局却时常可悲。其中的原因,我通过人物和故事作了展示,试图引发读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孙永庆:进入21世纪,您的创作发生了转变。《双手合十》写佛家文化,《乾道坤道》写道家文化,基督教文化激发您写成《人类世》,对人类的命运进行终极思考。给学生来点知识储备,请谈谈宗教和您的创作。

赵德发: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对于创世、拯救、善与恶、罪与罚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佛教自两千年前传入中国,基督教自几百年前传入中国,道教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今天,佛教、道教文化是怎样的存在形态?那些信徒过着怎样的日常生活?我用《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两部长篇小说作了展现。

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当代,佛教在中西文化的冲突融汇中沉浮,在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嬗变,其形态与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要看到,佛教的劝善、安心、解除烦恼等功用,当今佛教界关于建设“人间佛教”的一些主张和实践,对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很有益处的。《双手合十》的主人公慧昱是一位很有抱负的青年禅僧,我通过他提出了“平常禅”的主张。我认为,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以平常心对待种种际遇,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安顺许多。

关于《乾道坤道》这部小说,学者吴义勤对它如此评价:它既是一部弘扬道家思想、道教文化的宗教文化小说,又是一部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和人文反思色彩的小说。小说从道教兴衰这一视角深入,折射到了生命、宗教、科学、宇宙等更广泛、更宏大的命题,既有对道士们的日常生活和环保、民生等现实问题的反映,也有对几代道士的情感、理想、追求、信仰等精神问题的探索。

《人类世》不是专写基督教的,但主人公与其有关。我不是任何一种宗教的教徒,我是把宗教当作文化去研究和表现的。

孙永庆:为了写作这类宗教题材的小说,您走访寺院和道观,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得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您和众多僧徒一起吃茶、坐禅,追求“打成一片”的境界,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为您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吧?

赵德发:是的,我写宗教文化小说,不了解寺院、道观里面的情况怎么行?不了解僧人、道士的宗教生活及内心世界怎么行?所以,我去了全国许多地方,在多家道场住过,结交了一些出家人,有的甚至成为朋友,这样才掌握了大量素材,为写好小说打下了基础。

学生作文,也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条件所限,他们不可能像我这样拿出时间去采访和体验。但是,积极投身于生活,力所能及地去参与一些事情,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努力思考这些人和事所蕴含的意义,写出的文章就会充实而生动。

孙永庆: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解析题,选用了您的《今日刮哪风》,意在提倡家风的传承。您的小说里也有这方面的故事,山东卫视“中国家风”栏目还播出了《赵德发的“君子梦”》。请问您,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赵德发:家风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父亲虽然有些缺点,但他的正直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母亲知书达理,对孩子百般呵护,让我感受到了无私的母爱。这一切,都曾出现在我的一些文章里。但我写得不够,今后还要继续写这方面的内容,我家的、别人家的,希望优良家风能在中国的家庭中代代相传。

孙永庆:读《我的中学是一场季风》深有感触。您因在学校学不到知识而退学,现在的学生因学的知识太多受不了而厌学。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赵德发:那篇文章,写我辍学的经历和原因。回首49年前,再看眼下的教育状况,真是恍若隔世。我14岁辍学,15岁当了民办教师,在那个不把文化当回事的年代里“误人子弟”。今年春天,我完成了一部纪实文学《小老师——1970年代乡村教师自述》,已由江苏凤凰文化出版社出版,其中对这几十年来的教育变迁作了思考。

我认为,人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第二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文明的推进,依靠文化的历代积累、知识的薪火相传。一个没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是很難适应社会的,尤其是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与明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是人所必经的第二个母体;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则为人的第二次诞生。几十年前,因为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知识营养,致使一些学生在文化储备上先天不足;后来,应试教育主导一切,孩子被考试的指挥棒搞得团团转,又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这是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必须重视的事情。

孙永庆:您现在是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山东理工大学驻校作家,您的学术成就是靠读书积累得来的。您把自己说成是一只“老狼”,一只在书山中贪婪无比、狂啃不休的“老狼”。请说说您的阅读。

赵德发:我30岁之前没有任何文凭,莫说大学、中学文凭,连小学文凭也没有,因为六年级没念完,就来了“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了。我从当上民办教师那一天起,便发愤读书,力图让自己称职。24岁那年,我立下当作家的志向,同时意识到我的文化积累不足,所以在书山中贪婪无比。因为读了一些书,我才成为一名作家,甚至被曲阜师范大学聘为硕导。我带了6届共16个研究生,这期间我又根据专业需要继续读书,也算“教学相长”吧。60岁那年,我向院领导提出,不再带新生,我想年纪大了,应该将有限的精力用于读书写作。这样,我今年送走了最后一届学生。生命不息,读书不止,这是我的一个信条。

孙永庆:“写作是一种修行”是您喜欢的一句话,在写作中修炼自己,写作的境界就会提升。学生写作文也是一种修炼。作文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慢慢地就能写出好文章,也能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是这样吗?

赵德发:“写作是一种修行”,我是这样说的。通过写作,提升自己,不只是写作能力,也包括人生境界。作文,是人生中最初的一种写作。让自己通过作文记人记事,发表议论,这是一件有趣、有益的事情。修炼日久,会不断增强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会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

猜你喜欢
永庆小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What Are They Doing?
倾斜(小说)
谁远谁近?
一生的爱情
一生的爱情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