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红伟
摘 要:在新时期的诸多农业事务管理工作之中,农机的培训相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在整个农产业的发展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也是对接下来的一些环节有着深远意义。农机的培训是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的技术和保养及其维护进行专业培训。在整个培训农机工作中,农业机器使用者的意识、技术水平和维护保养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分析在农机培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已经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认清这些突出问题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作为农机培训项目的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机培训;农业机械;人才培训工作;问题对策
一、简述农机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
1.机械培训模式不完善
在以往的农业作业中,培训过程忽视了从整个农产业发展的方面进行相关的完善,没有和从事农业的相关人员普及基本的发展知识,这导致了从业者认为农机培训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而往往拒绝。一些水平不高的培训师在培训的工作中也忽略了实践的部分,而仅仅对从业人员教授理论课,纸上的东西太多了。随后的讨论会或者分组讨论中,形式也特别简单,这使得农民兴趣不大。农机培训主要是对农民开展的,要考虑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算很高,所以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需要各方面协调起来。其他各个行业比如高等院校、交通部、农业生产单位、科研院所等行业,都可以通过合作寻求到一种最佳的培训方式。培训的具体内容既要顺应当地的农业发展,也需要满足农民的意愿。但是现阶段农机的这种培训之中并没有与当地的其他行业建立这种合同协作关系,所以培训体系并不十分完善,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及缺陷。
2.培训老师的专业素养较低
从事这方面的教师很多都没有与时俱进的专业精神,她们的职业素养普遍都不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很多都是较老的、与时代脱节的,并没有顺应当今新时代的发展状况。另一个方面,教授农业机械培训的教师很多都是缺乏专业水准的,并非专业出身,水平更是高低都存在。他们的基础非常薄弱,有些教師自己本身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训练,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很慢,在现阶段复杂的实际情况中,不能跟上实践的考验,更是难以符合培训工作的需求。
3.农民的新知识接受能力较低
由于一些其他原因,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不仅由于他们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在青年时期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会去大城市谋求发展,都会出门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寻找自己更适合的职业,所以农业机械的培训工作就更加困难了。在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中,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接受能力应被列为重要的内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民自身对农业机械的操作和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这种能力愈发重要,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要改进和推进农产业经济发展的条件。若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能适时提高,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就会比较薄弱,继而对新事物的产生接受速度也会很慢,不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机械。甚至一些农民还保留着传统的观念,他们对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持怀疑的不相信的态度,这使得农业培训的开展非常不顺。
4.各部门资金的缺乏
农机培训的主要地方就是农机学校。农机学校相较于其他学校来说,很长时间都用的是旧设备、旧方法。由于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这类学校没有富裕资金去引进新设备提供更先进的教学,这就使得农机培训工作的展开日益困难。特别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那一部分,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如果政府在农机培训这项工作中投入再减少,就无法开展相应的教学了。
二、农机培训的发展对策
1.改善创新农机培训的形式
(1)在日常的培训工作中,尝试新的方式方法是我们所提倡的可以提高培训质量的一种途径。而劳动部门的鉴定职业技能可以与农机培训工作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农机技术。一次正规而有效的培训可以使学习此课程的学员获得以下的证件(包括三种不同的专业证件):驾驶农机准可证、农机学历证、农机操作证。如果学习此课程和参加此培训的学员还有其他的兴趣的话,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再学习和培训机械修理、电工等不同的可以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专业。学员根据此培训可以再掌握其他的技术,多一条就业的道路,这样可以促进劳动市场的转移性就业。
(2)培训与其安全生产的结合。开设农机监理站点,农机监理可以使操作人员安全规范地驾驶农机,促使其进一步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其依照法律法规的自觉管理性。有了农机监管站点,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与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开设农机合作的组织,并且重点建设合作组织和挑选农机培训产业带头人。把挑选领头人作为重点工作,做好领导管理的事务,这样可以带动合作组织的发展。合作组织的带头人和大户所掌握的方法一定更为先进、更为创新、更适合时代的规律。同时,领头人和大户也是愿意不断深化学习从而改进自己的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发家致富的意识。
(4)推广农机产业示范基地,并且加强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演示示范基地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和普及农机新技术的使用能力,做好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农机培训新技术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的材料,新技术使理论更为完善,一系列措施也可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和普及率。
2.优化农机的培训方式
在笔者多年的观察和调查之中发现,若是要发扬自身的优势方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必须要及时了解有关的新闻和消息。比如说本地的农机现代化程度,农机新技术培训水平等。并且不断深入走访农机户,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水平和用户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方法。同时应当及时调动资金以补充和更新设施设备,与当地其他企业做好合作工作,制定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下面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灵活面对实际情况。因为在培训安排的过程中,不可能每天都是按照计划进行,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下面有几点肯定能遇到的情况。第一点就是农忙时节。一般培训应安排在农作物播种好的时候或者是农闲时间、阴雨天气为最佳。第二点是要合理地得到反馈,听取学员的主观意见。第三点是课程的设置应当合情合理。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讲解时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讲授,突出宣讲的重点内容,并且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辅助讲解。如果学员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应当适时以更清晰的语言详细分析,而较容易懂的或较为熟悉的地方可以带过。在讲解过程中,务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纸上谈兵终觉浅,实践是及其重要的一环。第四点是要安排合理的授课地点。一般情况下,设置农机培训地点在离学员较近的地方(若是有学校最好设置在校内),这样有利于系统教学。
参考文献:
[1]邱时栋. 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河北农机, 2016,(5):27-27.
[2]张文彦. 浅析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6):235-236.
[3]薛成文. 农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12S):112.
[4] 章春忠. 基层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工程, 2016, 6(4):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