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洋
摘 要: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实践教学决定了高职办学的特征,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能否达到目的。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教学的重要表现,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高职学生实操的重要保证。我院自建立大专以来,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本着“工学结合,重点实践突出”的原则,以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基准,认真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方法。本文主要是总结我院校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形成了本次研究成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教高16号文要求:“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大会上高度赞扬了我院与大企业和政府合作,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因此研究工学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监控体系建设对职业院校发展已是势在必行,我院也正在积极的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之中。
二、研究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院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才培养质量仍然无法有效与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变化实现有效对接,培养的人才與企业需求存在偏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特别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的实效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研究高职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对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现状
目前,我院已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能够进行不同类型、层次的评价,使学院领导与师生员工能够经常地、自动地检查与评价其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是否能达到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调整、改进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和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了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制定实训指导书等内容,实践教研室、实训室、实习组织等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实践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课程建设、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教材选用、成绩考核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性,使实践教学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2.初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1)听课制度。学院教学领导、教务管理部门、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专业教师之间以不同方式进行听课、评课等教学组织活动。通过听课,掌握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学生实践情况。
(2)教学检查督导制度。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要是离退休高职称教师)联合教务处组成教学质量督导组,负责对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所有教学活动和教学文件进行每天或随机的质量监督检查或抽查,及时反馈信息并提出建议,对出现较大实践教学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责任。保证了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对强化实践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学生评教制度。采用网上教务系统进行网上评教、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由学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接受能力、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教师评学制度。采用教师意问卷调查,对授课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
(5)实践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通过建立听课制度、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等办法收集实践教学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分析整理反馈至相关部门。
四、我院实践教学环节检查及质量监控效果
我院较重视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五类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和质量监控。其中,最重视实训,其次毕业设计,再次是课程设计、实验和实习。50%的学校同样重视创新制作、社会实践这两个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但有一半的学校未涉及后两环节。我院对实践教学的部分主要环节进行了专项质量评价与监控,并且标准比较完善规范;实践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还缺乏实际的评价督导。
实践教学常规检查与督导情况良好,我院经常对实践教学秩序、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且有规范的检查标准和质量检查处理办法,已形成了“督导检查—问题处理—指导提高”的基本监控程序,效果较好。
五、推进校企合作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1.促改革,关键在观念的转变
(1)校企合作需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例如: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使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能够充分协调。
(2)校企双方要在合作教育方面统一思想。现在企业只是选人、用人,目前的企业在合作中很少能站在教育方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只是将学生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一部分;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2.高职高专参与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需完善
政府要制定符合高职发展规律有特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体现各方利益的主体性。目前,工学结合方面的政策有待完善。一是调控机制。高职院校自身必须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专业与课程共建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规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其途径是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机制。例如:我院经济贸易系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很注意收集相关企业需求信息,在近几年的校外实践教学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余份,为我系各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行业依据。二是保障机制。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做到有章有据,防止短期行为。三是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保证工学结合持续、健康发展,构建有利于推动工学结合的体制环境。endprint
3.开展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办学要形成用制度说话的良好态势,使校企合作办学的大部分行为都能用制度来规范,确保校企合作深度办学能顺利进行。
(1)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制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往往占据主动地位,相互之间还没有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因此,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应有相应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宣传制度的建设。社会媒体应为企业与学校搭建平台,使企业可以借助学校这一窗口向外界辐射产品影响力。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参与校企合作能够更好的传播企业信息、展示企业形象、塑造企业品牌,使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愿。
4.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促进校企合作,必须创新校企合作关系新模式。在新模式中,学校要发挥主体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与企业和同类学校共同组建“资源集成和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联合体。这个复式关系结构中校企、校校、企政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为合作企业受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联合体中,政府可以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互惠共赢,学校则能够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职业教育联合体还可以凝聚集团的整体优势,形成集团内部单位之间的大资源共享,形成发展合力。同时通过合作的深入可以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实力及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
5.利用互派师资,解决校方教学、科研,企业方技术难题
学校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是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所祈求的智力支持。基于這一契机,学校教师可以实质性地参与企业兼职,不间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直接价值。
6.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发挥双方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
学校拥有学生人力资源,企业拥有技术及设备资源,二者有效结合即能创造各自价值。而结合的措施就是校企合作,校方出人,企业出物,共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其产品可以为企业创造生产价值,而学生参与实际生产是培养实用技能最有效的手段。这是一条非常有前景的校企互利共赢合作道路。
参考文献:
[1] 仇雅莉,王林,胡光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2] 肖海慧.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3] 陈利荣,林娟.财经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endprint